APP下载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措施

2021-01-10王乐有

吉林蔬菜 2021年4期
关键词:无公害技术措施蔬菜

王乐有

摘 要:国家质监总局发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中,对无公害农产品概念有明确规定,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认证合格获得证书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无公害蔬菜生产措施,使基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本文对生产措施、农药使用、病虫综防技术、灌溉、施肥、田间管理做以简要介绍。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技术措施;标准

无公害蔬菜不含有害物质,其它物质含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蔬菜。当前我国无公害蔬菜可简单划分为AA级以及A级两个级别,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的栽培种植中允许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农药与肥料,故而相应的蔬菜产品中有一定量的农药和化肥残留,安全性相对较低。在食品安全、生态保护等逐渐深受现代社会群众关注的大背景下,按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符合通用标准且经有关部门认定的无公害蔬菜成为现代蔬菜食品要求标准。

无公害蔬菜生产应遵循多项技术要点,体现在化学农药、种植条件、品种、生态环境、微生物农药、病虫害防治、施肥、检疫等方面,有着经济、安全、有效、简便的基础原则,是促进现代蔬菜种植实现高产、优质、低耗、无害的关键所在。落实到具体生产中,无公害蔬菜种植应当在生产技术、地理条件、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方面达到一定的基本标准。

1 无公害蔬菜种植管理技术措施

无公害蔬菜生产重点是良好生产基地选择与改善,做好种植过程无害化和蔬菜残留毒物检测工作,主要是做到产地环境、品种选用、培育壮苗、病虫防治、质量检测等工作。采取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使得生产基地环境条件、种植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

1.1 合理轮作

轮作可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也是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措施。科学合理轮作能有效调节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将深层土壤的养分吸收转移至上层并改善耕作层养分情况,利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以补充土壤氮素,改变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轮作还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均衡利用,合理搭配种植作物,可以让不同作物将土壤中的各种养分进行均衡吸收与利用,防止土壤养分片面消耗而影响后续,为蔬菜的优质种植提供基础保障。轮作能有效加强对蔬菜病虫害防治,轮作能消灭或减少土壤侵染的病菌数量。实际进行轮作时,除了要合理搭配农作物如瓜菜轮作模式、玉米大豆轮作模式等外,还需采取科学手段轮作种植管理。当前茬蔬菜采收后,应当及时清理种植地块,清理杂草、枯叶、残株等,以免下茬被残株附带病虫源所感染。

1.2 种子处理

无公害蔬菜种植需要以优选良种为基础,根据地方实际种植条件优选合适品种,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优质高产实现,减少无公害蔬菜种植中的各种病虫害。通常品种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种植季节、灌溉条件、市场需求、抗病虫、抗逆性等因素。另外还需要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主要是通过改变温度、湿度,或者运用包衣技术、浸种技术等手段,增强种子抗逆性、抗病蟲害能力等。

1.3 施肥技术

现代蔬菜种植往往少不了肥料,不过过多的肥料可能导致蔬菜产品不符合无公害蔬菜标准,过少的肥料则可能无法满足蔬菜种植的肥料需要。对此,必须进行科学施肥。首先需要合理施用基肥。根据蔬菜种植的实际需求,施用大量腐熟农家肥,同时基于测土方法确定化学肥料的类型、用量和比例,从而形成合适的基肥,在蔬菜种植前大量施用,能够为蔬菜种植的优质高产提供基础支持。基肥的施用应当以早施深耕为基础原则,其中深翻施基肥能够有效改善土质结构,改变土壤板结情况,增加土壤肥力。其次需要进行合理追肥。追肥的技术要点体现在三方面,分别是配方、时间和方法。所谓追肥配方就是在不同时期需要根据蔬菜种植生长需要,合理搭配肥料品种、用量及比例等,确保追肥能够完全满足蔬菜生长的养分需求,同时防止肥料浪费或者追肥对蔬菜生长造成负面影响;追肥时间则是指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追肥操作,具体时间主要根据蔬菜生长特性、播种时期、蔬菜实际生长情况、气候条件变化等因素确定;至于追肥方法则主要体现在两点上,其一为合理运用喷施、泼施、灌施等手段,其二为合理控制追肥次数及时间间隔等。

