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课思政思想的融入与创新路径
2021-01-09陈晓菲刘立伟
陈晓菲 刘立伟
(1.大连科技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2.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
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引领和“三全育人”的要求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单是思政课程的事情,而与各专业、各课程、各授课教师都密切相关,公共艺术课程也包括在内。
1 思政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的重要性
1.1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
公共艺术课的思政思想融入是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每天都会接收各类信息,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十分重要。“艺术教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发挥其教育作用,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艺术修养,梳理人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相对于艺术专业课程,公共艺术课所面对的学生更为广泛。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公共艺术课中思政思想的融入也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补充。
“德智体美劳”是一个综合的育人目标,在“课程思政”工作中,“德育”为目标之首,其重点内容是倡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而美育对塑造人的品格和素质有着广泛作用,可以提升人的艺术素养,还可以提升人们对于品德美的意识[3]。应该说美育对德育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对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寓德于美,以美养德。美育与德育是“理性+感性”的结合体,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缺少了美育这个环节,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就陷入“语句式”“填鸭式”的困局,缺乏美育教学的生动案例,教育效果也会打折扣。以美育人,是高等教育美育探索的落脚点,与立德树人二者有着逻辑上的必然性。
1.2 公共艺术课程是提升自身内涵的重要途径
高等教育公共艺术课程的思政思想融入有着非常广泛的切入点。比如,很多艺术与工艺美术内容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学习这些公共艺术课程,本身就是对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继承。对于那些近现代相关的教学内容,更加离不开思政思想的引领与提升,以“红色文化”最具代表性,很多以“红色文化”为底色的文艺作品都反映了党和国家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包含着大量仁人志士、爱国先烈的奋斗事迹,是非常贴切的思政素材。目前,国家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公共艺术课教学需结合优秀案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各类思政要素创新融入课程之中。同时,经典的艺术作品都是用勤奋的思考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优秀的工艺美术产品还需要创作者具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些公共艺术案例对于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与精思细研精神都是大有帮助的。可以说,把握好公共艺术课程涵盖各个历史时期和相关范畴的思政属性,对于提升课程内涵是非常必要的。
1.3 高等教育多种类型课程的粘结剂和助推力
在“新工科”“新文科”和“新艺科”等前沿教育理念的要求下,公共艺术课要与每个学校其他各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打造高等教育各专业教学多维立体、互补互促新局面。要实现这个目标,重在改变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工科教育“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相比于其他专业课,公共艺术课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很多时候还要划上一个问号。做好“思政融入”工作,要发挥其粘结剂和助推力的作用,将思政要求和课程授课很好地连接起来,助推高等教育实践育人的改革尝试,切实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正能量始终贯穿高校教育各环节。学生亦可以在公共艺术课程之上以相对轻松的心态学到知识,收获信心和动力,打造“专业+艺术+思政”三方融合的良好学习状态。
2 思政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主要内容
2.1 思政素材:广泛梳理、深度挖掘
思政要素的挖掘要在对思政要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之上,用敏锐的艺术与思政意识做到融会贯通。思政要素的种类非常多,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与汉字美术、民间美术;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党史、新中国史、领袖人物与仁人志士的故事;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模范、体育健将所体现的拼搏精神与意志品质等。有些思政要素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需要教师主动挖掘,这其中包括地方文化、地域情感、劳动人民智慧等多个方面,还包括一些时事新闻中体现的新鲜内容。要整理利用这些素材,授课教师需要用“思政”这把尺子去深度挖掘、巧妙对接,使其体量得当、难易适当,易于大学生理解接受。
2.2 思政手段:巧妙对接、德艺相融
有了思政的素材,就需要教学方法的合理介入。“对于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往抽象的理论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以具体的个案作为切入点,结合课程特点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4]”在公共艺术课的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对思政要素巧妙对接,充分激发艺术德育的浸润效果。
