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班级建设变革
2021-01-10朱斌
朱斌
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必须应对未来变革,教育观念也要发生相应变化。在新时期推进德育工作,把中学班级建设落到实处,提升班主任素养,就需要从传统的班级建设1.0版升级到现代班级建设2.0版。
一、从班级管理到组织经营
管理指的是把班级事务管好、理顺。而经营,却是把班级的发展和成长作为主要目标,要有前瞻思维,要会顶层设计。
一班一世界,一级一特色。班主任结合自己的教育理念与班级实际,由顶层设计开始,与学生一起谋划班级远景近景目标、班级管理制度、班级学习策略、团队文化等。提升学生的班级参与意识,加强学生的责任担当,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从班级管理到组织经营,这是班主任管理理念的变革,也是中学德育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从经验主义到科学研究
在学校,班主任是忙碌的代名词,基本采用经验主义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学习成绩上不去,一般来说,班主任找学生和家长谈话都是四句话——学生不努力、基础不好、习惯不好、方法不对。其实,学习成绩上不去,还有可能是环境问题、心态问题甚至家庭问题。班主任不应只凭经验管理,而应了解并传授现代科学育人方法。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先进知识,做好课题建设;另一方面要学会整理班级文化,做好实证研究。上海风华中学的心理学研究颇负盛名,就是坚持一个原则,把每一件事情做成一个小课题,几个小课题成为一个大课题,最终学校在生涯教育方面成为领跑者。
从经验主义到科学研究,这是班主任管理科学的进步,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三、从学习核心到终身发展
新时代班级建设需要班主任站在民族未来的角度,调整班级发展方向,从应试教育变成关注学生成长,从为学生三年负责到为一生奠基,切实让每一个学生能健康成长。在初中阶段开展生涯探索,高中阶段开始人生规划。让学生自觉发展,认清自我,帮助学生做到内心强大,并尽可能提供多种研学实践机会,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未来。
四、从独立作战到合作共建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就是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班主任要主动积极,找到家长当中真正能够懂教育、愿意帮助学校和参与班级管理的优秀家长,然后根据不同需要,给家长分层,形成不同团队,让家长参与职业博览会、帮助社会实践指导、在班级内开设家长课堂等等。
更重要的是建立班级中期调整的规范制度。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试行期中备班制度,组织科任老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为班级发展提供建议,出谋划策,取得良好效果。
从独立作战到合作共建,这是班级管理团队的变革。
五、从管理量化到文化建设
大部分班主任都采用量化管理。老师把各种小问题诸如上课睡觉、玩手机、看小说等现象进行统一记录。量化分每周一评,评选优秀的组进行奖励,未达标的给予一定程度的处罚。
但是,量化只是对学生表面行为的约束,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其心理进行引导。随着学生的民主意识增强,年龄增大,对于量化管理极易产生排斥情绪。而对学生而言,最高层次的约束就是文化管理约束,让学生在班级文化的氛围中把遵守规范发展成为自觉行为,引导自我管理。
班级班训、班歌、班徽的提出,是凝聚班级人心的最好机会;班刊、画册的展示,是班集体形象的最好展示。一个班级只有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才是真正的品牌班级。
六、从阶梯管理走向社区共建
一直以来,班级管理都是实行班委制度,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班级类似于一个小型的权力组织机构、一种阶梯形金字塔式管理制度,普通学生是被管理者,班干部是管理者。
但是,学校班级是社会的一部分,又不等同于社会。更多的学生应该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角色。领导力、合作意识等都需要去体会,就连挫折也是一种必备的历练。
因此,在新时期,班级要尽可能从学习型组织转变为小型准备式社区。学生在这里可以扮演不同角色,尝试不同任务,经历不同活动。每个人必须参与其中,才有真正的责任感,才有归属感。例如学习委员会改成学习部,由部长、副部长、部务委员多人组成,完整地负责管理班级学习任务。
从阶梯式管理走向社区式共建,这是班级管理阵地的变革。
七、从指派分配到发现赋能
班级活动是班级日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活动包括班会都是难得的教育机会。我们必须从传统的指定分配模式转变为发现学生的特点,赋予学生信任支撑,最终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地完成活动。
因此,活动管理可以采用项目承包制度,前提条件是学生主动参与。不论是主题班会,还是歌咏比赛活动,都可以给学生承包,让他们提出计划来逐步实施。对于学生而言,这才是真正地成就自我,就算活动失败也是一次教训,也是一种自然的成长。
从指派分配到发现赋能,这是班级活动管理的变革,能激发学生内在热情,实现学生主动成长。
八、从宏观说教到微观内化
德育在学校主要以榜样示范、规范说教为主,但实际效果欠佳。当代年轻人更强调开放、自我超越、关注社会。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内化,让学生内心真正接受。
例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能笼统,要从金钱观、人际观、爱情观等方面去正面引导,采用德育辩论形式,让学生的思想观点进行碰撞。要让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我们绝不能培养出一批批精致利己主义者。
只有真正触及学生灵魂,让学生实现自我构建人格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德育从宏观说教到微观内化,这是主题教育活动形式的变化,能够发觉学生内心,健全学生人格。
九、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认知
新课改之后综合素养评价学生手册上有完整的各方面评价,如身心健康、社区活动、社会实践、公民道德素养等,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改变了以往成绩至上的单一评价。
但是,多元评价不能仅仅如此。真正的多元评价体系,首先是过程评价,能够翔实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其次是增值评价,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自我的进步,并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最后是综合评价,发现自我的不足加以修正,发现自我潜能继续开发。让学生在人格健康平等的基础上,更好地成就自我,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而不是分出三六九等。
从单一评价到多元综合,这是班级管理评价的变革,目的是为了成就每一个学生,成就多样化的美丽新世界。
十、从封闭教室走向开放世界
学校最怕的是安全问题,目前大部分学校基本实行封闭管理。
从2019年开始,研学实践開始真正推行。以前教材是学生的世界,现在世界都是学生的教材。面向未来的学校要打破物理边界,把整个世界还给学生。学校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社会公共资源,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另一方面线上学习共同体也是重要的学习舞台。
当然,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真正形式的研学实践,因为只有接触外面世界,才是真正与时代、与现实接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只为学习,而是培养能够面对未来的公民。
从封闭教室走向开放世界,这是班级活动阵地的扩大,也是学校格局的放大,更是民族未来的腾飞。◆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