2 无公害蔬菜农药的使用技术

2.1 对症下药

充分了解农药性能和使用方法,依防治病虫害种类选用合适农药类型或剂型。

2.2 适期用药

按病虫害发生规律,掌握最佳防治期适时用药。要在发病初期防治,控制发病中心防止蔓延;对虫害要做到“治早、治小、治了”,虫害达高龄期防效差。不同农药具有不同性能,防治适期不同。生物农药作用慢,使用应比化学农药提前3天。

2.3 科学用药

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农药,杜绝单一化,防病原菌或害虫产生抗药性,以利保持药剂防效。蔬菜生长前期以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混用或交替使用为主,生长后期以生物农药为主。用药推广低容量喷雾法,注意均匀喷施。

2.4 选择正确喷药部位

施药按不同时期病虫发生特点确定植株不同部位针对施药。及时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病原压低虫口数,以减少用药。如霜霉病发生是由下叶向上发展,早期防治重点在下部叶片,可减轻上部叶片染病。蚜虫、白粉虱等害虫栖息幼嫩叶背,因此喷药要均匀,重点喷叶背。

2.5 科学合理混配药剂

采用混合用药方法一次施药控制多种病虫危害。农药混配要保持原有效成分或增效作用,以不增加对人畜毒性并具有良好物理性状为前提。一般中性农药间可混用;中性农药与酸性农药可混用;酸性农药间可混用;碱性农药不能随便与其它农药混用;微生物杀虫剂(如Bt)不能同杀菌剂及内吸性强农药混用;混合农药应随配随用。

2.6 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菊酯类农药安全间隔期5~7天,有机磷农药7~14天,杀菌剂中百菌清、代森锌、多菌灵安全间隔期14天以上,其余7~10天。农药混配剂执行其残留性最大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

3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防技术

蔬菜病虫害综防技术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环节。一是培育和选用抗(耐)病虫品种、调节蔬菜生育期、合理轮作等农业措施,提高蔬菜抗逆性,减轻病虫害;二是防止新病虫侵入,对已有病虫压低越冬技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害侵染,或将虫害消灭于危害前;三是改善和加强栽培管理,改善菜田生态系统,以利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病虫发生条件。

通过创造不利病虫发生但有利或无碍蔬菜生长生态条件的防治方法,是一种较理想无公害防治方法。

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有害微生物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无公害蔬菜生产并非一点不使用农药,合理科学用药防治蔬菜病虫害也是一种有效手段,特别是在病害流行、虫害爆发时更是有效防治措施,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使用,既防病虫害,又要减少污染,使蔬菜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无公害蔬菜栽培,选好环境条件、改善田间生态条件、健全栽培管理措施很重要,另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蔬菜采收前做好自检。使用农药、肥料安全间隔期是否合规,有条件可用速测仪器进行农残检测。二是加强蔬菜采收和分级。适期采收,采后做到净菜上市,符合各类蔬菜感官要求,净菜用水泡洗,水质应符合规定标准,要按品质、颜色、个体、重量、新鲜度、有无病伤等方面分级处理,然后上市予以销售,赢得较高的种植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新立.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与肥料应用[J].农家科技,2011(12):01.

[2] 朱新立,张健.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与肥料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 2011(05):10.

[3] 林伯能.无公害蔬菜生产要合理选择使用农药[J].中国农资,2014(02):21.

[4] 张洪军.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及农药的使用[J].农民致富之友,2009(11):10.

[5] 张振东,鄢建忠.谈谈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如何科学使用农药[J].中国果菜,2011(01):20.

猜你喜欢

无公害技术措施蔬菜
蔬菜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蔬菜也“疯狂”
蔬菜的哀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