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凌家尖铜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2021-01-10陈周平
陈周平
摘要:研究区距池州市南约26km,行政区划属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和梅村镇。研究区区域构造位于扬子陆块北部的大陆边缘带,横跨下扬子前陆带和江南隆起带两个二级构造单元,高坦断裂从本区南东角经过。研究区内勘查发现Ⅰ、Ⅱ两条金矿化带,圈定工业金矿体一个(Au1),矿体均赋存于Ⅰ号金矿化带内之高家边组黄铁绢英岩化砂页岩中,受北东向断裂之次级裂隙控制。经研究认为矿床成因应属浅层中低温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
关键词:池州市;凌家尖;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1.区域地质
研究区区域上位于扬子陆块(Ⅰ)北部的大陆边缘带,横跨下扬子前陆带(Ⅱ)和江南隆起带(Ⅱ)两个二级构造单元,二者的界线大致位于高坦断裂一线。沿高坦深断裂以北,次级构造单元依次为江南前陆反向褶冲带(Ⅲ)、贵池对冲体(Ⅳ)。在江南隆起带北部的江南断裂与高坦断裂之间,早古生代出现沉积相变带,被称为江南过渡带(Ⅲ)。
1.1地层
区域地层从新元古代南华纪至中生代三叠纪沉积记录较齐全,前南华纪沉积一套碎屑岩建造构成了江南隆起带的褶皱基底;下扬子前陆带内南华纪—中三叠世沉积地层出露较连续,它代表了扬子陆块稳定的蓋层沉积建造。晚三叠世后的活动盖层沉积建造主要分布在长江南岸。大致沿东至—高坦—安子山—青阳一带以北属下扬子地层分区,石台七都—雍溪一带以南属江南地层分区,二者之间地层岩石特征具过渡性。区域内除缺失早中泥盆、晚三叠及侏罗纪地层,南华纪—早中三叠纪其他地层均有出露,白垩纪—新生代地层零星分布。
1.2构造
区域褶皱构造较为复杂,按其形成时代可分为晋宁期、印支期。褶皱基底形成于晋宁期,而盖层褶皱形成于印支期。盖层褶皱以高坦断裂为界,北为贵池复向斜带之次级牌楼—潘桥背斜,南为三岗尖—杨美桥复背斜之次级大佛堂—安子山背斜。
区域性断裂及一般性断裂构造均较发育。北东向长江深大断裂位于研究区西北,东流—马鞍山断裂为其南界;北东东向高坦断裂经过研究区中部;北北东向殷汇—葛公断裂经过研究区西部,马头—杨棚断裂、马衙—梅村断裂斜贯全区,曹村—安子山—低岭断裂和九华山断裂位于研究区东部。上述区域性断裂形成菱形网状断裂构造格架,并控制区域上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1.3岩浆岩
区域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以侵入岩为主,外围见火山岩。空间分布主要受次级构造单元控制,火成岩岩石类型繁多,大、中、小型岩体均有出露。出露岩体主要有:青阳岩体、安子山岩体、牛背脊岩体、谭山岩体、潘桥岩体、石门黄岩体、马头岩体、栗子坑岩体等;火山岩主要分布于梅村—太平曹深断裂北侧燕山晚期形成的断陷盆地内。
2.研究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研究区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下统黄柏岭组上段、大陈岭组、上统青坑组;奥陶系下统仑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中统大田坝组、宝塔组、上统汤头组、五峰组;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中统坟头组、上统茅山组;泥盆系仅出露上统五通组地层;石炭系见上统黄龙组及上统船山组地层;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孤峰组、上统龙潭组、大隆组;第四系。寒武系分布于凌家村东南角,奥陶系大致分布于北冲—凌家尖一线以南,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分布于缺没山西北角一带,其余大部出露主要为志留系地层。
2.2构造
研究区位于大佛堂—安子山背斜西段北西翼,潘桥向斜南东翼。区内出露为一套向北倾斜的单斜地层,被多条横向断层切割,完整性较差。
高坦深断裂呈北东向穿过本区,研究区内断裂按其走向分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及近南北向、北西向三组。另外在压扭性断裂旁侧常发育密集的劈理带。
2.2.1北东向断裂F5、F8、F9、F10
