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媒介对贵州岜沙苗寨的形象传播的促进作用

2021-01-10张早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23期
关键词:影视剧旅游

【摘要】影视媒介因为可看性强、娱乐性强、受众范围广成为最生动立体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通过将少数民族地区的多种富含审美意蕴的传播符号融合起来,以其直观、通俗易懂的优势来表现少数民族文化底蕴,能够使大众快速有效地接受该地区的民族符号和民俗文化,进而提高该地区的知名度。近年来,随着《滚拉拉的枪》、《鸟巢》、《云上绣娘》、《树图腾》、《岜沙汉子》等一系列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播出,岜沙苗寨以“中国最后一个持枪少数民族部落”蜚声海内外,促进了该地区民族形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传播,掀起了岜沙的旅游热潮。

【关键词】影视剧;岜沙;旅游

【基金项目】本文系黔南民族是否学院2019年校级科研项目“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对地方形象传播作用研究”(编号:qnsy201938)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3.055

贵州岜沙苗寨以其奇特的风情民俗,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纯净质朴的人际情感,成为原生态少数民族影视剧的重要讲述对象。《滚拉拉的枪》《鸟巢》《云上绣娘》《树图腾》《岜沙汉子》等影视剧的拍摄和播出,并伴随着这些影视剧对岜沙苗族原生态文化极强的展览和宣传功能,岜沙的知名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给岜沙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岜沙少数民族形象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

1. 岜沙苗寨题材相关影视剧

岜沙苗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是一个纯苗族聚居村寨,全村共549户2775人。因为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岜沙被誉为苗族传统文化“活化石”和“生态博物馆”。1999年从江县政府决定开发岜沙旅游,开始打造宣传岜沙苗寨景区,2000年该景区迎来第一次旅游,游客接待量为0.5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76万元。2008年导演宁敬武来到岜沙拍摄了其第一部原生态电影《滚拉拉的枪》,影片通過讲述苗族少年滚拉拉寻找父亲的成长故事,诗意地呈现了岜沙的人文奇观和自然美景,该片入围柏林电影节新世纪单元,豆瓣评分高到8.0。同年,宁敬武再次以岜沙为表达对象,拍摄影片《鸟巢》,讲述生活在岜沙的苗族少年贾响马突然收到远方父亲的来信,父亲说他在北京修建鸟巢,可小伙伴们不相信鸟巢可以住人,为了验证父亲的说法,贾响马决定亲自去北京见见这个巨大鸟巢的故事。影片通过镜头反复呈现岜沙的青山碧水,展现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悲欢喜乐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突出苗人对生活的敬畏之情,表达他们对金钱和自然资源利用适可而止的克制态度的价值观。

2015年纪录片《岜沙汉子》获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纪录片金奖,影片从岜沙人对人生、对生命的体悟出发,展示了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时代,岜沙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坚守。2016年微电影《树图腾》上映,讲述岜沙苗人以树为图腾的故事,呈现了岜沙村落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以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向世人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随着这些影视剧的拍摄和播出,岜沙古老的“成人礼”仪式、神秘的树葬习俗、奇特的“户棍”发饰等元素都给观众营造出岜沙的神秘感。同时岜沙这种源于民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和生态文明理念也满足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期许,掀起了岜沙旅游的热潮,并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 影视媒介对岜沙苗寨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和推动作用

原生态民俗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形象塑造的根基和特色,在影视媒介中凸显少数民族民族风情符号才容易被人们记住。一直以来,岜沙的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拍摄都秉承这一特点,将岜沙苗人的淳朴天性、风情民俗和自然美景贯穿其中。

