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不麻烦别人
2021-01-10独家报道张琳
独家报道 记者夯石(张琳)
2010 年第43 期《刘松林:我疼岸英毛主席疼我》
2010 年10 月25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前夕,央视播出长篇电视连续剧《毛岸英》。该剧根据毛岸英妻子刘松林(即刘思齐)的回忆录改编,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新陆地文化艺术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刘松林独家授权,并亲自担任顾问。该剧全面展现毛岸英从出生到牺牲,英勇奋斗、壮烈殉国的生命历史,描述了他短暂人生中学习、工作、爱情、战斗经历和家庭生活,细腻地展示了毛泽东和毛岸英之间的父子深情,毛岸英与母亲杨开慧、与妻子刘松林、与兄弟毛岸青及亲人间的美好亲情,深沉赞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伦美……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的专家们在审看中多次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给予高度评价。
很少有梦的我,10 月11 日一早却梦见了几小时后的情景。那天,我比约定的采访时间早到了半小时,电视剧《毛岸英》的制片人邹小提女士在电话中说,思齐大姐已在路上,因司机走过了头,让我在公司稍等。邹女士的公司位于西三环魏公村街韦伯豪家园。
在等候的时间里,我又一次默想起那段历史:……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后的1950 年11 月25 日,志愿军总部遭到敌机轰炸,毛岸英不幸牺牲,年仅28 岁。毛泽东失去了他的长子,而结婚刚一年的刘松林则永远失去了她的丈夫……
这时随着门响,一位老者倏忽到了眼前,挺拔的身材、温和的目光,带着室外有几分冷意的暖阳和新鲜空气混合而成的味道。没有介绍、没有寒暄,我们似乎很熟悉,像在哪儿见过。而这样有些突兀却又异常亲切的见面,竟曾在我那个早晨的梦境中“显现”……
下午两点多,采访4 个小时并在一起吃过盒饭,送思齐大姐上车时,我才知道她很介意上午的“迟到”,得知我从大兴赶来时,更是连声说:这么远过来,还让你等我……
刘松林的普通,令我难以置信。她的谦逊、随和,一度使我莫名地紧张。其实我心里清楚,是她对毛岸英长达60 年的思念和绵绵不绝的痛楚回忆,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中间,让我走进去,与她走出来一样困难。
在我30 年的写作、采访生涯中,这都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心灵采访,毛岸英是全国人民所熟知和爱戴的革命烈士,他的妻子刘松林老人不辱英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执着而坚韧的品格,平凡而传奇的人生,长久地震撼着我,不断重温,不断有新的感悟和发现……
文章发表后,曾几次给刘松林老人打电话问候,老人总是那么柔和、淡定,总有一种母亲身上才有的暖意在感染着你。记得那年深秋时采访老人,她甚至没穿一件能抵挡秋寒的外衣,像是刚放下家里的什么活计就匆匆地赶来了,幸好刘毅然导演把他自己的毛衣外套为老人穿上,否则,房间里采光不好,又有些凉意,几个小时的采访下来,说不定会感冒的,而老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糖尿病,着凉、感冒对她意味着很大的风险,而这一切她似乎都不在乎,也全无考虑,那大大咧咧的劲儿竟是一点儿没变,仿佛她还是与岸英相恋时的她,处处有哥哥爱着、有主席疼着……而事实上,很多年以来,她一直都是自己忍着、扛着,与那些如影随形的顽症痼疾角力、较劲……外表柔弱的她还真是让病魔走了眼,那不服输的性格和韧劲儿,也帮她数次从死神的手心里逃脱。
再为岸英做点什么,还能为岸英做点什么……我每每从她的眼神里读出这样的意思。《毛岸英》播出不久,在某电视台的一档节目里,看到老人还在为她费尽心血的电视剧《毛岸英》努力地配合主持人时,我心疼了——并不年轻的主持人完全不能理解老人的心境和语境,还在抖机灵、玩儿穿越……
老人承认自己与热闹的生活有些脱节,她活得异常简单。想起那天中午,我和老人一起吃盒饭,老人点的是最简单的豆腐白菜盖饭……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不麻烦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