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内容重构研究
2021-01-10曹茂德
曹茂德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电子商务行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姿。同时,电子商务业务稳步展开的同时,也出现了能耗较高、生产经营成本大,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不能满足等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要更好地做好企业用人需求的有效分析,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对电子商务专业核心内容有效重构,助力电子商务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大数据;电子商务;课程;重构
21世纪以来,我国电子商务产业迅猛发展,用户数量和成交量都跃居世界首位。尤其是大数据的深入推进,使得一大批知名企业逐步成为电子商务领航者,也为很多中小企业和个体自主创业提供了有力契机。在电子商务蛋糕逐步做大的同时,一些电商企业由于缺乏质量控制意识业务逐步萎缩。还有一些企业因包装过剩,使得产品服务不能有效跟进。面对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新问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要更好地加强核心内容的重构,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可以具备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坚实的岗位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新需求。
一、电子商务专业核心岗位能力分析
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课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内容重构要基于对核心岗位的能力分析来有效落实。通过文献梳理及调查问卷推进可知,电子商務专业核心岗位主要有管理、营销、技术、物流四个大类,其核心岗位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岗位
管理岗位又包括店长、运营总监、技术主管、客服主管等分管岗位。以店长为例,要负责产品的选择与采购,制定店铺宣传与营销策略,负责网店的日常维护及产品更新,提升企业店铺整体经济效益。同时,店长还要与运营总监、技术主管、客服主管做好有效的沟通,以更好地关注店铺流量和销售数据,分配相应的管理任务。客服主管则主要是负责客服的日常管理活动,收集消费者的一些意见,制定相应的销售方案。客服主管还要更好地提升客户购物满意度,以进一步为网店增加更多流量。
2.营销服务类岗位
营销服务类岗位主要包括文案策划和客服。以策划为例,需要更好地针对企业和市场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及市场动态,出具更具针对性的营销文案,并有效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文案的营销效果,以更好地为后续文案的制定和策划宣传做好基础性工作。客服主要是以促进交易达成为目的,负责解答消费者的一些在线咨询问题,引导消费者确认购物信息,进行有效消费,并做好消费者的关系维护工作,推送一些新产品信息,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
3.技术类岗位
技术类岗位包括了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网站运营等综合岗位。主要依托对网店做好视觉设计和美工,更好地提高产品运营的整体效果。尤其是在一些新产品发布上线过程中,要能够结合网络营销的相关策略,做好电子商务美工设计,不断吸引网店流量,做好产品发布和后续推进工作。
此外网站入日常运营过程中还需要一些物流类岗位包,主要负责订单的包装、配送、验收、仓库的保管、产品摆放等工作,为网店良好运转提供有效助力。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内容重构与实施
1.构建递进式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要更好地加强学生对加强学生政治素养、人文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商业素养以及创新创业素养、前沿价值观念的认知,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另外,在通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网络营销,电商运营管理,网络客户服务,创意传播,商务数据分析等,从而帮助学生有效运用大数据理念挖掘电商新需求,为学生自主创业或进行商业创意延伸奠定良好基础。
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更好地引领学生接纳新事物,具备良好的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适应数字化学习模式,与同伴高效沟通,有效组织策划,推动学生自我能力有效发展完善。让学生适应发展趋势,进行不断的创新性学习。构建递进式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以数字化课程模块推进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有选择的借助翻转课堂进行前置化学习,并用线上互动捕捉学生的一些个性化需求。另外,在核心能力层面,要能够与“1+X证书制度”相融合,侧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迈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在个性发展层面,要能够以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实战能力,为学生进行单领域的深化发展及跨界交叉、创意发挥奠定良好基础。个性发展层面主要着重于让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相关行动的研究、策划、实施、创新,为学生未来自主创业及综合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2.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研究并举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要更好地凸显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将立德树人融入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计,实施项目式教学。教师和学生同向而行,更好地优化课程资源,组建优势团队。在教学落实的过程中,细化教师的教学引导,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充分运用行动导向法、情景教学法、模块化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效学习,发挥学生团体协同作用,助力学生对课程体系扎实掌握。让教师能够科研与教学同步提升,形成特色化教学风格。
3.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建立大数据平台,除了让学生有效进行网络学习,推动项目化实践之外,还要更好地分析学生的一些专业化需求,让学生更好地走出去,深入企业进行学习实践。以校企合作更好地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搭建有效通道,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对话意识,将更多的优秀企业讲师请进来,让他们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技术指导,共同探索适合学生的现代化课程资源。并将大数据技术有效应用,通过对一些场景的智能化模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切实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还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评价,将学生专业学习与职业素养发展相结合,做到差异化教学,更好地构建电子商务教学新生态。
总之,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内容重构,要更好地凸显以人为本。在电子商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结合各个岗位需求,更好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凸显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强基础、精专业,为学生未来就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林瑞娟.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学创新研究[J]. 新商务周刊, 2019(24):234.
[2] 狄娜.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学创新研究[J]. 才智, 2019(22):139.
[3] 范明, 刘娟. 大数据背景下电商专业课程设置探讨——以欧亚学院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 中外企业家, 2018(19):2.
[4] 张琪.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核心能力建设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 电子世界, 2019(9):59-60.
项目编号:TRXY2021012
项目名称: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内容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