F5:主要断层,属区域林茶—庙子山断层的西段部分,研究区见于西北角,长1.3km,南西端被F4隔断消失,上盘多为石炭系—二叠系,下盘多为泥盆系五通组,区内断层中段为北西向断层F6切错位移近400m。断层倾向北西,为同褶皱期逆冲断层,力学性质以压性为主,局部地段具张性特征。
F8:主要断层,属区域梅村—马家坦断层的中段部分,研究区内长达4km。断层上盘为志留系高家边组,下盘多为奥陶系仑山组,奥陶系中上统在凌家尖、汤家冲南多出露不完整,凌家尖一带北盘高家边组宽度显著减薄。受北北东或北西向断层切割,走向上不连续,产状变化较大,总体呈北东走向,倾向北西。区内地表局部倾向南或南东,深部向下反转为倾向北西,倾向上断层面亦呈波状。分别被北北东向F7、F14切为三段。
F9为F8断裂带的一部分、次级断裂,长1.8km,上盘为奥陶系仑山组上段及奥陶系中上统,下盘为仑山组下段。
F10:主要断层,为区域梅村—凌家村断层东段部分,区内仅出露其东段部分,位于F8南,大致平行展布,上盘为仑山组下段、寒武系上统青坑组,下盘为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下统黄柏岭组、大陈岭组等。断层造成寒武系中上统等层位部分缺失。断层倾向北西,倾角大于45°,亦为走向逆断层。
2.2.2北北东、近南北向断裂F4、F7、F14、F15
F4:主要断层,为区域为梅村—马衙断裂的南段,自北而南通过研究区人形山、缺没山、小屋冲一带,两端均出区外,走向25°,具左行平移正断层特征。断层面倾向南东东,倾角大于60°。断层带宽30m~40m,在缺没山一带达100m,挤压片理及构造透镜体发育。断层性质为压扭性断层。该断层控岩控矿特征明显,沿断裂带在研究区外围自北而南有李湾、枫庄、潘桥等中酸性小岩体侵入,形成相关的多金属铜铁、铅锌等矿点。南端与梅村—安子山断层交会处发现有小屋冲、北冲两处黄铁矿化点,并伴有铜矿化显示。
F7:为梅村—马衙断裂(F4)派生低序次左行张扭性正断层,在官冲附近与主断层呈入字形交汇,近南北向展布,长3.5km,两端出研究区外。东西两侧地层左行平移超过1km。断层带内角砾岩、脉岩发育。
F14:在凌家尖东侧,为F4伴生左行平移断层,走向18°,长约5km,最大错距750m。断面倾向北西西,倾角56°。在北侧志留系中形迹不清,东侧有花岗闪长斑岩脉及C-6磁异常分布。此外,沿该断层带尚有1/1万Mo 07等钼小异常5处及Cu 06-3铜小异常1处,钼异常均值10-28ω(B)/10-6,异常值低、规模小,但显示沿断层矿液活动较活跃。
F15:毗邻F14东侧,为F14复合断层,总体走向近南北,区内长2km左右,南段出研究区。右行平移,断层面均倾向东,倾角60°至直立,
2.2.3北西向断裂F3、F6
F3规模较大,但总体在区外,左行张扭性正断层;F6规模较小,为F4派生的低序次左行张扭性正断层。
2.2.4劈理
密集的剪裂隙为破劈理。压、压扭性断层旁侧岩石中,常常发育破劈理。F8断层北西盘高家边组砂页岩内,发育一条破劈理带宽约50m,走向70°左右,向南东倾斜,倾角50°~70°左右,发育密集,每5cm间距不少于一条,其形成系该断盘上冲强烈挤压所致。劈理一般伴强烈黄铁矿化、金矿化。地表裂隙采样结果显示金含量0.5g/t以上。ZK102孔所见金银矿体即产于该劈理带中,激电中梯剖面显示该劈理带具高极化特征。
2.3岩浆岩
研究区内无成规模岩浆岩体出露,但脉岩发育,以花岗闪长斑岩脉为主,石英闪长玢岩、闪长玢岩脉次之。在F8断层以北,从凌家尖北坡往西南至小屋冲一带,脉岩呈北东向广为分布,一般呈脉状产出,少数呈岩瘤产出,最大长度300m,最大宽度80m,并有一定的延深。
花岗闪长斑岩脉与金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1/50000区调时在区内发现两处含黄铁矿金矿化点,北冲矿化点和小屋冲矿化点,两者皆产于花岗闪长岩岩脉接触带。1/50000化探勘查,在凌家尖—北冲—小屋冲一带圈出的Ht-21、Ht-20两个综合异常,经对部分异常进行检查,发现含金高值点多位于花岗闪长斑岩脉接触带。
3.矿(化)体地质特征
3.1矿(化)体特征
本项目经预、普查两个阶段实施以来,通过探槽、钻孔工程查证,取得或获取了一定的找矿成果和矿化信息,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内存在2条规模较大的金矿化带。
3.1.1Ⅰ号Au矿化蚀变带:分布于F8断层带北侧,凌家尖—北冲一带,西抵F7,东抵F14断层,近东西走向,蚀变带长度近2000m,寬度50m~100m,分布在高家边组地层中,对应于Au05-6土壤异常。受F8断层北盘破碎蚀变带控制。其中金矿化带地表槽探工程控制长度1200m,宽度1m~12m,深部钻孔控制金矿化较强且厚度较大。本次圈定的Au1、Au2、Au3金矿体,位于该蚀变带中,其中Au1为主要矿体。
