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旱轮作”水田油菜适度规模生产可行性分析与高产栽培技术

2021-01-10石国兰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摘要:宿松县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西与湖北黄梅接壤,南与江西彭泽湖口比邻。当下随着水田租赁成本、除草成本、劳动力成本的攀升,大户单季稻亩生产成本在1050元左右,获利空间十分有限。在国家实施耕地轮作的大背景下,我站于2019年秋着力推广示范了“水稻--油菜”水旱轮作模式,两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550hm2,平均单产126.5kg,大户获利颇丰,生产的积极性高涨,他们口口相传“油菜--杂交稻,一年能顶两”。根据两年的示范推广体验,现就相应生态区域内其大田生产的可行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栽培技术分述如下 。

关键词:水旱轮作;水田油菜;栽培技术

一、水田“水稻——油菜”水旱轮作模式适度规模生产可行性分析

1. 水田“水稻——油菜”水旱轮作模式播种与收获衔接两相吻合,没有季节上的矛盾。

宿松县单季稻播种习惯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收获在9下旬末至10月中旬初,在田历时135d左右。油菜直播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初,第二年的5月中旬收获。其一,一季稻收割完毕至11月上旬初有近30d的油菜有效播种期,给大户水田直播油菜以较为充裕的播种时间。其二,油菜在第二年的五月中旬收获完毕,油菜让茬正好与单季稻播种相衔接,两两让茬接茬紧紧相连,十分吻合,没有季节上的矛盾。

2. 机耕,机收,飞防等农机社会化服务配套完善,使大户适度规模“水稻——油菜”生产成为可能。

无庸讳言,单靠劳动力的投入来进行油菜大面积生产是不现实的。一是劳动力有限,不能满足大户生产用工需求,二是劳动力成本过高,大户无利可图。然而当下,大功率农用机械社会化服务功能较为完备,机械化作业,不仅推高了大户的种植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为大户进行适度规模的“水稻--油菜”生产提供可能。

3. 不俗的生产效益,激发了大户“水稻--油菜”轮作的积极性。 2019-2021年度,我站对所示范的水田油菜进行了验收统计,油菜平均单产126.5kg。更为励人的是,自菜籽上市后,油菜经济人叫买声不断,价格坚挺,达6.0-6.2元/kg。油菜生产亩效益达750元,扣除生产成本,亩纯收入可达427元,与一季稻效益相当,(详情请见附表)。不俗的收益,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4. 油菜茬口对后季水稻生产有利。油菜是富茬作物,大量的落叶落花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另外,水田种油菜经过冬垡,有利于土壤的改良。生产上油菜茬囗水稻比冬闲田水稻亩少投入肥料15元,多收稻谷15-20kg。

水旱轮作“水稻—油菜”模式效益调查表单位:元

作物 亩投入成本 亩收益 亩纯利

合计 机耕 机收 飞防 种子 化肥 农药 用工 租赁

单季稻 1017 90 60 32 100 190 135 60 350 1460 443

油菜 323 70 50 8 30 120 10 35 0 750 427

综上,“水稻—油菜”水旱轮作模式:1>无季节上的矛盾,对粮食生产的稳定有保证;2>机械化的普及,生产成本的降低,为大户适度规模的水旱轮作油菜生产提供了可能;3>可观生产效益,激发了大户的主观能动性;4﹥富茬效应,深受大户追捧。由此可见,适度规模的“水稻—油菜”生产模式是可行的,有生命力的。

二、水田“水稻—油菜”水旱轮作模式油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 “烘干仓储”社会化服务严重脱节。油菜收获相对集中,农事季节忙,天公不作美,农户往往叫苦不迭。在现实社会化服务项目中,油菜基本上没有像水稻一样,机收后烘干房抢着收储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大户晒场吞吐能力又極其有限。油菜烘干仓储社会化服务的脱节,是制约水田油菜扩大规模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提倡适度规模。

2. 耕种粗放,墒面过宽,“盲沟”较多。大户水田“水稻—油菜”生产存在着重水稻,轻油菜现象。在耕种方面,突出表现是墒面过宽,有超过2m的。“三沟不通,盲沟较多”,不能做到沟沟相通,上下田块关联。往往因沟系不畅,墒面过宽,渍害十分严重。

3. 基本苗不足,成株率低。在生产示范中,我们发现,凡“三沟”相通、墒面较窄(1.3-1.5m),成株率往往较高;另外,成株率也与播种量呈正相关。调查发现,亩用种量在0.2-0.25kg的,成株密度为30-60株/m2;亩用种量在0.3-0.35kg,成株密度为50-80株/m2 。生产中耕种粗放、播量偏低、群体偏小是制约油菜产量提高的最根本原因。

三、“水稻--油菜”轮作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水田油菜,因播期较迟,单株个体发育较小,因此产量较低,但是经过努力,严把播种质量关,单产100-150kg不是不能达到的,本人认为,水田油菜生产必须把握如下技术关键。

1. 尽可能早抢晴天播种。一季稻收割后,应抓紧晴好天气抢晴播种,在10月底前,争取尽可能播种完毕。11月份后尽可能少播或不播。给油菜越冬前以足够的干物质积累时间。

2. 合理确定适度种植规模。前文提到,水田油菜因烘干收储社会化服务脱节,生产规模受制于各自的晒场及收储能力,各生产主体(大户)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一般以3-6hm2为度。条件较好的可适当扩大规模,以10-12hm2为度。

3. 施足底肥,开“三沟”。水田油菜在旋(打)田前,每亩撒施51%复合肥25-30kg加颗粒硼400g,以保证越冬前油菜生长的需要。播种后开好“围沟、腰沟、墒沟”,墒宽保持1.2-1.3m。做到沟沟相通,上下田块关联,杜绝“盲沟”的存在。

4. 适当加大亩用种量。播种后如遇干旱,适当放跑马水,以利出苗。

5. 加强越冬前的管理及早施苔肥 油菜出苗后,要做好巡查工作。加强除草、“三沟”清理及适当追提苗肥,促越冬前油菜苗生长。苔肥的施用应突出一个“早”字,因水田直播油菜相对较迟,越冬植株贮存存机物不足。立春前后亩追尿素10-12kg,早日打下春发基础。

6. 开春后,加强清沟沥水及菌核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简介:石国兰(1978-08),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安徽宿松,职称:农艺师,学历:专科,单位:许岭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作物栽培。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安徽安庆246523。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