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建设之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探究

2021-01-10陈燕燕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6期
关键词:连城农房祠堂

陈燕燕

(福建省工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000)

1 案例概况

连城塘前村是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一个成功案例,连城塘前村位于我国福建省连城县东北部,是以农业文明为主导的传统村落。连城塘前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正确引导下,加大对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的保护力度,构建完善的经济产业体系,其中主要包括莲花养殖、烤烟种植和蔬菜种植等,给广大观光旅游客户营造了环保、高效、和谐的经济型生态园区。连城塘前村村庄入口效果图如图1 所示。

图1 连城塘前村村庄入口效果

2 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2.1 目标

“村村要美丽、家家要创业、处处要和谐、人人要进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目标。经过近年来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既丰富了农村地区各类景观的类型,又构建了完善地农村产业建设体系。其中,“村村要美丽”主要指的是要在全面保护连城塘前村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对人居环境的改善,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为连城塘前村农民提供舒适与健康的居住环境;“家家要创业”指的是要以本地区特色化产业为主导,为村民提供就业路径,推动连城塘前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处处要和谐”指的是加大对连城塘前村农民素质教育的培训力度,彰显乡村文化个性特征,塑造良好农民精神面貌,构建丰富人文环境;“人人要幸福”指的是提高连城塘前村农民幸福指数,增强连城塘前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和谐人居环境。

2.2 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始终坚持“四美”原则,即: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和构建整体美。其中,尊重自然美需要充分彰显连城塘前村依山傍水的优势,并与生态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进而展现出地域美的特色;“侧重现代美”要将连城塘前村的农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上,坚持开发发展理念,保证乡村建设与本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相契合,为村民营造集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休闲场所;“注重个性美”指的是结合连城塘前村的实际情况,实现“十里不同景,人在画中游”的盛景;“构建整体美”需要将连城塘前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构建与完善全局战略思维,推动美丽乡村联动建设,促进连城塘前村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3 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庄人居环境的整治措施

3.1 乡村公共空间整治探究

乡村公共空间(村庄公园)是村民进行各项娱乐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的理想空间,乡村公共空间具有满足村民生活行为需求、精神需求等重要功能,与大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行为十分相似。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之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可参照乡村广场、乡村公园等地公共空间进行整治,满足村民除生活之外的其他基本需求,保障连城塘前村村民出行安全,促进村民身体健康,加强村民精神文明建设。

3.2 乡村祠堂广场整治探究

祠堂广场在连城塘前村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祠堂广场又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对祠堂广场的整治过程中,前门必须有开阔与宽敞的平地为基础。同时在祠堂广场的周围种植大量的树木,其目的是起到防尘、降温以及清润空气的作用,祠堂前广场和风水塘是祠堂广场空间的延伸。此外,祠堂广场是连城塘前村中一个最为主要的文化建筑,更是体现连城塘前村特色景观的重要因素,是衡量连城塘前村风貌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乡村祠堂广场整治,促进连城塘前村村民活动环境舒适性的提升,让乡村祠堂广场整治成为村民之间往来的平台和精神文化活动的中心,逐渐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3 乡村风貌整治探究

乡村风貌整治则应当将乡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上,进而加强对连城塘前村林木资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保护,构筑“青山绿水”的美丽乡村。

(1)加大对乡村绿化、美化的建设力度,将乡村中闲置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积极营造乡村景观。

(2)全面建设乡村内道路、公共活动场所、村民庭院绿化、保护乡村古树名木,遵循见缝插绿原则。

(3)结合连城塘前村自身实际情况,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系统建设,加大村庄人居环境建设。

(4)以社会主义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贯彻环境保护与乡村建设并重方针,为村民创造极具特色的、适合创业的人居环境。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构建乡村绿色自然景观系统。

3.4 宅旁绿化整治探究

村庄公园整治指的是在公园内健全与完善休闲服务设施,为村民的日常交流、身体锻炼、游乐玩耍创造公共活动空间[1]。同时,不断增加公园绿化面积,丰富灌木丛林,实现高低搭配、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使村庄公园成为连城塘前村的中心。此外,持续改善乡村整体的绿化环境,比如在植物的选择上应以乡土自然资源为主,这样连城塘前村整体的环境氛围才能相协调。

3.5 乡村农房改造整治探究

(1)农房的整治。在对连城塘前村旧危房的改造整治中,需要盘活乡村内闲置的宅基地,开拓乡村内道路,为村民消除安全隐患,将成片的空置房屋和闲置用地合理地利用起来,在保留乡村原始风貌的同时建设美丽乡村,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具体如下:在对该村落中旧农房屋面的改造过程中,采用深灰色水泥仿古瓦配合客家脊饰的造型。对门窗的改造中,外加仿木门窗套使立面凹凸有致,并在窗户上加入仿古窗楣;对墙面的改造中,一层采用深灰色的仿古青砖,二三层采用浅灰色的仿古青砖;对阳台栏杆的改造中采用木质栏杆,这样在灰色墙面背景的衬托下可以起到柔化立面的效果。

(2)色彩的整治。应当体现地域特色,从山林、田野、空间溪流等元素中提取,以灰色和木色系为主,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与统一,为和谐乡村危氛围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材料的选择,在连城塘前村旧农房改造材料的使用中,应遵循经济与简洁的原则,对于小范围的修补应与原饰面材料保持一致,优先选择仿古贴面砖、外墙漆等经济型的材料,慎重选择高档材料进行装饰。连城塘前村旧农房改造前后对比如图2所示。

图2 连城塘前村旧农房改造前后对比

(4)沿街立面综合整治。①对外立面进行统一整治,以灰、白、米色为主色调,形成统一与协调的街道界面;②立面美化。将集镇中的特色符号运用本项目的窗框和线脚等位置;③门的整治。将沿街的卷闸门统一更换成时限透空的加强式钢化玻璃门;④窗的整治。新设沿街防盗窗要做到不出墙;⑤空调外机整治。采取木质百叶护栏对其进行遮挡与美化。

3.6 环境卫生整治探究

由于连城塘前村建筑较为分散,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加之村民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生活垃圾的处理一直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的一个难点问题,这也是影响乡村整洁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乡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这就需要村民每天将生活垃圾倒入指定的垃圾桶内,由工作人员集中运至垃圾场进行处理与填埋。同时,在对环境卫生整治的过程中,还要按照方便村民投放的原则,在整个连城塘前村村落中配置多个垃圾桶,成立垃圾清运队,配备相应数量的垃圾清运车,每周至少一次将垃圾清运至远离村落的坑塘内,并按照相关要求填埋,实现对连城塘前村垃圾地集中处理。大量实践表明:乡村环境卫生的整治并非一日之功,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尤为重要,各家各户应当自觉遵守环境卫生整洁义务,努力践行门前“三包制度”,定期清理房前屋后卫生。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通知其及时处理,如果一年之内有3~5 次卫生治理不积极和不配合的户主,应取消一年一度的“文明家庭”评选资格。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以实际案例为出发点,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应当遵循的原则,分别对连城塘前村的公共空间、祠堂广场、风貌、村庄公园、宅旁绿化、旧农房改造以及环境卫生的整治进行了探究,推动了连城塘前村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解决了连城塘前村村民就业问题,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促进连城塘前村向着城市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连城农房祠堂
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
3D SLAM在农房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山西全省农房抗震改造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
梁家祠堂史话
连城拳 传习千年 远播海外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嘉善县“三导向”积极推进农房改造集聚试点
沈家祠堂
祠堂,祠堂
和猫狗一起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