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建筑涂料产品行业发展及质量分析报告
2021-01-10刘新星赵明骏刘勃
刘新星 赵明骏 刘勃
一、涂料产品概述
(一)产品定义
涂料,在中国传统名称为油漆,中国涂料界比较权威的《涂料工艺》一书是这样定义的:“涂料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这样形成的膜通称涂膜,又称漆膜或涂层。”
(二)产品种类
涂料无论其形态如何,至少应由两种或三种基本成分组成,分为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根据其成膜物质的分散形态可分为:溶液型涂料、粉末涂料、水乳胶型涂料、分散型涂料和无溶剂涂料等。建筑用涂料主要包括内墙涂料、外墙涂料、木器涂料和防水涂料等,若按成膜物质分散形态区分,可分为合成树脂乳液內墙涂料、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醇酸树脂涂料、溶剂型醇酸木器涂料、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及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等。
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即日常装修使用的乳胶漆,其产量一般可占建筑涂料的70%左右。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强化,溶剂型涂料的产量逐渐受到限制,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得到了较快发展。现阶段我国市场上内墙涂料主要有以下4个品种:1、低VOC内墙涂料,该产品降低了原料中的有机成分,如将阴离子瓜尔胶通过冷拼法加入到苯丙或纯丙乳胶漆中,其与溶液有良好的混溶性,成膜性、稳定性和涂刷流平效果与高档的增稠剂和流平剂不相上下,可替代50%以上的苯丙乳液,是一种成本低、无毒、无污染的健康环保型内墙涂料。2、耐洗刷性内墙涂料,耐洗刷性直接关系到内墙涂料的粘结能力、耐沾污性和耐久性等多项性能,通过对苯丙乳液的改性,可极大的提高内墙涂料的耐洗刷性,如采用多功能交联单体LEG及交联剂LA28合成出的苯丙乳液内墙涂料平均耐洗刷次数可达1500次以上,远高于国标GB/T 9756-2009合格品的要求300次。3、储能调温内墙涂料,该类产品是将微胶囊相变材料(MCPCM)加入到内墙体涂料中,从而在涂刷后可降低室内空气温度波动的频率,保持温度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增加人体舒适度,达到节能的目的。4、功能内墙涂料,通过在内墙涂料中添加不同物质,可使其具有多种功能。如在涂料中添加活性炭成分,在涂刷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间甲醛和VOC含量。
合成树脂外墙涂料用于涂刷建筑外立墙面,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品种可分为以下3类:1、丙烯酸乳液外墙涂料,该类产品是一种气味小、施工干燥酷开,安全无毒的水性涂料,由于耐候性、耐水性、装饰性好,在国内外应用广泛。2、水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外墙涂料,水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是由含有不饱和键具有特定分子量的甲基硅油与常规丙烯酸类单体,在特殊工艺条件下进行乳液共聚合成的一种乳液。用该乳液配制外墙涂料与常规的丙烯酸乳液外墙涂料相比较,具有较高的耐沾污性和耐老化性,是一种具有高耐沾污性的外墙涂料。3、溶剂型丙烯酸酯外墙涂料,该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丙烯酸树脂溶液是由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酯等单体,加引发剂、溶剂通过溶液聚合反应而制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虽然该类产品耐候性良好,附着力强,使用时不受气温限制,施工方便,但是由于污染相对较大,所以市场占有率逐渐降低。
木器涂料可分为溶剂型和水性两种,其中溶剂型木器涂料由于成本低、涂膜干燥时间短、硬度高等特点,市场占有率较高,但是由于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因此,水性木器涂料产值和市场占有率逐年递增。
防水涂料是指形成的涂膜能够防止雨水或地下水渗漏的一类涂料产品,主要有以下两种:1、聚氨酯类防水涂料,这类产品一般是由由聚氨脂与煤焦油作为原材料制成。它所挥发的焦油气毒性大,且不容易清除,因此于2000年在中国被禁止使用。尚在销售的聚氨脂防水涂料,是用沥青代替煤焦油作为原料。但在使用这种涂料时,一般采用含有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来稀释,因同样会产生较大污染,使用范围受限。2、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由多种水性聚合物合成的乳液与掺有各种添加剂的优质水泥组成,聚合物(树脂)的柔性与水泥的刚性结为一体,使其在抗渗性与稳定性方面表现优异。由于施工方便、综合造价低,工期短,且无毒环保,因此,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成为防水涂料市场的主要产品。
(三)产品功能
涂料产品一般涂饰于物体表面,并与基体材料粘结并形成完整而坚韧的保护膜,具有保护、装饰作用。建筑涂料由于其特殊性质,除了保护、装饰功能外,还具有居住性改进功能,如防水防霉、保温隔热、自清洁、耐沾污以及防结露等。此外,在当今提倡环境友好、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建筑涂料产品的环保功能得到较大发展,如部分高端涂料中除传统的成膜物质之外,还添加了活性炭、光催化剂等物质,使其不单具有保护、装饰作用,更可以净化室内空间中气态污染物,减少因装饰装修原因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
二、国内外涂料行业发展现状
