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现场生产质量的控制对策研究

2021-01-10史晓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现场对策

史晓星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然后对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现场生产和施工环节进行论述,主要包括混凝土生产、浇筑与振捣、控温及养护,最后提出了几点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现场生产质量的控制对策,旨在将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优势发挥出来,确保施工现场生产质量控制水平的稳步提升。基于此,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现场,加强生产质量控制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现场;生产质量控制;对策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来说,作为新型化的混凝土材料之一,由于所应用的工程不同,其功能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如桥梁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其防裂等功能显著,而在公路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在防水功能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由于在不同领域的突出应用,被称之为“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性能混凝土搅拌、运输等环节中,由于影响因素的出现,如果对施工过程加以管控,极容易影响到浇筑的混凝土性能。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第一,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通过对高性能减水剂等应用,可以使水的消耗量得到有效控制。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安全工作的年限最低为50年,最高可达100年。第二,抗冻性。基于本质视角,在耐久性的重要指标影响因素中,冻结和解冻的阻力不容忽视。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所以抗冻融性至为关键。借助引气剂的密封和渗透性,可以使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将混凝土的抗冻性发挥出来。第三,工作的性质。高性能混凝土的坍落度的控制功能显著。在粘度大的影响下,振动过程中的累积沉降会越来越缓慢。同时,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并不大,可以有效预防离析的现象【1】。第四,力学性能。一般来说,抗压、抗拉以及疲劳的强度等,为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构成。作为非均匀的材料之一,其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不同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比较紧密,这在抗压强度的关系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而高效减水剂,有助于水泥的分散性的提升,将单位混凝土的耗水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水泥的矿物粉体,可以使界面结构得到有效改善,确保混凝土强度和密度的稳步提升。

二、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现场生产和施工环节

(一)混凝土生产

在高性能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离析、泌水等问题经常发生。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与原材料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是各种原材料质量波动的出现,造成理论配合比与现场混凝土生产并不一致。基于此,在大型搅拌机生产前期阶段,拌和站应加强小型强制式搅拌机的应用,将“小样”拌和落实下去,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中:基于施工配合比拌和生产备料,对含气量、坍落度等相关指标进行严格测量【2】,并对比于理论配合比,在正常无误的情况下,应将大批量混凝土拌和实施到位,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应对原因进行仔细排查。同时,如果混凝土搅拌的合理性不足,也会造成离析、泌水问题的出现,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搅拌时间的充足性难以保证,而且搅拌的均匀性也难以保证。对此在拌和顺序中:在高性能混凝土外掺细粉料较多的影响下,要想确保拌和的均匀性,细骨料、粉料应先拌和30秒,然后对粗骨料进行添加,共同拌和15秒左右,将水、外加剂等进行添加,随即进行拌和,总体拌和时间应在两个半小时以上,在整个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搅拌的均匀性。

(二)浇筑与振捣

一般来说,与水泥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外掺粉煤灰和矿粉的密度明显较低,尤其对于粉煤灰密度,仅占据水泥的一半以下,再加上受到运输及泵送的影响,其坍落度最高可达20cm左右,所以可以为振捣提供极大的便利性,但是如果振捣强度过大,极容易引发相关不良状态。具体来说:首先,过振现象的出现,极容易使混凝土中的掺和料粉煤灰从混凝土中分离出来,继而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物表面的光洁性,甚至出现蜂窝麻面。其次,过振現象的出现,不仅会对正常的抗冻性能造成影响,也会造成亏方。总之,通过对现场施工经验了解发现,振动棒垂直点振为最佳,迅速插入然后慢慢拔出,表面泛浆并无大气泡发生,时间最长不得超出20s。

