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灌溉规划与水资源空间均衡分析
2021-01-10刘新春
刘新春
摘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分析农业节水灌溉规划与水资源空间均衡。设立规划目标,建设规划原则以及制定规划方案,计算水资源负载指数,构建复合空间均衡分析模型,并利用度量法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计算出来的空间均衡系数都接近于标准的分析系数,表明对水资源空间均衡分析效果较好。
关键词: 农业节水; 水资源空间分布; 均衡分析; 灌溉规划
引言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不仅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还能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1]。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灌溉用水紧张的局面,在保障农业增产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节水灌溉技术的重点在于降低水资源损失,最大程度地提高灌溉效率。因此,很有必要深入探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策略。
1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1.1设立规划目标
对于农业节水灌溉规划,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建立对应目标和原则结构。可以根据 ET 的控制标准,编制农业节水灌溉规划,通过更改相关的灌溉面积、调整传统的灌溉手段,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实施节约农业用水以及优化种植结构等措施,以此来满足不同阶段的农业灌溉需求,从而树立更为灵活的规划目标。首先,可以从减少地下水开采、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等方面开始分析,目前阶段,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农业灌溉也要遵循这一目标。建设合理的循环用水结构,在有限的水资源调配空间之内,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并且形成循环用水的结构,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业用水的现实效益,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在这样的规划目标下,不仅可以更快地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用水结构,还能够减少综合农业用水以及耗水的总量,形成资源性节水的体系,优化转移为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可利用水资源量。
1.2 因地制宜推广节水技术
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包括步行式灌溉、喷灌和微灌等,但每种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同。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情况复杂,要在农业生产中立足具体情况选择与当地情况相适宜的灌溉技术,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提升农业产量。
1.3 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社会需求也逐步增加,因此农业生产须适应社会需求的增加。为了有效提高农业产量,需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我国农业灌溉历史悠久,人们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农业灌溉思维,因此要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与水利和农业等部门互相配合,推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使农民群众每天都可以接触到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有关的信息。
1.4建设规划原则
在设立好规划目标之后,需要依据对应的目标和平遥县实际的农业发展情况,制定相关的规划原则。首先,在原本农业种植结构的基础上,需要重新统筹以灌溉红线和耗水红线为主要限制条件的目标结构。这部分主要是将平遥县的农业水利建设分为灌溉部分和消耗控制部分。依据原本灌溉的基础水量制定实际的灌溉标准,在这个标准的范围之内进行消耗水量的管理和控制,以此作为基础规划原则。其次,在设立基础规划原则之后,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降水情况,再结合种植作物的种类,进行深层次规划原则的建设。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实施灌溉,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尽量节省水资源。然后,在种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聚集节水的原则,将同种类的农作物规划在一个区域进行种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升节水灌溉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对应的工作量。
1.5 促进节水设备产业化发展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节水灌溉技术落后的问题,同时产业支撑体系和管理服务保障体系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需对生产制造和供应节水灌溉设备的方式进行改革,实现规模化生产,将节水灌溉设备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纳入产业化轨道,并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对其提供一定的扶持,实现科研和生产的紧密结合,使节水灌溉设备朝着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在提高其档次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2水资源空间均衡分析
2.1水资源负载指数的计算
在进行水资源空间均衡分析之前,需要先了解平遥县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再确立水资源的负载指数。水资源的负载指数通常是指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对应的负载程度。一般情况下,它可以很好地反映水资源时空分布、应用范围以及开发的难易程度。利用所获取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均衡值的分析研究,同时作出对应的评价。负载均值的计算公式为:H =(s -3g)x1%+ k ( 2)式中,H为负载均值; s为应用程度; g为范围指数;k为均衡比值。通过以上计算,得出实际的负载均值。然后通过以上分析计算,得出最终的负载指数。将这个数值作为农业灌溉的基础标准,添加在规划方案之中。然后,制定对应的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农业水土资源的匹配关系是由实际的系数来表达的,并且代表着平均公顷土地水资源的用量,同时也反映水资源与农田的相互匹配程度。水土资源的匹配系数越大,表明该区域的水资源储备量越丰富,反之,匹配系数越小,表明对应的水量越少,在这样的背景下,越不利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使匹配系数与负载指数相互均衡,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农业灌溉活动。
2.2度量法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分析
在完成复合空间均衡分析模型的构建之后,需要利用度量法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的具体分析。首先,度量法对需要规划的区域进行数据信息的初期获取,然后,再利用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层次地均衡处理,以此来达到最终的分析目标。通过度量法对水资源的空间配置结构进行划分,分别为空间调配基础层、空间分布处理层、总调配层。这3 层分别反映农业水资源空间分布以及处理所呈现的一种灵活的状态,可以进一步提升水资源调配分布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农民随着节水意识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大力度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实现农田灌溉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农业生产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所以,近几年来,此地区利用科学的方法制定灌溉规划,并通过较为全面的方法对水资源的空间均衡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来提升平遥县总体的农业发展水平,完善农业水利结构,增强对应的发展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麗芹. 临沂市农业节水灌溉建设实践与思考[J]. 山东水利,2020( 12) : 69-70,75.
[2]李刚发.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及分析[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 12) : 27-28.
[3]乔鹏,王岚. 基于 ET 的农业节水灌溉规划[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0,3( 6) : 162-164.
[4]李倩文,左其亭,李东林,等. 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均衡分析[J]. 水资源保护,2021,37( 2) : 28-33.
[5]潘阳. 基于基尼系数的河南省水资源空间均衡分析[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 10) : 36-37.
[6]钟淇. 绿色经济时代西北农业节水最优规划数学模型应用[J].山西农经,2020( 8) : 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