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1-01-10侯晓光沙峰孙广飞
侯晓光 沙峰 孙广飞
摘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营造林工作是关键环节,对于提升工程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有积极意义。因此相关单位要重视营造林工作的开展,搞清楚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采取科学的措施,不断提升营造林质量,推动林业发展。
关键词:营造林;工程质量;措施
1营林造林质量的常见影响因素
1.1设计因素
在开展营林造林工作前,林业工程设计人员首先需要科学设计营造林工作方案,但由于其本身工作具有很强的设计性,设计难度较大。现阶段国内营造林方案设计中常常存在设计理念缺乏或设计规范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营造林工作的质量。比如,相关设计单位没有充分意识到营林造林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仅仅将其当成了一种固定的设计形式,没有仔细地思考设计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或者进行实地考察工作,进而使得因为实际测量数据缺乏而影响了实际设计的营林造林图纸与实际位置存在比较严重的矛盾与冲突问题。
1.2管理因素
在营林造林设计工作完毕后,为了提升其工作质量,就离不开科学、严密的抚育管理工作。但是如果在实际的营林造林工作中没有切实注意抚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会极大地影响实际工作质量。部分地区会伴有放牧问题或者林业套种问题,这会进一步影响营林造林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偏远地区退耕还林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在造林工作完毕后,如果缺乏必要的维护管理措施,没有及时对短缺的树木进行及时补种,那么会大大降低林木种植成活率,最终也会影响营林造林工作的质量。
1.3统计因素
在营林造林工作中,相关的统计数据因素也会直接影响相应工作的质量与成本。通过近年来的研究与统计分析可知,当下国内许多林业工程建设中在上报营林造林建设数据的过程中会存在串报、复报、错报等数据统计错误,致使实际的营林造林工作实际情况与上报的统计数据之间存在不符情况,进而影响后续的营林造林维护管理人员分配等相关工作。而营林造林统计数据出现问题的原因众多,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在于营林造林工作数据较多,相应的统计难度较大。因此,林业工程管理者必须要注意加强统计数据管理,不断提升营林造林工作的质量。
2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对策建议
2.1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在进行营造林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各林业单位要充分调研本地区的林业发展状况,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林业规划方案,确保营造林的设计立足于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尊重客观规律,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和完善,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为高质量的营造林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从营造林技术实施标准到苗木种植与推广,以及资金投入与使用等各个领域,都要制定较为完善且科学的制度规程,以此作为本地区营造林工作的标准和依据。
2.2提高森林资源和养护管理水平
随着政府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程度的日益增加,宣传的力度也不断增大,但仍存在一定的偷伐、盗伐等人为破坏现象,从而增加了营造林保护的难度。因此,今后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强化对林业资源的监管和防控,共同打击各种乱砍滥伐、非法野外用火等各种违法现象,保障营造林的安全与生长。同时,要做好营造林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根据不同营造林的生长喜好进行妥善的养护管理。根据本地土壤养分和水分状况进行合理的浇水和施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加强暴发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营造林工程完成后,加强对苗木的监测频次,对出现死亡的苗木及时进行的替换和补充,提高营造林工程的质量。在养护和管理过程中,积极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如采用“3S”技术,强化营造林的信息化管理,切实提高营造林的维护和管理水平。
2.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营造林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野外工作的薪资补贴标准,支持各类林业项目和产业发展。加强林业工作者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营造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林业单位要加强科普宣传,推广先进的栽培方法和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提高营造林工程的技术水平,进而提高营造林建设的质量与效率。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开拓资金的多方位来源渠道,如采用公司林农组建合作社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身造林,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4重视人才培养
营造林工程从苗木的选购到森林的抚育管理都离不开各级林业工作人员,因此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基础。林业人员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践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林业管理部门要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和规模,改善人才建设的环境和政策,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科研院校应做好林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工作,只有源源不断的林业人才的到来,才能不断提高营造林工作的科技水平。
2.5加强营造林技术建设
营造林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技术,其研发程度取决于营造林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技术水平、责任意识等。为了解决营造林技术本身存在的缺陷,一方面,林业产业和高校、研究所等方面要加强营造林技术队伍建设,组建高水平的营造林技术人才队伍,包括研发、管理、组织等,加强对于营造林技术的研发和优化;同时还要加强对队伍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等的培训,综合提高营造林技术队伍建设的素质水平。另一方面,要对现有营造林技术进行改造,提高技术的适用性,扩大适用范围,并结合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递纸条甲等,研發适合各地区的营造林技术。相关单位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营造林技术,使用先进的理念和设备、方法,进行营造林,提升工作质量。
2.6完善营造林管理体系建设
第一要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补足目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相关法律没有涉及或概念模糊的问题,同时随着营造林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法律建设。第二加强基层营造林机构建设,保证各个基层地区都建设有专门的营造林管理机构,实现营造林工作的统一管理,解决营造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制定完善的营造林管理制度,包括工作制度、监督机制和监察机制等,规范营造林行为,实时监督营造林工作的进行,并公开检查机制,确保营造林工作的结果。四是提升林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升林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加对营造林的认识和落实。
2.7完善后期管理措施
营造林需要做好后期管理工作,采取科学的抚育管理措施,对营造林进行维护。首先,相关部门要做好后期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好如何进行营造林的后期管理,组织专人负责造林地区的抚育管理和各项维护措施。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气候条件和造林情况,制定科学的后期管理方案。然后是制定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最好是选择物理、生态或生物防治,或者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营造林的质量。
结论
营造林质量的提升是林业工程建设所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推动林业工程优化、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重要意义。对此,应加强对营造林质量管控的重视,并积极参与到营造林质量问题研究中,从而能够直面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问题处理与改善,以确保营造林健康与优化发展,实现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助力林业事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蒲德虎.影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业质量的关键因素及优化策略[J].吉林农业,2019(8):98.
[2]潘炳德.对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18(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