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林区白皮松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1-01-10宁军
宁 军
(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临汾 041000)
吕梁山林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南端,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69.70%,乔、灌木种类众多,主要有辽东栎、白皮松、油松、侧柏、沙棘、黄刺玫等。白皮松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有明显的主干,树冠呈塔形或伞形,天然群落在山西主要集中分布于吕梁山、中条山及太行山等地区,是中国特有树种。白皮松是吕梁山林区的主要树种之一,做好白皮松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但有助于白皮松群落的健康发育和可持续发展,更有助于维护整个吕梁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了吕梁山林区白皮松常见的几种病虫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为今后白皮松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1 白皮松常见病害及防治
1.1 松落针病症状及防治
松落针病是白皮松侵染松散斑壳菌而导致发病,病菌冬季躲在地面落地针叶或树上针叶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囊孢子。发病前期主要为害对象为2年生针叶,后期可侵染当年生针叶,不同龄期的植株均会遭受病害,严重时可导致植株针叶全部枯黄脱落,导致植株死亡。若当年降水量较大,发病概率和病害程度会明显增大。松落针病防治,一方面要加强林地的抚育管理工作,每年定期伐除衰弱木、濒死木,增强白皮松自身抵抗力;另一方面在植株发病后,要及时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或者65%代森锌5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5.0d~7.0d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以上,效果显著。当发病植株为幼龄林或病症较为严重时,可在无风傍晚时分,在山体下坡位或沟谷地带用百菌清烟剂进行烟熏,防治效果良好。
1.2 松针赤枯病症状及防治
松针赤枯病为白皮松侵染枯斑盘多毛孢后发病,主要为害对象为针叶。发病初期松针出现黄色斑点,中期斑点转为黄褐色,后期斑点变为暗灰色,病斑以上部分会逐渐枯死断落。发病严重时,受害植株如同遭受火烧,针叶会提前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连续发病3.0a~4.0a后,病株会出现死亡。遇到高温多雨的年份,植株发病会较为严重。吕梁山林区4月中旬-6月下旬,白皮松会出现大量侵染;7月-8月,达到发病高峰期。松针赤枯病防治,首先要加强林地抚育管理,增强树木生长势,提高树木抗病害能力;其次是定期清理林下杂草及枯枝落叶层,增强林地的排水性,避免林地湿度过大。植株发病后,可用25%多菌灵溶液,或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植株,每7.0d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1.3 褐斑病症状及防治
褐斑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为害白皮松针叶。发病初期,针叶出现多个圆形或近圆形淡黄色斑点,随后斑点逐渐扩大形成段斑,颜色转为褐色,后期病斑处产生灰黑色小疱状物。褐斑病发病自树冠基部开始,随后逐渐向上扩展,最终导致整个植株全部枯死。病菌冬季在病叶或病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季树木开始染病。夏季6月-7月,气温升高后,达到第1次发病高峰期;秋季8月-10月,降水量增加后,空气湿度增大,进入第2次发病高峰期。褐斑病防治,一是要积极预防,加强林地管理,定期清除枯枝落叶层,破坏病菌越冬条件,并通过营造针阔混交林可以大大降低染病率;二是发现病症及时防治,可用25%多菌灵溶液,或者75%百菌清500倍液连续喷洒病株,两次喷药间隔时间5.0d。