3.1.2Ⅱ号Au矿化蚀化带:本矿化蚀变带见于研究区北部F7~F14断层之间的高家边组地层中。呈东西走向,从西部的TC1801到东部的TC7001,长约1200m,宽约20m~ 60m。本带的主要特征是地表和钻孔分布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岩脉,并普遍伴随金矿化。钻孔原生晕测量成果显示具有一定规模的金的矿化体,预测本地段深部具有寻找金多金属矿的良好前景。
Au1矿体:赋存于Ⅰ号Au矿化蚀变带,由钻孔控制总体倾向南东,倾角60°,控制走向长100m,斜深45m,真厚度 0.89m~1.59m。单样Au品位1.10g/t~9.80g/t,工程平均品位4.21g/t。局部地段伴生有Ag、Cu、S。矿体赋存于北东向次级裂隙带中,地表所见为含金碎裂状褐铁矿化粉砂岩,钻孔中所见为含金银多金属稠密浸染状黄铁矿,浅黄色,半自形结构,碎裂结构,主要由黄铁矿、毒砂、黝铜矿及微量闪锌矿组成。本矿化带矿化特征更多受控于近东西向蚀变带,少见脉岩,以裂隙中褐铁矿含金为主。
3.2矿石质量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含金块状黄铁矿、含金褐铁矿化粉砂岩、黄铁矿化角砾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斑岩均具不同程度金矿化现象。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其次为毒砂,少量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绢云母、石英、粘土矿物等。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自形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金以自然金形式存在,多为细粒金,粒径0.01mm~0.02mm,少量自然金粒径达0.1mm~0.2mm。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为裂隙金,其次为粒间金及包体金。矿体主要有用组分含量见表1。
4.矿床成因
本区位于北北东向断裂及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断层两侧裂隙发育。浅层中低温岩浆热液沿此薄弱带交代,造成高家边组泥质砂页岩具普遍的绢云母化、硅化及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并在其次级裂隙中形成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型金多金属矿脉;花岗闪长斑岩脉具强烈的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并伴生一定规模的金多金属矿化。限于目前勘查深度较浅,本区尚未发现具一定规模的金多金属矿体。但已取得的地质、物化探资料及工程控制的金多金属矿体表明,本区成矿部位有利,与金多金属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强烈并具一定的面型及垂向分带性,金多金属矿化规模大,深部尤其是物探激电极化异常显示的低阻高极化地段,具有寻找与浅层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有关的蚀变岩性金多金属矿床的良好前景。矿床成因应属浅层中低温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
参考文献:
[1]徐晓春,楼金伟,陈林杰,等;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胡村铜钼矿床的地质特征[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1, 30(Sup).
[2]徐晓春,陆三明,谢巧勤,等;铜陵狮子山矿田岩浆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成因意义[J].地质学报, 2008, 82(4).
[3]陆三明.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田岩浆作用和流体成矿[D].合肥工业大学, 2007.
[4]郑泽军,杜杨松,等;安徽铜陵胡村南铜钼矿床流体成矿过程[J].矿床地质, 2015,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