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地区绿菜花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2021-01-10王德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摘要:绿菜花食用部分为带有花蕾群的肥嫩花茎,其养分全、含量高,而且爽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所以栽培绿菜花,往往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济南地区绿菜花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济南地区;绿菜花;高效栽培技术

绿菜花食用部分为带有花蕾群的肥嫩花茎,其养分全、含量高,而且爽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所以栽培绿菜花,往往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绿菜花喜温和湿润,具有一定的耐寒力,但耐热能力有限,要做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必釆取防寒保温和遮荫降温等设施生产与露地生产相结合的措施,并确立相应配套技术。

一、栽培茬口

春季栽培。保护地栽培一般12月下旬温室育苗,2月上旬大棚定植,4月初收获。露地栽培一般2月下旬在阳畦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5月下旬收获。夏季栽培。3月上旬至4月下旬分3次在露地播种,4月中旬到6月上旬定植,6月至8月收获。秋季栽培。露地栽培一般6月初至7月中旬分3次播种,7月上旬至8月下旬分期定植,9月至10月收获。大棚秋延迟栽培一般8月上、中旬播种,9月中、下旬定植于大棚内,11月至12月收获。冬季栽培。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分3次播种,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分期定植于日光温室,1月至3月收获。

二、品种选择

冬春茬栽培选用耐寒性强的中熟品种,如东京绿、绿王、宝石绿岭、海原等,以采收顶花球为主。夏季及春秋季露地裁培选用耐热性和抗热性较强的早熟品种,如绿慧星、早生绿、里绿、加斯达等,顶、侧花球均能采收。

三、培育壮苗

(一)保护地育苗

在外界气温低时,应进行改良阳畦或日光温室等保护地育苗,在整好的苗床上,浇透底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苗床播种4~5g/㎡,干籽撒播。播后立即覆盖过筛细土,厚度为种子的5倍左右,把薄膜平盖在苗床上,以增温保墒。秧苗出齐后,再覆1次细土,厚0.3~0.5cm,保墒防畦面龟裂。幼苗子叶展开后间苗一次,再覆--层0.1cm厚细土,促进幼苗扎根,降低苗床湿度,防止猝倒病发生。植株2片真叶时分苗,采用营养钵或纸简等保护根系,定植前5d开始炼苗。

(二)露地育苗

4月上、中旬气温偏低,为促进种子发芽,育苗期间应覆盖薄膜,以提高温度。4月下旬至月5月下旬育苗时,在出苗期間覆盖苇帘,以遮荫降温,此外还要覆盖遮阳网,防止整个苗期日光曝晒和暴雨冲刷。具有5~6片真叶,根系发达,苗龄35d左右的苗子为壮苗。

四、适时定值

绿菜花喜肥耐肥,要求土壤肥沃且保肥保水能力良好。结合耕地亩施优质腐熟圈肥5000kg、磷肥50kg,翻地掺匀做畦,按一定株行距穴施或条施肥料,每亩施大粪干600kg或复合肥30kg。早春绿菜花定植时间要掌握在当地终霜结束前10~15d进行。行株距早熟的种为50×40cm,中熟品种60×45cm。

五、田间管理

春季栽培以提高地温、促进早熟为主攻方向,采用先盖天、后盖地的地膜覆盖方式。既防止晚霜为害,又提高了地温。具体方法为,采用高畦栽培,畦高15~20cm,宽60~70cm,在畦面上开两条深、宽20cm的垄沟,选壮苗按40cm的株距定植于沟内,再将幅宽90cm的地膜覆盖于畦埂并压实。苗子长大后,及时将薄膜落地压牢。缓苗后,注意及时浇水并追肥,保持土壤湿润。

夏季栽培以降温遮荫为管理重点,定植后,在植株行间覆盖稻草,在栽培畦上方覆盏遮阳网,或与高秆作物间作。经常在早晨和傍晚浇小水,及时追肥,大雨过后应及时排水。

秋季栽培在管理上以加强肥水、提高产量为重点。缓苗后,稍微蹲苗,在封垄前、花球发育及收获期、主花球大部分收获完时要适时灌水追肥。

日光温室栽培以防低温危害为主,施肥应掌握“促前、控中、攻后”的原则。即早期追施氮肥促生长,中期控制过旺,花球生长期重肥,并增施磷钾肥。一般重点追肥3次,第一次在定植成活后、10~12片叶时进行穴施,每亩施尿素10kg,过磷酸钙、氯化钾各5kg。第二次在17~20片叶的花芽分化前后,施尿素7kg,过磷酸钙、氯化钾各5kg。第三次现蕾时施过磷酸钙10kg,尿素、氯化钾各5kg。现蕾后还可用0.2%硼砂和0.5%尿素水溶液喷施。绿菜花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花芽分化前后及花球肥大期,需水较多,但忌过湿过干,切忌积水,也防缺水而早蕾和花球小。

六、适时采收

绿菜花当花球充分长大,色泽深绿,球面稍凸,花球坚实,花蕾尚未绽开时应及时采收。采收过迟,花蕾松散、黄化,商品性下降。采收时,将花球连同10cm左右长的肥嫩花茎--起收割。若采收侧花球,应适当提早采收顶花球,侧花球在直径5cm左右时采收。

作者简介

王德泉(1975.05-),男,汉族,山东省济南市人,大学学历,山东省平阴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蔬菜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