(一)国外涂料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应用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国外涂料行业在产品品种、规模应用、质量以及研究水平上有了很大发展,企业规模也日益扩大。国外涂料行业特点有如下2点:
1、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国外涂料工业的显著特点是,世界级大公司通过其战略购并、合作合资、合理布局涂料的生产与市场,形成市场一体化的规模效应,使涂料工业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全球合理化经营的目的。此外,这种收购、兼并、整合正加快其步伐成为一种趋势,这种发展趋势的后果就是大企业的优势产品更具有垄断和竞争性。美国最大的10家涂料公司的年产量占美国涂料总量的70%以上。
2、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各国政府都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美国从66项法规发展到现在的1113项法规,对建筑涂料的有机挥发物的限制作出了更为明确的限制。建筑涂料在生产、使用中非放的VOC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减少VOC的含量已经成为国外建筑涂料发展的总趋势。
此外,功能性建筑涂料由于不仅有保护和装饰建筑物的功能,而且具有其他方面的特殊功能,也成为国外建筑涂料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研究开发的主要技术方向是高装饰性、高功能复合化的建筑涂料以及能赋予涂料特殊功能的高效功能性新型涂料用树脂和添加剂的研究。
(二)国内涂料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涂料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涂料行业总产量达到1079.5万吨,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成为全球涂料生产第一大国。据我们撑握的数据,中国涂料产量自2011年的241.5万吨增至2020年的1079.5万吨,十年间增加了4倍多。2015年,我国涂料行业增速整体回落。受环保政策的影响较大,消费税和排污费的增收使涂料环境友好化加速,低端、非环境友好产品逐渐退出市场,小而不规范的企业生存问题凸显。
1、企业规模、经济效益
我国现约有规模以上涂料企业2026家,201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84.84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利润308.5亿元,同比增长10.0%。统计显示,全国涂料行业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与上一年相比,亏损企业数提高较多,由148家上升至175家,增长18.9%,亏损额12.85亿元,增长58.7。
2、产量
我国涂料主产区有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等。近十年以来,虽然我国涂料总产量由2018年的507.80万吨增至2015年的1717.5万吨,但是增速逐年下降,由32.7%下降到4.2%。全国涂料产量同比负增长的地区较多,京津冀地区较为突出,2020年北京负增长5.2%,天津负增长18.2%,河北负增长14.3%。这是由于京津冀一体化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大了环保治理的力度,使涂料下游的汽车、家具、钢结构等产业无法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企业撤离京津冀,导致涂料行业同样受到较大影响。
3、存在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升温,中国涂料行业迅速发展。中国涂料产量继2003年超过日本之后凭借高速增长势头,短短几年之内超越美国,为世界涂成料第一生产大国,但在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涂料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市场占有率低、规模以上企业较少。我国在2019年120万吨~130万吨的水溶性建筑涂料中有30%~40%为低档的水溶性建筑涂料。建筑涂料生产厂家数千家,能达到年产5000吨的企业不足3%。民用建筑涂料市场主体由立邦、ICI等跨国集团公司在中国的独资公司所控制,兩大集团公司的涂料产量占全国料总产量的近1/3。
(2)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我国涂料行业的科研经费不足销售总额的1%、长期沉湎于模仿、产品超过90%雷同。“十二五”期间,我国涂料行业每年投入科研开发的经费平均占销售总额的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以上。而且,我国目前涂料业的“引进多于原创”,即使是创新,也仅仅只是模仿性创新,所制造出的产品,在质量方面并没有提高。
(3)准入门槛低,产能过剩。由于建筑涂料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因此小微企业众多,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高低不平,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依靠订单生产,开工率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三、河北省涂料行业调查情况
(一)基本情况
本次行业调查工作涵盖我省11个地市及2个省管县辖区内涂料生产企业共69家,其中内墙涂料生产企业40家,外墙涂料生产企业51家,木器涂料生产企业6家,防水涂料生产企业1家,另有18家走访企业处于长期停产或转产状态。
69家企业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3家,中型企业3家,小型企业63家,即我省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其中企业人数10以下的38家。全省企业规模分布状况见下图。
