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在治疗猪蓝耳病中的运用
2021-01-10张丽花
张丽花
(张北县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 张北 076450)
猪蓝耳病发生后会导致病猪出现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传染性比较强,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出现大面积传播的情况。在应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病猪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完善药物的应用措施,同时也要了解干扰素运用期间的注意事项。合理保存,规范用药,确保能够将干扰素的作用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保证疾病治疗效果。
1 猪蓝耳病的特点
该疾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每个年龄段的猪都会发生该疾病,妊娠母猪和1月仔猪更容易感染,妊娠母猪在染病后会出现早产、流产、死胎等情况。发病初期,病猪会突然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一般41 ℃左右,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眼部红肿发炎、咳嗽、气喘、无法正常呼吸、流鼻涕、全身发红,耳部腹部以及四肢部位出现红疹,直接影响健康生长,并容易造成猪群的大面积感染,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2 干扰素对猪蓝耳病的作用机理
干扰素类型比较多,根据组合基因进行划分可以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不同类型的干扰素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1]。干扰素在进行猪蓝耳病治疗时的效果较为明显,其主要与病毒外层特殊体进行融合,形成抗病毒蛋白从而对病毒的生长和繁殖进行抑制,而不是直接作用于病毒,在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也能够取得显著效果。
干扰素在病毒性疾病治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具有残留少、无污染等特点,一般在病毒流行初期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病情加重后干扰素的作用也会受限。其具有特异性特点,对某一种属动物细胞可以进行有效保护,但是对于其他种属则没有显著疗效。这一药物在使用期间对药用环境有着较高要求,通过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能够增强干扰素抑制病毒的效果。
干扰素的合理使用也可以提高哺乳动物的机体免疫力,起到抗菌、抗病毒作用,而且可以刺激其他细胞因子,增强生物活性,明显作用于病毒复制,快速对病毒进行抑制并实现免疫保护,能够获得显著的机体防御效果,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效果和抗病毒水平比较高,从而实现免疫调节[2]。
3 干扰素在治疗猪蓝耳病中的运用
3.1 应用实例
以某地区兽医站治疗的猪蓝耳病为例,通过实验室诊断的方式确定40 例病猪感染了猪蓝耳病,将病猪随机分为A、B 两组,A 组病猪使用氟苯尼考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药物进行治疗,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药物用量根据0.2 mL·kg-1病猪的体重进行确定,连续治疗5 d。B 组病猪在上述治疗的从基础上搭配干扰素进行治疗,使用猪基因工程干扰素,按照5万IU·kg-1的比例,连续治疗5 d。通过对两组病猪的治疗效果对比可以发现,B组病猪的死亡率较A组低且身体恢复效果明显。所以说明采用干扰素治疗猪蓝耳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3]。
3.2 应用效果
干扰素的合理运用可以获得较为显著的抗病毒效果,在猪蓝耳病的治疗中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繁殖的作用,能够在信号传导作用的影响下激活抗病毒蛋白从而实现对病毒的抑制和灭杀。干扰素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得显著的抗菌效果,而且能够刺激主体粒细胞使其充分发挥吞噬作用,吞噬细菌和病毒,增强猪体免疫力[4]。
3.3 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干扰素与普通抗生素的应用方法不同,在实际用药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干扰素的应用要点和注意事项,据实际需要实现科学规范用药,发挥这一药物的真正作用。首先,要明确干扰素的作用效果。其主要起到抑制和隔离病毒的作用,能够控制病毒繁殖,若在治疗期间接种疫苗则会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所以,在使用干扰素治疗的4 h后才可以进行疫苗接种。其次,对干扰素进行合理稀释。要根据干扰素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稀释药物,不能选择酸性或者碱性溶液,否则会影响干扰素的作用效果,无法进行疾病的有效治疗,一般都会使用杀菌性注射用水进行稀释。再次,实现干扰素的规范使用。经过稀释的干扰素要在3 d 内用完,需要在0 ℃的环境中进行贮存,时间过长会影响药效。最后,实现药物的合理搭配。为了增强干扰素的治疗效果可以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如转移因子和板蓝根等,能够进一步增强疗效,提高治愈率[5-6]。
4 结 语
猪蓝耳病对猪的健康生长有着较大威胁,而且会给养殖场造成较大损失,必须要重视对这一疾病的防控和治疗。从以上研究可以了解到,干扰素在治疗该疾病中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在临床治疗中,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可以抑制病毒繁殖,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可以提高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但是干扰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比较多,必须要了解作用效果,掌握稀释方法和储存使用方法,能够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保证治疗方案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