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地合作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以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2021-01-09刘廷福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三门峡工程学院应用型

◎刘廷福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自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来,国家积极引导一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截至2019年,全国300所地方本科高校通过整体转型或二级学院试点方式参与改革,其中校地合作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是改革探索的方式之一。2015年,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科技大学合作开办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开始了校地合作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笔者通过对本科教育分类及特点的分析,结合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办学的特点,探讨校地合作开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式和要求。

一、本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

中国国民教育构建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不同类型、交叉互融的教育体系和立交教育路径,包括初等、职业中专、高等教育各个层次,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条路径,成长教育和继续教育各个阶段。[1]国家构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不同教育类型立交式的教育路径,是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为目标,有助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一)本科教育的分类

在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根据受教育者在校学习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全日制本科和非全日制本科两种。全日制本科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在校参加学习,通常是考生通过参加高考、自主招生或保送等方式进入大学机构,学制4—6年,是目前我国本科教育中最为普遍的教育方式,社会认可度最高;专科生可以通过统招专升本考试接受本科阶段教育,学制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本科主要分为自考本科、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业余教育、开放教育等多种类型,学制年限一般为2—4年,学习方式多以集中授课、网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为主。

本科教育可以分为普通本科和高职本科。其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为适应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的国情而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高等专业人才,包括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等不同层次教育类型。高职本科(高等职业本科)是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学位为专业学士学位。

(二)高职本科

根据杨金土提出的人才分类法,社会人才类型在人才宏观结构上主要包括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2]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教育类型在国际上一般称“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称“技术教育”,两者合起来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即现代意义上的“大职业教育”,相当于我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的广义的“职业教育”。[3]在国际上,本科层次的技术型人才主要由高职本科院校培养。

高职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教育的一种“类型”,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其目标定位主要是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型”人才。我国的高职本科既不完全等同于以培养工程型人才(工程师)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也不完全等同于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应用型本科高校。目前,我国的高职本科教育是以技术教育为根基,以社会实践应用为导向,技术理论与技术实践并重,培养技术型人才(技术师)。其本质特征体现在“技术”,落脚点在“育人”,核心使命是服务区域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应用型本科

20世纪90年代,“应用型本科教育”概念产生,是一种高层次的技术教育,属于高职本科范畴,但是有创新。在培养规格上,应用本科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技术的“应用”和实践为目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4]

二、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办学探索及成效

(一)校地合作中地方政府对应用工程学院的支持

2017年,三门峡市政府把建成“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中心”作为加快建设省际中心城市,建成“三地五中心”的重要规划内容之一。在高等职教中心建设上,提出建设一所本科、四所大专的高等职业教育格局,尽快形成聚集4万人左右的职教园区。加快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独立建设是三门峡市“一本四专”高等教育格局的重要目标任务。为此,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加快了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新校区建设,通过“内培外引”等形式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硬件和软件等方面不断完善创建本科院校所需的基本条件。

2018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占地面积1500亩,其中一期建筑总面积约41.6万平方米,投资23个亿,由市政府通过PPP项目融资建设。2019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1443.82亿元,人口规模230.85万人,年税收收入92.16亿元。对于这样一个经济发展并不发达的中西部地级市,能够投资23亿元创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新校区,可见三门峡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决心。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要求,创建一所5000人规模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不少于280人。三门峡市委和市政府对应用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2019年,应用工程学院通过三门峡市人才引进的方式招聘博士、硕士人才18名。2019年底,为尽快配备满足创建本科院校所需的师资条件,市委市政府为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一次性增加了262个编制。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为全世界经济踩了急刹车。我们国家采取强有力措施及时控制住了疫情,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不稳定,加之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对我国发动的贸易战,也使得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就业形势出现了困难局面。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六保”工作部署,在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后,于2020年6月份启动了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100名人才引进工作,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优秀专业人才。此次人才招聘共计有985、211或“双一流”高校以及QS世界排名前1000院校的优秀博士、硕士1100人参加报名。辅导员岗位招聘10人,参加报名420人,竞争比达到42:1。从7月16日发布公告起,经过报名—资格审查—确定试讲名单—组织试讲—体检—档案审查—公示等环节,58人录取为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专任教师,其中博士8人,硕士50人,国外留学回国人员14人。

为了能够留住人才,三门峡市委和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共三门峡市委、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加快推进人才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三门峡市委办公室、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门峡市“名校英才来峡”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应用工程学院招聘的人才除按照全供事业编制享受工资待遇外,还能享受三门峡市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全日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分别发放安家补贴10万元和5万元,另外3年内每年分别发放生活补贴18000元和12000元。学院也出台了《中共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印发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的通知》,为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发放安家费30万元。这些政策为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着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致力于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质量的科学研究、高质量的社会服务、高质量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高质量的国际交流“五大高质量”发展模式[5],积极招贤纳才,坚持用高素质人才引领学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