一方面,对于公共艺术课程中体现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走上了强国富民之路的相关教学案例,对学生的鼓舞和启迪是直接性的,也极富感染力。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艺术内容,同样需要教学上的巧思。以中国美术相关课程为例,讲到为敦煌艺术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艺术家常书鸿在经费中断的前提下,继续留守敦煌,信念从不动摇,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是对祖国的无比忠诚;讲到文人画作品,可以适时提到文人操守,淡泊明志,学习艺术宗师的人品、艺品,蒙以养正,这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人生重要阶段起步的价值观教育;讲到中国园林,可以向同学们介绍崇拜自然、顺应自然、亲近自然的思想,进而提升到与时偕行、与时合序的人生哲理,也是向同学们介绍国家发展所强调的生态文明的契机;讲到民居形态,还要挖掘出“以和为贵”等精神内核,这些案例无一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可以看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与魂,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资源,也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在中国书画欣赏的模块中,可以提到一些作品所包含的“精气神”,做到分别从客观物质的属性和精神层面中去寻找美的根源,探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体——物质和精神的完美和谐,借此进一步弘扬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中国新时代价值取向[5]。美术类公共艺术课如此,其他类型的公共艺术课亦是如此。可以说,思政融合是每一位公共艺术课授课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学习的深层次的授课艺术。
2.3 思政效果:自然合理、润物无声
合理的素材挖掘和巧妙的思政引入是公共艺术课思政效果的有效保障。除了教书育人的总体目标,还要确保思政要点的契合点和引入方式合理自然,避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公共艺术课中讲到的很多艺术品不单是一种视觉表象的呈现,还是艺术家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深刻思考。比如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大部分学生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勤劳、贫困的农民形象,脸上布满皱纹,手中瓷碗里的水也很浑浊。艺术家毫不遮掩作品主角的辛酸,是为了反映中国这片土地上,很多这样勤劳朴实的“父亲”在撑起人们的生活。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学生应不忘养育之恩,这种恩情自然就上升到中华大地对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养育之恩,从老父亲脸上的皱纹也能感受到黄土高坡深深的沟壑感,这种艺术感染力是自然的,同时也是无比震撼的。此外,很多艺术门类也是当代文化艺术的创作源泉,借古开今,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价值。比如,讲授瓷器相关章节时,可以很自然地提到《青花瓷》这首音乐作品,一起赏析歌词,找到与青花瓷制作及艺术价值相关的字句,体会客观技术如何融入主观艺术创作之中,自然唤起学生对于青花瓷器的重视与喜爱。
3 高校公共艺术课思政融入创新思考
3.1 视野创新:紧随时代、实践扩展
新媒体时代,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来扩展公共艺术课的思政融入方式,要充分地利用各类新媒体授课手段的附加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持续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模式。比如讲解《韩熙载夜宴图》的时候,可以向同学们介绍故宫为这件作品开发的互动式APP,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安装浏览,画面上吹奏乐器的人物可以动起来,惊叹之余可以让学生对这件国宝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体会。而对于视频拍摄类型的公共课,限于课时体量和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可以重点围绕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中思政特色鲜明的作品进行讲解,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短视频账号的创建与尝试,多拍一些反映校园生活正能量的视频作品,激励自己,鼓舞他人。此外,还可以借鉴美术教育思政创新方法,适当强化公共艺术课外社会实践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社会实践教学新模式,通过多种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6]。
3.2 素材创新:着眼身边,强调在地
目前各个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所依托的教材以及思政融入的案例大多类似。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时虽然也能够有所感受,但案例真实性不够,继而产生强烈的距离感。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每名授课教师创新教学视野,适当把目光投向身边的人和事,做到就地取材,并和所在院校的历史、地域、专业特色结合起来。比如,“战疫”时期,就可以讲一些当地以及本校医务工作者的优秀事迹。本校学生的自豪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会取得明显的爱校、爱专业的思政教育效果。讲到美术作品,也可以尽量收集一些本地艺术家的作品与观点,善于捕捉他们言行中的思政亮点用于课堂的教学。
3.3 价值创新:教育播种,终生受益
公共艺术课的思政融入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学生不只局限于当下的了解和学习,实际上埋下的是思政教育与公共艺术这朵“并蒂莲”的种子,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宝贵财富。公共艺术课的思政思维要不断凝聚这种持续的教育力和精神力,着力将思政感悟融入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让同学们养成在未来人生之路不断陶冶美育素养、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的习惯。另外,很多非艺术专业毕业的同学在学习、工作之余乃至晚年时光都是有机会继续从事音乐、书画等艺术类创作的,如果能将思政品格自觉融入创作行为中,公共艺术与思政教育就能真正实现持续育人的目标。
4 结语
艺术相关人情,可以辅助道德。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公共艺术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改革意义重大,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与实施方法,也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限于研究水平,本文仍停留在公共艺术课思政思想融入的基本层面,还未能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提出具体实施策略,同时创新视野仍有待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7]。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生动事例中得到感化、从不同时代艺术的变迁中谋求进取、从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新要求中不断革新、进步,思政与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目标上高度一致。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课授课教师重视思政思想,与公共艺术思政融入相关教研工作已经初具规模,成果颇丰。在充分把握思政素材、思政手段和思政效果的前提下,高校公共艺术课教师要紧随时代,不断调整思政融入的素材选择视角,更加明晰公共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征,常思常新、常教常新,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政教育总体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