1.4 煤污病症状及防治
煤污病是白皮松感染多种煤污菌所导致,病菌通过蚜虫、介壳虫等排泄的粪便和分泌物进行传播,主要为害白皮松的针叶及枝干。发病后,植株受害部位先是出现粘稠状蜜汁,然后出现疏松状斑点,最后大量斑点连成一片,形成黑色的坚硬霉菌层。煤污病一般伴随虫害发生,虫害越严重,煤污病也会越严重。另外,在通风不良、光照不佳、湿度较大的条件下,也有助于病菌传播。煤污病防治,一是要积极防治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害虫;二是要定期对林木进行抚育修剪,增强林地通风透气性;三是加强林地管理,增强树木生长势,提高树木抗性;四是发现症状后,及时喷洒0.3°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效果良好。
2 白皮松常见虫害及防治措施
2.1 松大蚜为害特征及防治
松大蚜主要为害油松、白皮松等针叶树种的松针,严重时可导致树木生长势衰弱并死亡。松大蚜成虫为黑色,虫卵冬季在松针上过冬;春季4月进行孵化,孵化后即可为害松针基部;4月中旬-5月中旬达到为害高峰期;5月中旬以后开始产卵。松大蚜以成、若虫刺吸树木、枝汁液,1.0a~2.0a生嫩枝和幼树受害程度更高,同时还会引发煤污病。松大蚜防治,首先要加强林地抚育管理,尤其是幼龄林,每年冬季将病虫害枝全部剪去,并集中焚烧;其次,在每年3月下旬左右,对上年出现虫害的林地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可抑制虫卵孵化,降低虫害发生率;再次,在虫害发生后,喷洒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者10%吡虫啉1000倍~1500倍液进行防治,也可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射药剂或刮去树干老皮并涂抹5.0cm~10cm宽的药环,也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化学药剂防治见效快、灭杀率高,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会消灭天敌益虫,因此在虫害不严重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可释放瓢虫或食蚜虻等进行生物防治。
2.2 松梢螟为害特征及防治
松梢螟主要为害白皮松、云杉、油松等针叶树种的树干及枝条,成虫灰褐色,幼虫淡褐色或淡绿色。幼虫冬季躲在被害枯梢及球果中越冬,也有小部分幼虫在枝干伤口皮下越冬。越冬幼虫在4月中旬开始活动,啃食树干;一年发生2代,第1代8月上旬-9月下旬,第二代9月上旬-10月中旬,11月初幼虫开始越冬。松梢螟虫害发生后,害虫通过蛀孔进入植株的树干,导致松梢枯死,并引起侧梢丛生,侧梢大量生长导致树干因承重增加而弯曲,严重时还会引起树干断裂。松梢螟对6.0a~10a生白皮松幼龄林为害最为严重,尤其是立地条件差、生长不良的幼龄林,虫害发生率极高。造林时营造针阔叶混交林,并加强幼龄林抚育管理工作,促进幼龄林提早郁闭,可以减轻虫害的危害程度;幼龄林发生虫害后,在冬季剪除病虫害枝,并集中焚毁,可消灭越冬虫卵,降低虫口基数。松梢螟发生期间,可用黑光灯、性信息素等进行诱杀;严重时,连续喷洒50%菊杀乳油1000倍液,或者50%辛硫磷乳油1000倍~1500倍液喷洒2次~3次,每隔10d喷洒1次,防治效果良好。
2.3 红脂大小蠹为害特征及防治
红脂大小蠹是山西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发生概率最高、受害面积最广的虫害之一,主要为害油松、白皮松、樟子松等针叶树种的枝干及根系,尤其是胸径10cm以上植株的主干和主侧根以及新鲜的伐桩、伐倒木等,发生概率较高。虫害发生后,害虫从树干基部蛀孔进入树干内部,然后开始啃食树干的韧皮部和形成层,一段时间后害虫向下蛀食,直接为害到植株的主根及侧根。红脂大小蠹会在蛀食的坑道内留下红褐色粒状排泄物,并与木屑混合随松脂从侵入孔溢出,在蛀孔处形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凝脂块,虫害严重时可造成整个植株死亡。防治方法是,造林之前对苗木进行严格检疫,可以避免栽植带有虫卵的苗木;虫害发生前期,应用磷化铝立木熏蒸法进行防治;虫害高发期,在发现虫孔有新的木屑排出的部位,用注射器往孔内注射敌敌畏或绵停等农药原液,并用黄泥封死侵入孔,可以起到灭杀效果,也可使用植物性引诱剂进行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