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控机械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2021-01-10孙伟
孙伟
摘要: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加速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程。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针对传统的高职数控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相适应的共性问题,高职数控机械专业通过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创新组织形态等手段,打通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对接渠道,实现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协同育人,让企业为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注入活力,实现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职数控机械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思路与对策
引言
我国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才能取得如此成就,其成果得到了世界领域的高度认可。高职数控机械专业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要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相互配合,从而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深入分析发现,产教融合在高职数控机械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就可以很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实训教学的效果提供保障。
1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办学主体作用
首先,及时细化落实相关激励政策。建议国家部委及省级的发展改革委、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深化产教融合的激励机制,对国家制定的企业激励政策要及时细化落地,特别是各级税务部门,应及时健全企业参与社会办学的税收优惠等实施细则,促使企业主动参与社会办学。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应采取经济手段激励,对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比如采取经费补贴、贴息贷款等,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惠利。其次,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合作企业应以合作、合资等多渠道的方式参与产教融合。政府职能部门可采取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企业参与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合作办学。有条件的地区,亦可采取混合所有制、股份制的方式,让诸多企业积极参与合作办学,并获得人才资源优先使用权等利好,实现校企双赢。
2开展“学徒学院”式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合作机制
在建设规划前期,高职数控机械专业跳出了传统实训基地只重视实训条件建设局限,而是从产教融合生态体系上进行整体规划。某些高职数控机械专业发挥地处中国产业最大集聚地优势,与当地政府、培训中心一起,建立实训平台建设组织及合作体系,为了加强实训平台产教融合深度,专门设立高职数控机械专业“学徒学院”,实施现代学徒制办学。“学徒学院”以企业为产教深度融合双主体,着重从实训平台共同建设、学徒培养标准共同制订、学徒培养共同实施和考核等方面建立具有“学徒学院”特色的共建共管共享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3将真实的生产产品引进课堂,更新实训教学内容
将企业文化和制度引进车间后,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要想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还要对企业的生产实际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企业实际情况上着手,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企业实际生产中的产品。此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企业生产性的问题转移到实际教学中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角色上的转变,从模拟、仿真的实训车间转移到企业的生产场地,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数控机械专业为了更好的解決学生实训中的难题,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合作,更要增强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引入到数控教学中,并对引入的生产项目进行课程化改造,在这样的改造中,不仅可以顺利完成相应合作企业的生产任务,也可以更好的满足数控专业生产实训的需求,实现校企共赢,在满足企业利益的同时,师生也能更好的参与到企业生产中,真正做到与企业的无缝衔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与合作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沟通和协调,共同组建生产研发团队,引导教师、学生以及企业员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定型以及试制工作中,完善相关工艺,从而为最终质量提供保障。
4聚焦产出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
一是研判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掌握产出导向教育基本原理,落实产出评价机制基本要求,以校企合作培养教师为切入点,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双能素质;二是以校企合作开展教学为支撑点,共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三是以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为着力点,编写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四是以校企合作开展科研为创新点,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近年来新引进教师以博士为主,他们多数是由高校走向高校,虽然理论素养较高,但企业的一线工作经验不足,而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专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既要“讲得清”又要“做得出”。因此围绕专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问题,鼓励教师深入实验室、到实践基地顶岗工作和到大中型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学习本专业在生产实践中的新理念、新工艺、新方法、新技能,更好地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技能水平和综合管理素质。围绕产教融合示范课程建设,柔性引进行业企业专家,走入课堂或指导教师实践教学,帮助主讲教师迅速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组织教师结合学科和专业建设及自身的科研方向,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联合企业申报科研课题,或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发产品或提供技术服务,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应用与研究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产教融合下的数控实训教学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有效方式,更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有必要将产教融合视域下的数控实训教学工作重视起来,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兼备的技能型人才,为学生、学校以及企业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在今后的实训教学中,我们仍要将寻求全面、深入的校企合作为重点,为校企合作数控实训教学模式的有序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谢俊,张明德,鄢然,等.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420):63−64.
[2]中国工程专业认证协会.通用标准[S].
[3]汤正华,谢金楼.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9):124-129.
[4]王娜,商丽,王玉玲.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0(27):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