(三)控温及养护

为了不断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和施工水平,应提高对温差的高度重视,而且冬季、夏季的控温及养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原材料进场、使用的迅速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水泥进场后,如果搅拌站水泥罐中温度过高,这样高温的水泥,极容易影响到其耐久性指标。所以在夏季降温措施中,水泥既要提早进场,也要将多个水泥罐安排在拌和站内,水泥罐应满足循环使用需求,水泥至少需要降温到40℃左右,并且混凝土搅拌的最佳时间为傍晚和晚上。同时,在夏季,也要积极落实浇筑混凝土养护工作。如果养护的合理性不足,会迅速降低混凝土强度,导致塑性收缩裂缝等现象发生在表面【3】,从而难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首先,混凝土初凝后,就是养护的最佳时间。对于混凝土浇筑与开始养护的时间,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大程度地预防混凝土开裂等问题。其次,在连续养护方面,加强水养护方法的应用。在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的湿润状态必须要得以保证。

而在冬季混凝土保温措施方面,“暖棚法”,在砂石料、外加剂等原材料保温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针对于搅拌机械,应加强保暖棚的构建,其它混凝土运输罐车等,应借助棉被等包裹,确保入模凝土温度在5℃以上。在施工完成以后,保温覆盖养护必须要满足时效性要求。

三、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现场生产质量的控制对策

(一)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1.水泥

在高性能混凝土配制和施工过程中,水泥细度、比表面积是混凝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表1为现场的试验数据,由此可知,水泥细度不同,但是其他原材料相同,试配的理论配合比的坍落度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在实际施工中,如果水泥过细,也会对混凝土的配制造成影响,搅拌后的混凝土经过10分钟后【4】,坍落度由于损失速度,所以对于正常施工的影响较大。此外,水泥熟料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高性能混凝土的变化,所以在设计配合比过程中,所使用的水泥原材应尽量趋近于大规模使用的水泥关键指标,并将稳定性能发挥出来,在设计的配合比得以保证后,可以对施工予以正确指导。

2.集料

在高性能混凝土生产方面,集料含泥量与泥块含量变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针对于聚羧酸减水剂,可以有效吸附砂石中的泥,严重影响着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所以设计配合比时,应结合当地实际实际情况,以此来选取砂石料。

(二)预留缝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留缝不容忽视,一般来说,预留缝的位置和其规格,对于周围区域的结构应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一般不允许随意进行变更,施工缝的接槎处理,应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对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的浮浆等进行去除,对于施工缝的表面,应将凿毛处理落实下去,处理后应用清水對凿毛区域展开冲洗,然后加强高标号水泥砂浆的应用,以此来填充施工缝,在平整后,应确保振捣的充实性与平整性,如此循环往复,旨在确保施工缝填充物的密实性。

(三)混凝土分层施工

为了促进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每层浇筑混凝土的厚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顺利排出混凝土内的气泡提供便捷性。在分层浇筑过程中,插入式振捣的使用,要求每层浇筑的厚度控制在400mm左右即可【5】,插入混凝土的深度最低为50 mm,最高不得超过100 mm,在振捣混凝土边缘过程中,与模板间距至少保持在50mm左右,以免出现模板变形情况。每个振捣点位的振捣时间,最高不得超过半分钟。振捣完成后,应借助木槌,敲击模板外侧,旨在顺利排出模板与混凝土接合面内的气泡。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相比于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与其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可以使多项特殊指标要求得到满足,特别在耐久性方面。其中,通过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可以实现质量控制模式在施工各个环节的顺利融合。

参考文献:

[1]马朋安, 张冬, 皇甫夏军. 碾压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9, 39(2):4.

[2] 姜铭, 黄海, 刘波. 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11):1.

[3] 樊怀亮, 卢宁, 李晓明,等. 密集隔板钢管柱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顶位高抛法施工技术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27):2.

[4] 潘邑韦, 张波.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应用于公路桥梁的研究——以C40与C50混凝土为例[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8):2.

[5] 沈艺梅. 碳中和下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管理与技术协同——以晋江市P2018-22号地块为例[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17):3.

猜你喜欢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现场对策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诊错因 知对策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探究
高性能混凝土在路桥建设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