2.1 嵌入民族符号,彰显民族文化,促进形象品牌建设

影视剧对场景的再现往往能通过艺术化加工而呈现美妙的艺术效果,镜头下风格独特的建筑、人文景观都能带来地区形象的提升和美化。原生态电影作为一种对本土文化记录的艺术形式,其创作初衷就是传播、弘扬少数民族地域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景观,《滚拉拉的枪》正是以原生态手法生动展示岜沙的文化场景,人生礼仪。比如每个岜沙人出生时都会种上一棵生命树,成人礼上用“镰刀剃头“、朝天鸣枪等仪式化场景。影片上映后,其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高亢奔放的质朴情感打动观众,其纯朴的价值观也引起观众的共鸣。新浪微博搜索“滚拉拉的枪”,词条搜索结果175条,“滚拉拉的枪·岜沙”百度词条搜索结果8250个,从相关词条比例来看,该电影对岜沙苗寨的宣传是达到了一定效果。电影《鸟巢》中反复再现岜沙青山碧水、与鸟为邻的自然美景,以此来反射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的冲突,映衬岜沙苗人纯朴自然的天性,展现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

2.2 综艺节目助推旅游热度,带动岜沙旅游增长

2017年,贵州省旅发委邀请台湾亚洲卫星电视台旅游频道的节目《秘境不思溢》走进岜沙进行采访拍摄,这是一档覆盖东南亚市场的高端精品旅游综艺节目,以不走常规旅游景点,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网罗世界特色奇观为宗旨。在节目里,主持人通过学习使用火药枪、跳芦笙舞、祭拜树神、参加成年礼等仪式化场景,真实地展现了岜沙人的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带着观众体验岜沙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

2018年央视春晚黔东南分会场80多位岜沙汉子持火枪上阵表演惊艳全场,让更多观众认识岜沙这个中国最后的持枪部落。随着春晚效应的推动,岜沙的旅游2018年呈现明显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7年岜沙门票收入547万,2018年门票收入达708万,同比增长32.63%。

3.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岜沙苗寨的影视宣传策略及措施

影视剧和综艺节目对拍摄地的镜头呈现,往往能随着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的热播最大程度地提升该取景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运用影视媒介进行地区形象传播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宣传策略和措施极其重要。黔东南州共有27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的10.8%,是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具有“一山一岭一村落”的分布特点。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黔东南州的传统村落,自2015年起,黔东南州每年十一月举办“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旨在把传统村落建成民族文化体验区和高品质旅游景区。2016年微电影《树图腾》是“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的主要成果之一,入围首届意大利中国电影节竞赛单元,并荣获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展映单元“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美术奖”,该片在国际上的展演,进一步提升了岜沙苗寨的国际知名度。电视剧《云上绣娘》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和贵州王马影视公司联合出品,以当代贵州民族发展手工刺绣为切入点,讲述苗族绣娘冯小蝶振兴传统民族工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故事,该片拍摄的目的旨在岜沙文化的傳承保护,对打造岜沙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民族乡村旅游有着重大宣传意义。

此外,政府鼓励并引导岜沙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活动,创立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当地政府组建了一支30人的业余表演队伍,表演枪手鸣枪、铁炮迎宾、祭树仪式和镰刀剃头等,丰富岜沙的旅游业态。在多种组合拳的有效开展下,岜沙的旅游事业蒸蒸日上。土生土长的岜沙村民放下锄头成为景区讲解员、表演队,目前,岜沙村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人员共有570多人,约占全村人口总数的23%。

4. 结语

从《乔家大院》到《三生三世》十里桃林拍摄地云南普者黑,再到《都挺好》的苏家老宅,都证明了影视艺术由于其视听兼备、生动逼真的特点,所以具有传播和构建旅游地形象的天然优势。岜沙苗寨通过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的热播效应,给自己带来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进一步树立了“中国最后的持枪部落”这个著名标签,不难看出,影视媒介对岜沙苗寨的形成传播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安燕."贵州电影"的三副地域面孔.[J]当代电影.2019.06.

[2]吉平.鞠雪.西安影视剧与西安文化形象.[J]电影评介.2011.04.

[3]周坚.王建平.贵州省岜沙苗寨的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0.08.

[4]陈发政.元晓雁.倪进春.生之意志的最后温存——论岜沙苗寨的生命教育.[J]贵州文史丛刊.2011.01.

作者简介:张早,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影像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影视剧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超前点评”折射“水军”控评乱象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小A去旅游
影视剧制作方需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旅游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
浅论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之后的得与失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