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麦播期与播量控制技术分析

2021-01-10李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播期播量控制技术

李琳

摘要:在我国北方地区,小麦的种植极为普遍,其作为大多数北方地区人们所喜爱的主食,在其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小麦的种植技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针对性的技术开展小麦播种工作,无论是其播期还是其播量,都需要结合相应的播种技术对其加以把控。本文通过对小麦播种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相关小麦的播期控制技术以及播量控制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播期;播量;控制技术

引言

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前期的播种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优质的播期和播量控制技术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其生产质量,给种植人员和种植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精准把握小麦的播种技术,需要相关种植者选用优良的小麦品种及适合其种植的土地,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基于此,有关地区的小麦种植人员应重视小麦的播期控制技术以及小麦的播量控制技术,将二者有机结合,提高产量的同时,加强其质量。

一、小麦播种时存在的问题

(一)播种时间过早或过晚

在小麦种植的前期,也就是小麦的播种工作,需要种植人员加以重视,但是由于许多地区没有先进的种植及播种技术,其选择小麦的种植时期极为不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下降,影响农民的收益。播种的时间选择在其种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小麦种植主要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种植量则相对较少。如果播种过早则会导致麦苗发生徒长的问题,超过群体大部分麦苗的体型,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使得晚于其种植小麦的质量急剧下降,甚至出现“死苗”的现象。当冬季温度过低时大批量的麦苗可能会因养分不足而死亡,其将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播种时间过晚则会导致麦苗所积聚的温度不够,使整体小麦的抗病能力和抗寒能力下降。当其播种过晚时,小麦的成熟日期也会在极大程度上推迟,甚至比原定时间晚1-3个月,且含籽量和饱满程度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当播种时间过晚时最后收割工作开展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土壤中还有正在发育的麦苗,无法对其进行收取,使最后的收割工作进行受到阻碍[1]。

(二)播种量过多及播种深浅偏差

在小麦种植时,除了播种日期选择会对整体的麦苗质量造成影响之外,播种量过多及其播种深浅度偏差也会影响整体的成熟日期和成熟质量。播种量过多或过少都会给小麦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当其播量过多时每个麦苗在土壤中的间隔相对较为密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一旦大量小麦苗吸收养分程度较低时会造成其大批量的营养不良甚至死亡。而播种量过少时,则会影响其整体抗寒能力和生长能力,其因种植量过少会导致其无法对土壤内的水分和营养进行吸收,且会受到病害的影响。播种深浅的问题会使其整个群体受到影响,一般来说,小麦的科学播种深度应为3-6厘米,其深浅的程度主要是根据土壤的成分所进行改变,土壤质量相对较高时可以相对较浅的进行播种。播种过深会导致其种植的土壤养分遭到破坏,整体的土壤质量也会有所下降,而当播种深度过浅时,麦苗则不能有效吸收土壤的全部养分,甚至其吸收的养分含量不足3分之1。播量的问题以及播种深浅偏差问题需要种植人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科学的播种计划。

二、小麦播期管控技术分析

(一)针对种植需求选择小麦苗

小麦的种植质量提升需要在播种之前进行针对性的麦苗选择,并根据土壤类型及养分含量进行麦苗品种的调整。一般来说,在我国北方地区,土地主要以黑土地为主,其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因此在种植前期可以根据种植需要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小麦种子进行播种,降低成本的同时确保其质量不会出现问题。小麦的选种问题在土壤相对贫瘠的地区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针对性的选种,因为土壤养分相对缺乏的土地需要抵抗力和生長能力较强的小麦种子,一旦在土壤贫瘠的地区种植抵抗能力较差的麦苗时,其生长发育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直接导致其死亡。小麦播种的关键在于对其质量和产量的把控,且在进行收割时针对不同地区的需要进行分批和分类收割,确保满足其购买需求。现如今许多地区已经实现了小麦的产销一体化,当其生产时就会有相应的购买人员联系其种植者进行购买,并协商相应的要求,例如对质量没有要求,单纯需要大批量的小麦或者对质量有要求,只需要小批量的小麦。而相应的农民再根据其需求进行小麦的选种,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其收益。

(二)适时播种

小麦的播种日期对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播种期的确定需要符合种植地区的需求,就我市的气温条件而言,小麦最适宜的种植时间应为9月25日-10月5日前后,因为在该日期之间,我市的温度约为18度左右,其也是小麦种植的最适宜温度。小麦适时播种不仅可以培养出抗寒、抗病能力较强的壮苗,还可以防止小麦在冬季因弱苗或旺苗的问题,将整个麦群的生长质量控制在同一水平线之内。小麦播种过晚或过早都会严重影响其生长状况和生长质量,只有适时播种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其质量及产量。针对播种过早的小麦可以通过及时的镇压主茎叶来控制其生长情况,防止其给同区域其他麦苗带来影响。同时还要注意肥料的使用,定期对其进行划锄松土,喷施控旺等措施,对其生长情况进行有效的调节。而针对播种期过晚的小麦则需要在麦苗长到3叶期时对其进行营养的补充,促进营养不良小麦的生长发育,使其达到相应的壮苗标准[2]。

三、小麦播量管控技术分析

(一)精量播种

小麦精量播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生长质量和总体产量,为小麦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小麦种植时,有关农业部门应对农民普及相应的种植知识,倡导精量或者半精量播种,确保其密度维持在稳定的区间之内,使小麦的单株健壮且群体结构优良。精量播种不仅可以提高相应的质量及产量,还可以使小麦有效抵御相应的病虫害,增强其群体免疫力。一般来说,小麦的每亩的播种量大约在10-12.5公斤左右,且没有固定的小麦数量,其需要种植人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播种量的选择。正常条件之下,可以按照新型的“斤种万苗”的种植方法确定相应亩数的种植量。在进行该项方法时需要注意对于适期早播或者晚播的麦田进行早晚的播种,一般早间一次和晚间一次即可。无论是每早一天还是晚一天播种都需要确保每亩的基本株数维持在500株之内,这样可以确保在其生长的后期有足够的成穗数。小麦播量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灵活多变,这需要相关种植人员针对性的处理,将播期的早晚以及环境的优劣进行科学分析,调整小麦的播种量[3]。

(二)田间管理

在精量播种之后,有关小麦的种植人员应进行相应的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其健康的生长,防止小麦苗受到病虫害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小麦种子经农民播种后,每天的生长情况和周围环境变化需要农民认真观察分析,并及时记录下来。田间的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就是除虫以及除草,相应的种植人员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农药的喷洒且将田间的杂草进行及时的清理。优质的田间工作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精量播种的质量,使更多小麦苗健康生长,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结论

总而言之,小麦的播期以及播量需要有关种植人员予以重视,在进行小麦种植时,应注意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确保其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保障。小麦种植业的发展前景较为良好,提高相应的播种技术,以先进的播期管理和播量种植技术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促进种植者的经济收入,并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的小麦,对小麦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丽莎.小麦精少量播种增产机理分析和操作技术要点[J].当代农机,2021(07):36-38.

[2]邱博.2020年秋季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1(02):24.

[3]李玉玺,蔡玉金.浅谈小麦生产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应对之策[J].农业科技通讯,2020(06):30-31.

猜你喜欢

播期播量控制技术
异常气候下播期、播量对百农207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艾玛土豆1号”在日喀则市的播期试验研究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