河北省涂料企业规模分布比例图
(二)企业分布区域
本次行业调查的涂料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为:石家庄19家,邢台6家,邯郸5家,保定5家,廊坊7家,秦皇岛1家,唐山5家,张家口2家,承德1家,衡水6家,沧州7家,辛集3家,定州2家。全省生产企业分布比例详见下图。
河北省涂料生产企业分布比例图
(三)企业情况调查
本次行业状况调查共收集到调研表37份,回收率为54%,涉及企业覆盖全省所有设区市及省管县,其中大型企业3家,中型企业3家,小型企业31家。
行业状况调查分为八方面,分别为:企业经营及订单、生产能力利用、资金、产品质量管理、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人才及研发管理、厂区环境状况等。
在生产产品结构方面,受调查企业中,木器涂料生产企业4家,水性工业漆生产企业3家,防水涂料生产企业3家,功能涂料生产企业2家,内、外墙涂料生产企业分别为27、29家。除6家大中型企业涂料产品生产单元较为齐全外,其余小企业均仅能生产一两种产品,且以内外墙涂料为主,较为高端的功能涂料、水性工业漆领域少有生产企业涉足。究其原因在于内、外墙涂料生产工艺较为简单,仅需两三人、一间房即可进行生产,产量少,成本低,有订单即生产,库存压力也相对较小。但是此类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受市场变化波及严重,且产品质量极端依赖配方与原料,易产生产品质量隐患。由上可见,我省涂料行业发展水平依然不高,处于低质量重复建设阶段,创新和研发能力严重不足,产品仍停留于跟风模仿阶段。
在企业经营及订单情况方面,除6家小型企业生产经营不佳外,其余企业均表示当前经营状况良好或一般。然而,从订单量反映的情况却有所差异,仅有8家企业订单可维持3个月以上生产,表明约80%企业订单大多为短单,业务开拓压力较大,而且大多数企业对未来发展状况持保守态度,仅有3家企业预计本年度剩余时间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与当前相比会上升。此外,除立邦、阿克苏诺贝尔、四国化研、晨阳和嘉宝莉等大中型企业外,小型企业产品主要销售地为当地,且较大部分直接供应建筑工地,市面上少有销售,表明我省虽位于环渤海涂料生产集中带内,但是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少,涂料生产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大部分企业业务开拓能力欠缺,若遇到采购方压低价格的情况,应对能力不足,易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产品质量受到影响。我省涂料生产企业主要销售地分布见下图。
河北省涂料生产企业产品主要销售地分布图
在生产能力利用方面,一半以上的企业表示本年度企业生产能力没有正常发挥,主要原因在于产品需求减少。
在资金情况方面,大多数企业流动资金基本正常,无明显缺口,且产品库存率较低,84%企业库存率在正常水平10%以内。
在对产品质量管理方面,12家企业本年度新产品产值率大于10%,新产品研发状况良好。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企业对原材料质量控制较为重视,除2家小型企业外,均进行原材料入厂检验工作,主要方式为要求供应商提供资质证书。虽然,约有19%的企业无定期产品出厂检验,但是,92%的企业会将产品送至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实施检验。究其原因,大部分小型企业为小作坊生产,质量管理意识淡薄,为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员工身兼数职,缺少专业的检验人员,难以及时对每批原材料、成品进行检测。
在经营管理决策判断方面,企业经营者多数认为市场需求不足、产销不衔接、缺乏科学管理以及货款拖欠加剧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对本企业人才及研发管理方面,仅有一半的企业具有持证上岗人员,除10家企业外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研发人员外,其余企业仅有基础检验人员,表明省内部分企业对产品质量重视程度不够,只靠配方和经验控制生产,忽略了对原材料、成品的过程检验,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不可追溯。对上年度研发投入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家企业2015年度研发投入高于年销售额的1.0%,其余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欠缺,产品跟风模仿现象严重。各地区涂料生产企业研发投入状况见下图。
河北省各地区受调查涂料企业研发投入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涂料企业行业互助提升意识欠缺,受调查者中,仅有14家企业加入了行业协会中,其余企业对行业协会存在误解,除无意愿加入外,甚至有部分抵触情绪。这也就导致企业反应生产及技术问题的渠道较为单一,绝大多数企业遇到技术问题后只能求助于原材料供应商。
四、河北省涂料产品质量状况
(一)2020年质量调研情况
1、调研结果
2020年质量调研共抽查共抽取69家企业106批次样品,产品抽样覆盖率106%。本次抽查合格企业61家,不合格企业8家,企业抽查不合格率10.1%;抽查样品106批次,合格产品数96批次,不合格产品数10批次,产品抽查不合格率9.4%。本次抽查的产品中,木器涂料不合格率为37.5%,主要不合格项目为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及游离二异氰酸酯总和;内墙涂料不合格率为11.4%,主要不合格项目为耐洗刷性和对比率;外墙涂料不合格率为3.8%,主要不合格项目为耐洗刷性。
2、抽样类别
本次调研的产品包括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1批次,占0.94%;醇酸调和木器涂料3批次,占2.83%,溶剂型聚氨酯木器涂料5批次,占4.72%;内墙涂料44批次,占41.51%;外墙涂料53批次,占50.00%。
