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几点思考
2021-01-10高向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刮毒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赢得了党心民心。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作为钻探板块的基层企业纪委,如何落实监督责任,有效发挥监督作用,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坚决贯彻落实。
一、履行监督责任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其中明确界定了纪委的职能定位就是强化监督,并且要把监督放在首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失去对权力的监督,权力就要滋生腐败,而腐败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大威胁。对企业而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员工谋福祉,加强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就是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会直接损害员工的利益,作为企业纪委,必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同损害员工利益的权力运行进行坚决斗争,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监督权力规范运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钻探企业改革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全球工程技术服务市场持续低迷,海外市场份额大幅减少,国内市场服务价格不断降低,企业增收创效难度加大,员工对企业效益、个人收入、个人发展、评先选优等方面更加关注和期待。面对严峻形势和员工期盼,近年来,公司大力实施提质增效、管理“两化一升”、亏损企业治理等重点工作。这些工作推进的措施、力度、效果能够直接反映企业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领导的精神状态、作风形象、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等情况,同时这些工作也是企业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发挥监督作用的重要方面,因为这些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也能反映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是否到位、规范。
二、履行监督责任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履行监督责任是具体的、明确的。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单位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程度不同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难点及问题。
(一)不想监督,思想上不重视。认为履行监督责任是给自己“找事”,能不监督就不监督,把平日的工作重点放到了警示教育、纪检基础工作、信访举报受理和初步核实等方面,没有认识到监督是纪委必须做好的“第一责任”,从而弱化了监督责任。
(二)不会监督,落实上不到位。一是制度不具操作性,简单照搬照抄上级关于履行监督责任的相关制度,没有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实际和业务特点细化履行监督责任的具体内容,责任清单虚化、泛化,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二是落实监督责任内容找不到切入点,抓不住着力点,不知从何入手,致使监督流于形式。
(三)不敢监督,担当上不坚决。一是对同级领导和“关键少数”不敢监督,这是监督工作的难点,也是对纪委担当尽责的考验。二是对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事项的合规性不敢监督,抱有“随大流”的心态,有置疑、有反对意见不敢正面说,思想上顾虑多。
(四)不善监督,方法上不正确。主要表现为工作职能和工作定位出现偏差。比如,纪检部门直接参与企业招标选商、合同签定、费用确认、审计检查等工作之中,表面上看是履行监督责任,实际上并不能严格地发挥监督作用,在出现违纪违规问题时,纪检部门因为直接参与和签字背书而成为被追责的对象。
三、履行监督责任的方法和途径
(一)提高认识,把监督挺在前面。监督执纪问责是纪委的主责主业,监督是纪委第一位的工作职责,是《党章》及《党内监督条例》赋予的重要职责,也是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内在要求。监督重在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重在抓早抓小、红脸出汗、防微杜渐,这是监督的重要价值。把监督的关口前移,有利于教育和挽救党员干部,有利于及早发现小问题、小错误,避免小问题变为大问题、小错变为大错,起到“悬崖勒马”的作用。履行好监督责任,要强化监督意识。只有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及党内法规关于强化监督的要求,认真研究落实上级党委、纪委的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才能提高对强化监督重要性的认识。
(二)明确监督重点,提高监督针对性。履行监督责任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实际和业务特点抓落实。一是要把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工作作为监督的重点内容。比如,扭亏解困、提质增效、管理提升、问题整改等工作。二是要把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纳入监督视野,监督“三重一大”事项在研究、立项、执行、效果评价等环节是否合规。三是要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作为日常监督的必要内容,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的要求,明確日常监督内容,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和纪律监督。
(三)讲究监督方法,提高监督效能。履行监督责任,既要明确监督重点内容,又要讲究监督的方式方法。一是要认真落实“三转”要求,切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把不该纪委监督的内容和方式还给业务部门,纪委只履行业务部门监督的“再监督”作用,这个“再监督”就是监督业务部门监督监管职责的落实情况,纪委部门重在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业务部门的作用,构建“谁主管谁监督、纪委再监督”的工作格局。二是要着力推动领导人员承担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的监督责任落实,领导人员落实“一岗双责”的过程,也是自我监督和监督分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的过程,领导人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是难点更是纪委工作重点,推动领导人员“一岗双责”落实是强化监督作用,提高监督效能的重要体现。三是要压实基层党(总)支部的监督责任。基层党(总)支部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单位是企业增收创效的直接来源,生产物资、施工装备、技术力量都集中在基层,同样是廉洁风险防控的重要领域,基层党支部不仅要做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工作,也要敢于善于做好廉洁风险的监督和管控工作,尤其要重点做好油料和重要材料的监督和监管,敢于向侵占和盗卖油材料的违纪违法行为说“不”,善于依靠警示教育、支部监督和群众监督等各种途径,遏制以权谋私、损害基层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
(四)加强监督考核,强化监督责任。考核是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要结合监督责任清单制定考核标准,对领导班子成员、机关部门负责人、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监督责任、发挥监督作用的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价,把考核结果与相关人员的工作绩效和奖惩机制挂钩,督促落实监督责任。
综上所述,纪委履行监督责任,既要落实好纪委自身的监督责任清单,也要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作用,组织协调业务部门落实各自属地内的监督责任,更要协助好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督促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责任体系,打造想监督、会监督、善监督的管理团队。
作者简介:
高向宁(1983.05-)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宾县,本科学历,政工师,研究方向——党风廉政建设、党务政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