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自律打卡与群体互动项目优化研究
2021-01-10耿越刘思彤
耿越 刘思彤
【摘要】:本项目致力于提供时间规划管理的群体互动自律打卡平台,通过对用户目标及时间规划,为管理过程提供新方式,对用户进行学习或工作习惯测试,根据用户的目标与习惯,智能安排学习计划,并为具有相同学习计划与工作目标的用户结成自律小组,开启协同工作模式,互帮互助,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进而引导用户进行自我管理。
【关键词】:自律 时间规划 工作模式 学习习惯
一、引言
由于学生时代课余时间紧张,大家长期处在被规划、被管理的环境中,因而造成了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随着“线上打卡”类活动的不断涌现,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而“拾光”自律打卡与群体互动项目旨在提倡一种新兴的网络打卡形式,即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自我监督手段,帮助用户建立自我管理意识,合理规划空闲时间,做到自我学习、自我协调、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以获得个人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为价值诉求的主体活动。这对使用者度过充实的空闲时间乃至整个人生规划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人们与手机密不可分。大数据的自律打卡与群体互动软件整合了传统的打卡模式,在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强化了以往打卡软件的功能,更精准、高效、便捷的服务大众。“拾光”自律打卡与群体互动项目让群体学习成为现实,打卡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首次实现群体互动打卡,可以以任何数量的人进行组合,创新了协同工作模式,改变了人际交往方式,高效的工作与学习可以使用户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整体来看,该项目涵盖范围广,实用性强,贴近人们日常生活。其中,“自律人生”功能齐全,图标简洁,便于人们操作,具有使用方便,费用较低,下载便利,便于推广的优势。同时,软件所占内存空间较小,有效的缓解了人们内存空间不足的压力。
三、“拾光”自律打卡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1.品牌知名度低,竞争压力较大
近年来,有诸多相似类型的产品相继问世,手机软件的种类繁多,前期产品吸引力不高,竞争压力加大。然而,项目处于初创期,资源有限,资金较少,对软件的推广较为欠缺,品牌缺乏知名度,无法达到口耳相传。目前,钉钉、番茄自律等APP广受大众的喜爱,由此可見该行业未来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2.资金储备不足,监督效果下降
由于软件尚处于研发阶段,对发展资金需求大、频率高,同时软件后续研发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但是现阶段公司尚未能够引进投资资金,进而造成了资金储备严重不足。软件是存在于手机之内的,当手机一旦终止操作是无法进行全面监督的,所以导致监督效果下降,让使用者认为软件达不到预期的功能而卸载软件,造成使用者数量逐渐减少,顾客群体流失。
3.植入系统困难,造成使用者反感
如若想要全面监督,严防死守使用者不去利用手机进行游戏、娱乐活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向手机内部植入操作系统。当用户想要使用某个软件进行游戏时,访问的软件被事先植入的操作系统强制拦截,以达到阻止、控制用户的操作行为。此外,向手机植入过大的系统,占用内存空间,造成使用者反感,并且会担心植入的系统是否存在病毒和广告等影响用户使用手机的安全性。
四.优化“拾光”自律打卡项目对策研究
1.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优势
由于项目刚刚起步,难免知名度较低,所以营销仍需加强。本公司可在线上建立搜索词条、开通官方微博、论坛、SNS 等媒介,在电台、电视台等媒体适当投放广告;在线下利用图书馆、学校等地张贴宣传海报,制作宣传片,策划有奖竞猜活动等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对于软件的同质化是难以避免的,市面上的打卡APP主要以记录数据功能为主,对用户的约束、激励、促进、监督等功能还有待提升,打卡互助的核心作用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因此,“拾光”自律打卡项目应突出产品特性,增强其竞争优势。
2.拉动各方投资,促进持续发展
企业根据战略需求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对筹资进行合理搭配,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以构筑既体现战略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筹资战略结构。募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有贷款、贴现、贸易融资、信用证、融资租赁等,团队主创人员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采用多种融资方式,拉动社会各方投资,以保证资金充足且良性周转,促进项目稳定且持续向前发展。
3.优化系统升级,完善监督功能
为了实现对软件使用者进行全面的监督,应对植入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升级,完善监督功能,研发既占用内存较少,又可以对用户使用软件期间行为进行全面监督的新型系统,并且不需要植入广告就可以进行安装使用,完成整个系统的全面优化升级,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和体验感。
五、结束语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但自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律打卡与群体互动类软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市面上大多数此类软件功能有限,用途较为单一,用户使用感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希望“拾光”自律打卡与群体互动项目在今后能够帮助更多的用户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帮助更多的人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桂兰,夏云,张鉴,罗军昊.“线上打卡”模式及其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影响调查研究——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J].市场周刊,2019(03):36-37.
[2]王博霖,任昌荣.打卡互助APP的分析与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2):103-106.
[3]雷猛猛,曹电康,李晓栋,魏德琦.表演与互动:互联网新场景下“运动打卡”现象分析——基于拟剧理论视角[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1,36(02):16-20.
注:文中“拾光”和公司均指大创项目商业计划书中所提内容,尚未形成实体。
课题项目:2020年沈阳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拾光”自律打卡与群体互动APP》
作者简介:耿越,女,1988年4月,满族,硕士研究生,河北省,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