3、检验项目
本次质量调研对各类产品质量相关的重要指标均进行了检测。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包括固体含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游离甲醛、甲苯+乙苯+二甲苯总和、氨;木器涂料包括干燥时间、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苯含量、甲苯+乙苯+二甲苯总和、游离二异氰酸酯(TDI、HDI)含量總和、甲醇含量、卤代烃含量、可溶性重金属含量(铅、镉、铬、汞);内墙涂料包括耐洗刷性、对比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总和、游离甲醛、可溶性重金属(铅、镉、铬、汞);外墙涂料包括耐洗刷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游离甲醛含量、乙二醇醚及醚酯含量总和、重金属含量(铅、镉、六价铬、汞)。上述指标除耐洗刷性、对比率及游离二异氰酸酯总和、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总和四项外,均合格。不合格企业及项目见下表。
(二)不合格项目分析
1、耐洗刷性
耐洗刷性是指涂膜在特定的条件下,经反复擦洗最终完全消失时,被擦洗的次数。耐洗刷性能对内、外墙涂料十分重要,其直接关系到乳胶涂料的黏结能力、耐沾污性、耐久性等多项性能,国标GB/T 9756-2009《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及GB/T 9755-2014《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对这两类涂料的耐洗刷性能做出了明确规定。
涂料配方中,耐洗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成膜物质、颜填料、成膜助剂以及功能助剂等。耐洗刷性能最终由涂膜的综合性能决定,涂膜越是致密,粘弹性越好,对基材的附着力越好,硬度和耐磨性越好,耐水性越好,则其耐洗刷性越好。因此涂料产品中乳液聚合物、填料量以及助剂的比例是决定乳胶涂料耐洗刷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在成膜助剂用量较少时,增加乳液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涂膜的耐洗刷性能,随成膜助剂用量增加,涂膜耐洗刷性能改善效果下降。填料的加入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涂膜的机械性能强度,改善涂料的流动性能,降低漆膜光泽。在高颜料体积浓度配方中,通过增加乳液用量或成膜助剂添加量,可有效提升漆膜的耐洗刷性能,但配方成本会相应上升,且增加成膜助剂添加量会增加产品的VOC含量;而填料大部分属于天然矿资源,价格低廉,不会引起配方成本上升,所以,理论上在保持颜基比不变的条件下,可以通过配方中颜填料类型及配比的调整来提升产品的耐洗刷性能。
分析本次质量调研耐洗刷项目不合格原因,有6批次样品生产企业为小型企业,对产品质量管理控制能力不足,缺乏原材料入厂和产品出厂检验,一旦为降低成本减少乳液聚合物用量,产品极易出现不合格现象。而剩余的1批次不合格产品为外墙干粉涂料,该样品检测时需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混匀静置后进行试验,然后在PVC薄板上使用200号线棒涂布器一次涂膜。由于样品中缺少树脂乳液,仅依靠水为分散介质,导致在PVC上难以成膜,且厚度较薄,所以耐洗刷项目不合格。
2、对比率
涂膜对比率反映了涂膜遮盖底材的能力,是在给定了湿膜或涂布厚度的条件下,采用反射率仪测定在标准黑板与白板上的涂膜的反射率比。在配方中影响对比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有颜料体积浓度、颜填料的种类与比例、分散剂的用量以及涂膜的流平性能等。颜料体积浓度、用量是影响对比率的关键因素。合成树脂乳液内、外墙涂料中所用的颜料主要为钛白粉,其质量和用量直接影响成品对比率大小。本次监督抽查结果中有两批次内墙涂料对比率项目不合格,其原因在于使用了质量较差的钛白粉。此外,由于研发能力不足,颜填料种类和比例不合理,可提高对比率的填料,如超细硅酸钙和轻质碳酸钙用量较少,也是造成样品对比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3、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总和
甲苯为无色易挥发液体,有芳香气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和皮炎。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液体。对眼、上呼吸道、皮肤及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部分人群接触后会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同时伴有躁动、抽搐或昏迷,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乙苯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工业中一般用于有机合成,同时也可作为溶剂使用。乙苯对皮肤、粘膜有较强刺激性,高浓度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有頭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蹒跚、轻度意识障碍及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及呼吸循环衰竭,可有肝损害。若直接吸入乙苯液体会致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长期接触低浓度乙苯可能会导致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神经衰弱综合征。皮肤出现粘糙、皲裂、脱皮。
