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01-10胡娜娜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创新,教育事业也是如此。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本文就初中地理教学谈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中学;地理;创新能力
引言
地理作为探究人地关系的学科,为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大量素材。我国现今社会各行各业发展迅速,教育事业也是迎着时代浪潮奋勇前进,但是地理专业人才却屈指可数。因此,中学应注重地理课程的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抓住创新素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强化培养,促进我国地理专业发展。
1中学地理教学现状
1.1中学生对地理课不重视
地理学科本身是一门对自然环境、人文现象学科,本身涉及到一些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内容和领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多需要学生理解、背诵的部分,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困难,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要想通过地理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2对地理课缺乏足够支持
若中学没有科学认识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就会相应减少花在地理教育实践上的时间,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的进行管理。地理教育活动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缺乏充分的教育质量保障措施,教育活动的顺利发展完全是纸上谈兵。缺乏学校的资助、家长的支持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支持,地理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因此,学校改革要从自身和教师做起,重视地理,不搞形式化。
2以中学地理教学为依托,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措施
2.1学校、教师从观念上改变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心理学中认为,思想支配人的活动。学校和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对教学工作有指导和决策权利。只有学校、教师对地理学科产生认同感,才能够促进其发展,帮助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能力的培养。在阅读、分析、推理和归纳地图的复杂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教学生如何科学地阅读地图,并将大量知识信息有机地连接起来。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三维电子地图的出现,使学生的地理信息更加清晰,提高地理教育质量的有力手段。教师要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善于挖掘地理课本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如果教师善于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那么提高课堂效率便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第一,以教具、课本、多媒体等辅助,设置问题情境。课堂上,教师根据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第对学生加以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行主动思考、探索、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如何利用教具、课本、多媒体等辅助,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就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设置情景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地图形象直观地观察地形、位置关系、地势等信息。课本中的插图也为地理学习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图片形象直观,简化文字叙述,帮助学生理解,增长学生见识。例如,在认识死海时,教师可以多媒体展示课本中的插图(一个人躺在死海上,没有下沉。),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这个人不会沉下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还可以在学习地球自转与公转时 ,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神奇浩渺,再向学生提问: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反过来?会有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第二,为问题找答案,为答案找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发声,积极参与课堂。强烈的好奇心是创新的开端,也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种可以积极鼓励学生探索新事物,创设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再创操性地解决问题。在一节课结束前留出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时间去进行创设性的思考,让学生去反思、质疑、解疑。例如,学习了地球公转后,还可以设问:如果地球公转方向反过来?一年还是365天吗?一年还是12个月吗?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天马行空发表自己的想法。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对于学习知识学生总会根据知识是否对其日程生活有用的价值判断,用得到便觉得学的有益,用不到便缺乏学习动力。那么,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时区和日界线”这一课时,涉及到地球自转、公转,经度等相关知识,内容不易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激趣导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这样的问题情景:一对孪生兄弟,哥哥早于弟弟出生,年龄却比弟弟小一岁,弟弟后于哥哥出生,年龄却比哥哥大一岁,这是为什么?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认真探索,寻求答案。
2.2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大胆创新做铺垫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相对于小学阶段,他们羞于表达,上课积极性不高,对于自己胸有成竹的答案也缺少勇气去表达。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善于使用鼓励性语言,提升自身亲和力,关心关注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即使出错老师和同学们给予的都是鼓勵和赞赏的目光,让学生敢于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表达自己,提出疑问或质疑,敢于奇思妙想,大胆创新。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经常这样问:“你怎么想呢?”“你的观点是什么?”“你认为还可以怎么做?”等等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也可以多一些这样表扬的话语:“你的观点很新奇,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很有创意”“你的想法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太棒了”等赞扬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即是不那么好的想法,也不要轻易的去否定,免得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的想法与课本有冲突时,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发现问题所在,积极解决,得出正确结论,辅助学生经历就错的过程,鼓励学生勇于试错,大胆尝试猜想。
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地理教学是对于中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如何将该条途径的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还要考学校和教师的努力和配合。对中学地理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祖晓艳.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 科学中国人. 2015(02)
[2]田敏.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S3)
[3]王萍.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 时代教育. 2014(16)
作者简介:
姓名:胡娜娜 出生年月:1987年9月 性别:女 籍贯:山西忻州 民族:汉族 最高学历:研究生 职称:中教一级 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邮编:710061 单位: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