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2021-01-10张勤
张勤
摘要:水利工程不但与民生息息相关,而且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相应的影响,因而必须给予水利工程建设足够的重视。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对整体工程造成重要影响,为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工程建设要求,不仅要使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还要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使得水利工程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基本特点展开探讨,综合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而使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能得到有效地控制,推动水利工程长足性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基本特点
1.1 周期长、工程量大
就通常情况来讲,水利工程由于自身的基本属性,因而导致施工周期通常都比较长,即便是最短的施工周期也需要在三个月以上,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庞大的资金,并且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所需要建设的施工蓄水池也是其他工程很难与之相媲美的。因此,水利工程施工时除了要大量地使用先进性机械设备以外,还要不断增加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采用既经济又有效的施工方案应对措施,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
1.2 温度控制要求高
混凝土虽然具有多种多样的优势,但是其却经常会出现裂缝的现象。而裂缝的出现往往与温度之间有非常紧密地联系,所以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温度方面的控制是重点中的重点,因而工程施工企业施工人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确保混凝土在实施灌浆阶段,不会由于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而受到有关方面的影响,最终促使混凝土施工质量能与工程建设要求相符。
2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本现状
2.1 冻胀、裂缝
在水利工程实施施工全过程中,由于受到混凝土基本特点的影响,在施工阶段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裂缝现象,而出现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多种因素共同形成的结果,主要体现以下几点:首先,施工技术并未正确的使用;其次,四周环境的温度变化幅度大;最后,原材料质量方面的原因。而针对水利工程施工时混凝土膨胀的原因,则是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后果。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因温度偏低,昼夜之间的温差比较大,混凝土膨胀以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压力。若是当抗拉强度超出规定限值以后,混凝土必定会遭受到某种程度上的破坏。
2.2 冲磨、空蚀
就常规情况来讲,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通常都是在水中展开,或者是在离水非常近的地方,由于在長期内受到水的冲击和侵蚀,进而极易出现空蚀和冲磨的现象。而出现此种情况的关键原因,在水中往往涵盖的有砂石,或者是因为强有力的水流冲击所致,长此以往就极易使得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被影响,导致混凝土钢筋发生外露的情况,最终使混凝土被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3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模板技术
首先,模板的制作和安装时,都应当保按照质量规范标准要求展开,以便无论是模板的刚性,还是模板的强度能与工程施工要求相吻合。在模板展开安装期间,必须保证基土具有良好的稳固性,针对模板之间存在的有关缝隙,禁止出现盲目性的处理,而是要做好针对性的处理,有效规避在阶段频繁出现漏浆的情况。其次,模板拆除。模板拆除虽然难度系数偏低,但是却对工作要求非常细致。由于模板在进行拆除期间,建筑不管是表层,还是边角都难免会受到某种程度上的破坏,为有效规避此种现象,则需要在模板下方位置放置相应的钢件固定撬孔,这样做是为了降低模板拆除的难度系数。最后,模板相关方面的要求。模板应当具有足够强的刚性和强度,因为模板需要分担施工中的负荷,减少模板发生变化的情况。
3.2 钢筋技术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钢筋技术在具体应用期间,需要对以下几点问题给予重视:①钢筋质量;②钢筋连接技术;③钢筋安装技术。钢筋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通常都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为钢筋技术的优劣程度,对水利工程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对钢筋技术实施合理化的应用,就此需要高度重视钢筋的质量,若是钢筋质量存在着问题,那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必然无法得到保证[1]。同时,还要密切关注钢筋连接技术,主要是由于钢筋应用到不同部位时在受力方面会存在差异性,这就需要对不同受力部位展开受力、施工程度、经济成本分析,从而正确的选取捆扎塔接、机械连接、焊接等诸多不同的连接技术。
3.3 灌浆技术
目前,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对灌浆技术应用非常常见。对灌浆技术进行详细的分类,通常有盒式灌浆系统、重复式灌浆管路系统、骑缝式灌浆系统。每种灌浆系统不但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还具有相对应的适用范围。例如,盒式灌浆系统则主要是在纵缝灌进中得到广泛性的应用;重复式管路系统和骑缝式灌浆系统在具体使用期间,通常能发挥的作用是确保管路能始终处于畅通无阻的状态。
4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4.1 加强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阶段,毋庸置疑混凝土是主要的原材料,而原材料通常包含的成分有水泥、碎石、砂等。通过各种原料的配置混合搅拌,再在其中添加适量的添加剂,然后浇筑成型。由此可知,混凝土每种原料都非常重要,因而必须对每种原料的分量加以控制,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得到保证,从而使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1)水泥质量的控制
水泥运输到工程施工现场以后,既要有厂家出厂证明,也要有质量检验合格证书,而且施工现场还要配置专业质检人员做好监督。施工现场要按照要求设立专用的水泥厂库,并做好针对性的防雨防洪处理。
(2)粗骨料质量控制
为避免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和含泥量缺乏科学性,那么在选取细骨料期间,所以选取的沙子要符合含泥量最低法要求[2]。然后以混凝土强度规定要求为基础条件,选取与之相匹配的沙子;而对于强度比较偏高的混凝土,则必须选取粗砂,对于常规性的混凝土要选取中砂。同时,在混凝土配置期间,不管是粗骨料的硬度,还是颗粒大小都要与混凝土工程有关要求完全相符。
4.2 加强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全部结束以后,由于水泥必然会发生水化方面的作用,所以混凝土难免会出现硬化的现象,防止混凝土强度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增加,除了要将混凝土温度实施控制以外,还要将混凝土养护工作管控力度。因此,工程施工人员要按照混凝土各方面的特征,在混凝土养护全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混凝土湿度要符合要求;其次,混凝土温度能在限定范围内。只有将这两点都控制在规范范围内以后,混凝土裂缝的现象才能得到有效地规避,从而使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得到明确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为水利工程的长远性发展,还是为使得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有实质意义上的提升。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要对混凝土技术展开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利用,因而有关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和重点,确保其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得到正确的应用,进而使得水利工程能在规定时间内高品质完成。
参考文献
[1]张仁松.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24):244.
[2]李标.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8):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