溶剂型木器涂料需要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成膜物的分散介质。在成膜干燥后,溶剂会全部挥发到大气中。因此,溶剂对涂料的粘度和干燥时间有重要关系。溶剂越多,粘度越小,干燥时间越长。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由于价格低廉,毒性低于苯,所以被广泛用做醇酸漆的溶剂。小型木器涂料企业由于成本限制,在对产品进行检验时,一般仅检测物理指标,同时由于研发能力薄弱,因此在遇到技术问题,如粘度过大,便以增加溶剂量方式进行配方调整。如此,则会导致产品中甲苯、二甲苯和乙苯含量上升,甚至超出标准限量。
4、游离二异氰酸酯总和
游离二异氰酸酯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毒,不溶于水,溶于丙酮、乙酸乙酯、甲苯等有机溶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在人体中具有积聚性和潜伏性,吸入高浓度的蒸气会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进行的体外试验显示,游离二异氰酸酯可引起人的淋巴细胞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啮齿动物细胞基因突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为人类可疑致癌物质。
聚氨酯涂料中游离二异氰酸酯主要来源于聚氨酯树脂生产时的残留和含有异氰酸酯组分的固化剂。由于国内生产的聚氨酯涂料固化剂产品中的游离异氰酸酯单体含量控制参差不齐,国内厂商生产的产品游离二异氰酸酯高达6%,多为3% ~8%,仅有极少数厂家产品可达到0.5%以下,而目前德国生产的异氰酸酯固化剂的游离异氰酸酯实际指标远小于0.5%。由此可见,本次监督抽查一家厂商的产品游离二异氰酸酯含量不合格,主要是由于采购了质量较差的原材料,且缺少原材料入厂检验工作。
五、河北省涂料产品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行业调查,发现我省涂料行业主要问题如下:
(一)整体行业水平较低
我省涂料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较少,大部分年产量不足2000吨。小微企业所占比例高,生产装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高光泽或高耐候性涂料尚未形成产业化,质量保障能力低,采用低价扰乱市场,易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影响行业的整体发展,与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对涂料行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研发、质量管理能力欠缺
省内70%以上的涂料企业年研发投入低于1%,既无专业的科研部门,也没有专职的产品研发人员,产品质量改进和开发新产品主要靠购买配方,甚至直接雇佣其他企业技术人员来换取新产品配方,行业内普遍存在恶性竞争情况,自主研发能力几乎为零,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对基础研究没有兴趣,急功近利,热衷于炒作概念,以利推销产品。前段时间市场上大肆炒作含氟、硅外墙涂料,甚至到处宣传纳米涂料。铺天盖地,连篇累牍,都是一个声音,只是刮风,没有分析,没有评论,更没有辩驳。企业管理者身兼数职,缺少现代化管理知识,仅凭经验管理,家族式企业现象尤为严重,管理不规范,忽略对原材料和产品的检验工作,生产环境差,原料、包装、产品随意放置,无严格的出入库和仓储制度。企业生产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素质偏低,技术工人专业技能缺失,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严重不足。
(三)检验室软硬件不达标
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没有充分发挥检验实验室的检验把关作用,虽然检验室中具有较为齐全的检验仪器设备,但使用频率较低,产品出厂时也仅限于检验对比率、干燥时间等项目,若其他项目出现质量问题无法形成追溯链条。甚至少数企业有检验设备却无人会使用,原材料入厂和产品出厂检验形同虚设。
(四)销售模式落后,低端市场秩序混乱
各地市装饰装修市场中立邦、多乐士和晨阳等大品牌占绝大多数,优势明显,领先地位稳固。相较之下,省内其他企业营销乏力,多以低价为卖点销售,甚至部分企业产品仅供应建筑工地,既无自己品牌,更无专业销售人员。低端内墙涂料产品同质化严重,外包装模仿痕迹明显,市场上不时可看到不同厂商产品包装、名称基本相同,价位也较为接近。消费者在购买时若不注意,极易购买到低质产品。
(五)原因分析
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3项:
1、产能过剩
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涂料行业却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状态,2019年总产量比上一年增长4.2%,而涂料相关行业却处于下行状态,如房地产行业房屋2019年新开工面积同比降低14%,竣工面积降低6.9%。这种逆增长情况从侧面表明涂料行业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市场竞争激烈,低价、模仿等恶性竞争现象频发。企业利润偏低,工人待遇一般,技术人员流动性大,缺乏改进技术、研发新产品、改善管理方式的能力。
2、管理落后
我省涂料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质量管理水平較低,特别是家族式企业或小作坊式企业,经营理念落后,追逐短期利益,缺少长远发展规划。企业管理者无相关业务知识,责任意识欠缺,无法判断产品质量关键控制点,对生产各环节把控不足,片面追求低成本、高效益,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打法律“擦边球”,以次充好,肆意模仿,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3、监管不足
