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与实践探析
2021-01-10张扬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当代大学生,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每个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知都有不同的理解,存在多种表现形式,有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存在差异,以及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也是不科学的。本文主要在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爱国主义对大学生教育意义,以及探索爱国主义实践的方法。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学习爱国主义知识。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叙事;实践探析路径
爱国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更是人们热爱祖国一种社会意识,当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认知还存在一定欠缺,需要在情感和思想上进行统一。要充分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前进的方向,培养出对社会上有用的人,为国家做贡献。大学生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爱国主义知识的学习。大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知识是有限的,他们需要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积极学习爱国主义知识,投身于知识建设之中,提高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新时代大學生爱国主义认知与实践现状分析
(一)新时代大学生认为爱国与己无关
爱国主义教育都是以传统授课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创新,教师更多以传统的授课方法进行教学,很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大多数知识内容都是固定的知识点,这使学生对爱国主义知识认识不深。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想,要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爱国主义知识。当前,在很多大学生的认知里,这件事与我无关,我无需关注这件事,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和国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新时代大学生认为爱国可有可无
人在有的时候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不能理性地去认识和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随波逐流,缺乏理性的判断认知,从而让有些人产生错误的思想,不能以理性的思想去面对所发生的问题,也不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有很多的大学生没有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爱国的意义,缺乏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这件事放在身后,认为可有可无,这件事并不重要,不关心时事。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增强爱国的坚定性,不要把爱国当做我们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事,要把爱国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之中。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认知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在爱国主义的认知中存在不确定性
学生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反复性。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育,但是绝大数同学的思想还存在欠缺,并不成熟,不能理性地去面对社会上所发生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他们容易和自己思想和观点相似的人组成团体,探讨出他们自己团体的意见,并把意见强加给其他人,因此,大学生在爱国主义的认知中存在不确定性,他们不能正确把握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学生要正确认识爱国主义对国家以及个人的作用,要不断增加爱国主义信念。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学生通过网络也会获得更多的信息,他们并不能准确的筛选信息的好坏,有时还会让他们陷入网络暴力的困境中。
(二)家庭和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不合理性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00后,在他们父母的年代,对教育的认识短浅,所以受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导致对他们不能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只是把自己的一些价值观通过简单的形式传递给孩子。许多的学校都是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爱国主义知识进行灌输,不能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学习,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判断力低下,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在学习之间产生共鸣,高校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把爱国主义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很少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很多学校没有制定出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实践方案,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重要,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以及对爱国主义认知的缺乏.
三、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认知与实践的策略
(一)提高自身价值认同
大学生爱国的基础就是正确的价值认同,当前的大学生还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他们的思想和认知并不成熟,并不能准确地去认识社会,这就需要学生遇事冷静分析,不要盲目的跟风。要努力学习爱国主义知识,把国家和个人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未来国家建设者和主力军的学生们,要学会用理性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学会辨别错误信息的能力.
(二)创新教育模式
目前,高校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知识教育还仅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无法正确引领学生爱国主义认知与实践,学校要转变教学策略,积极开展爱国主义知识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爱国主义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把热点话题引入到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把爱国主义知识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生学习之中,把学校的宣传栏等公共设施发挥到极致,让他们发挥到隐形的作用。学校还要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学生要知法、懂法、守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知。
总结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认知和实践的不断完善,既需要自身的不断努力,还需要外在因素的影响,要扎实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主义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价值认同,高校积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把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理论学习中联想到实践,要秉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爱国主义知识教育。
参考文献
[1]梁慧,陈浩然.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与实践探析[J].赤子,2019,000(030):157-158.
[2]庞毅."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Z大学为例."北京青年研究29.1(2020):5.
[3]王瑞.新时期高校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2021(2017-1):42-42.
作者简介
张扬,男(1986.5.20—),汉族,陕西子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址: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西安科技大学,邮编:7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