(二)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经历及特色

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是依托三门峡职业技术技术学院而举办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70多年办学经历、20多年高职办学实践为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创办和发展提供了借鉴。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是在1946年成立的河南省立陕县师范学校(后来的豫西师范)、1986年的三门峡广播电视大学、1996年的三门峡工学院等学校基础上合并成立的,是教育部于1999年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高职院校,现有10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各类在校生3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近25000余人,成人电大在校生6000余人。学院是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工程建设单位(高职省级“双高”)、省级文明校园、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条工作主线,积极构建专业育人和文化育人两大育人体系。专业育人体系采用“岗位主导·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由教学工作队伍和全体教师执行,着重培养学生的“精湛技术”;文化育人体系采用“文化铸魂·实践养成”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由学生工作队伍和全体辅导员执行,着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在文化育人方面,我院构建了以“一个核心、五大特色、十大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工作体系。其中,“升国旗仪式”被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同时获评“河南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

为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需求,2019年3月,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中科创大创业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科创新创业学院”,开展以创新创业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构建起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工作领导体系,建立校、院、班三级创新创业工作学生组织,全面推进“课程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开设了整合“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规划课程”的双创课程,组建双创实验班、双创精英班、专创融合优才班,开展思想政治、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三课融合”的探索,实施创新创业大赛培育工程,推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等,形成“一平台四保障两培育一目标”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工作。2019年,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创业项目在第五届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国赛总决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20年,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在第六届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省赛中获一等奖2个,并直接晋级国赛;获省赛二等奖3个,并继续冲刺国赛;获省赛三等奖5个。

为了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2020年7月,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与黄河科技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鲲鹏产业学院”,服务全省鲲鹏产业发展战略。8月20日,与河南投资集团、河南中金汇融公司合作成立“河南战略新兴产业学院”,助推河南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首期项目以“人工智能”作为切入点,通过成立“百度云智学院”,将百度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课程体系,实现了高校与高端企业的全面对接与深度融合。10月26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华广通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成立“大族产业学院”,共同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创新机制和全新模式,通过三方联合共同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示范性产业学院,为智能制造定制化输送产业人才。

(三)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办学成效

2015年,根据河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项目的要求,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科技大学合作,依托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2015年,学院申报了汽车工程、电气自动化工程、土木工程、护理学等4个不同学科专业,招生计划120名,由此开启了三门峡市举办本科层次应用技术教育的新篇章(见下表)。学院在办学中实施“六个统一,一个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学生管理、学籍管理、招生工作、就业工作六方面与河南科技大学保持“六个统一”,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学院积极鼓励学生考研,把考研作为建设优良学风、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学院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2019年,学院首届毕业生110人,14人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双一流及重点大学录取,录取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2.73%。2020年,7个专业共有毕业生340余人,其中170人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90人考研分数线超过国家线,过线率达53%,最终57人被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双一流”及211重点大学录取,录取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6.62%。

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招生专业及人数表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新进教师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基石,是民族振兴的奠基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我们学院办学的根本遵循。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自己的根本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6]另外,应用型本科院校也要坚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课堂教学有严肃的政治纪律要求,不能成为放飞自我的秀场,要守纪律、讲规矩、明底线。

(二)坚持学无止境,不断提升自我

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这是大家的奋斗目标。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大学教师,需要大家不断学习、不断修炼、不断提升。新进的教师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掌握不同专业岗位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工作特点、岗位要求和工作规范,了解所在院校的建设情况、发展目标以及规章制度等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角色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我国,延续多年的“一根粉笔、一本书”的教育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教学要求。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动手能力、实战能力,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老师的优势所在。因此,新进教师必须树立起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积极接受教学信息化时代下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师观。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通过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更新理论观念,拓宽专业知识范围,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积极适应新时代下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用新理念、新方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三)要明确目标与学院同成长共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目标、有规划。每个应用型本科院校都会建立比较完备的人才分层培养制度,助力新进教师和青年人才尽快成长。新进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相关机遇提高学历和职称,硕士学位的教师要继续攻读博士,教师要积极参与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参与教学团队建设等,青年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骨干教师、市级拔尖人才,进而成为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等,能够踏着时间的节拍顺利评上副教授、教授。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提升自己,服务学院建设发展,实现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7]2015年成立以来,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依托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以本科带专科,以专科促本科,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格局。师资是学院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未来改革创新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国家强力推进教育改革重大决策部署,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正在全力抓住政策红利期和发展机遇期,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不断激发人才队伍的创新、创造活力,构建多层次、系统性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为三门峡市和全省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才蓄智。

猜你喜欢

三门峡工程学院应用型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云虚拟机实例建模方法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走在路上的三门峡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