省内小微企业众多,而建筑涂料未列入我国生产许可证监管范围之内,这就导致了有关部门难以有效监管。基层单位因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个人负责区域大,所以难以及时有效的掌握小型生产企业,特别是产品风险较大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动态,流通领域更是无力监管。
六、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十四五”期间,为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满足国内各行业、民众对涂料的需求,完成“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任务,保障国家重大专项对高性能、特种功能性涂料需求,涂料行业必须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完成产业由量到质的飞跃。
河北省作为涂料产销大省,我省涂料行业从业者必须立足本省实际、面向环渤海经济带,充分发挥行业内生动力,保持发展良好势头,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战略目标,乘势而上,以质取胜,全面树立“河北品牌”的良好形象。主要任务是:着力提高涂料行业科技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涂料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集聚和升级,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涂料企业;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涂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我省涂料行业在“十四五”期间,要做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优势发展、绿色发展”。
(一)提高涂料行业科技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
依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要求,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因此,未来五年,城镇化将极大促进房地产业及基础设施建造业的发展。此外,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政府部门、社会大众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升高,涂料产品的环保性能愈发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这对于我省涂料行业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唯有加强研发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方能抓住机遇,赢得挑战。具体来说,便是“十三五”期间,我省涂料生产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要努力攻破如水性涂料树脂、高固分涂料树脂等共性技术关键,并达到性价比优越,产业化和商品化,这对降低涂料中VOC含量意义重大。此外,进一步发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中大型涂料企业要逐步形成“领军人才+专业人才+技能人才”的较完善人才体系的科技创新队伍,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二)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涂料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集聚和升级,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涂料企业
针对小微企业众多,技术薄弱的现状,“十三五”期间,我省各职能部门应加大调控力度,合理布局,扩大规模,鼓励大型企业发展,限制小规模、高耗能涂料企业。同时,中大型涂料企业应发挥创新与管理优势,塑造品牌形象,以产品性能、质量为保证,以诚信经营提升品牌建设,对企业现有的简陋设备逐步改造,提高工业机械化、自动化进程,推行清洁生产,逐步提高产品档次,开发新工艺,满足市场不断变化与多样化的需求。
(三)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涂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环保新形势要求,我省涂料企业需降低溶剂型涂料产量,大力发展水性、粉末和光固化等环境友好型涂料生产规模,淘汰高VOC溶剂型涂料产品,鼓励环境友好型涂料应用。有关职能部门应深化行业准入机制研究,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发展,节约资源,完善环保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促进涂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1刘新星(1986.8- ),男,河北石家庄,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产品的检验检测和技术研发工作。
2赵明骏 (2002.4-),男,河北辛集,河北工程大学机械与装备工程学院,本科,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工作。
3刘勃(1978.7-),女,河北辛集,河北辛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科,会计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产品质量数据分析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