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中外建筑史”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2021-01-09王丽梅

湖南包装 2021年3期
关键词:建筑史古建筑知识点

王丽梅

(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中外建筑史”对指导设计项目具有理论支撑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门课的教学地位略显尴尬,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其都缺乏必要的重视性。由于课时量少,任务重,使该课程教学类似于史学授课,以时间地域为基准,罗列式地介绍中国和世界建筑的发展,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外国建筑史部分,学生缺乏对世界建筑的体会和感受,与其相关的背景无从展开,制约了对建筑历史的全面理解。因此,授课教师要分析、研究如何将贯穿建筑学专业的中外建筑史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点。

翻转课堂模式是湘南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中外建筑史课题组教师们,在探索史论课程教学改革中所尝试的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Flipped Class Mode,简称“FC”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在2011年被高校广泛应用。“FC”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通过观看教师的教学视频或提供的其他院校的视频自主学习章节知识,一方面可以有效延长理论学时,全面梳理建筑史的脉络及逻辑关系;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扭转填鸭式教学,形成师生互动的场所,包括补充相关知识答疑解惑、案例探究式学习、脑洞启发,进而完成课程的重点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问题反思

课题组通过近3年对湘南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中外建筑史”课程的讲授,发现授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努力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如“FC”模式,以期提升教学质量。

1.1 教师理论讲授为主,学生不够重视

湘南学院的“中外建筑史”课程,一般是大班合班上课,老师在台上讲,学生被动接受。由于中外建筑史涵盖知识面广,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知识点,必然以理论讲授为主。以PPT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客观上固化了理论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这类课程不感兴趣。而且PPT课件中展示的高清图片、视频资源,在以前资讯不发达的时代,尚能起到开阔眼界的作用,如今有大量的网络资源,教师能找到的,学生也能找到。这是一个好现象,可以进行基础认知扫盲。但是,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避免网络环境影响学生注意力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1]。除此以外,合班上课的模式使学生认为这类课程没有太大重要性,因而课堂上开小差,教师提问互动不积极,认为考试合格才是最重要的。再者,学生认为史论对设计创作的意义不大,缺乏对平时课程的重视。因而,常出现教师抱怨学生课堂不认真,教学的付出得不到及时回应的情况。

1.2 教学内容知识点多,罗列式讲解

“中外建筑史”课程包含了中国部分: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近现代建筑;外国部分: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等几本教材内容,贯穿建筑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过程。外国建筑史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建筑差异较大,涉及的国家也较多。中国建筑史教学章节多,知识点丰富。以中国建筑史为例,设计了“纵横”两条线索。纵向以时间为线索,讲授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三大版块,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是重点内容。在横向上,根据建筑类型的划分,讲述宫殿建筑、坛庙、祠寺、陵寝、住宅等多个建筑层面(注:园林内容因与后期开设的中外造园史课程冲突,而几乎没有涉及),并对各个朝代的建筑成就、建造技术及营造手法进行逐层剖析[2]。仅仅像此类以罗列法的形式讲述,在环境设计专业48课时的课程中仍然不够用,且排除额外增加的部分实践课。这种讲授方法还造成学生学了后面的内容就忘了前面的,且易混淆知识点,基本没有形成整体性的脉络记忆。

1.3 考核形式单一,缺少过程性评价

“中外建筑史”课程一般是以平时+期末的考核评分方式为主,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提问、小作业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学生对考勤较为重视,到课率较高,但是学习兴趣不佳,课堂懒散,不重视课堂表现。学生普遍对期末考试比较重视,认为学期末根据老师讲的重点内容,读读背背就可以完成考试,甚至有些学生投机取巧,作弊抄袭,严重违背了开设建筑史课程的意义。且考试内容主要是考查建筑史的相关知识点,或以几个案例为主绘制典型建筑结构或建筑空间布局,内容覆盖面窄。近两年,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中外建筑史课题组进行了考核形式改革,期末考核形式之一是以论文的形式论述西方某建筑风格,并进行论文查重;中国建筑史则以某一案例为主进行绘图,且以论述题形式简述中国建筑的发展简史,但是考核形式依然不够理想。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对绘图感兴趣,论文则是严重抄袭,甚至基本格式都不规范,仍然难以达到考核目标。对中外建筑史的教学改革依然在探索中。

2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很多前辈都进行了前沿探究:如清华大学王贵祥、贾珺教授等引入慕课(MOCC)教学方式全面讲授了中国建筑史的内容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公众的需求;东南大学周琦教授采用数字化技术对外国建筑史中的经典建筑案例进行全方位的建筑创作分析;汪晓茜教授以叙事的、分析的两种不同教学方法介绍了东南大学对西方建筑史教学的改革[3]。怎样吸收前辈们的教学经验,并有效与自己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转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史课程,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建筑史课题组思考进行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探索。

2.1 翻转课堂,增加实践课内容

“中外建筑史”课程仅让学生靠死记硬背识记一些典型建筑风格,无法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中若要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需要激活教学场域的活力[4]。低年级学生专业基础薄弱,且没有提前预习课堂内容,难以实施有效互动。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5]。思路如下:建筑史课题组线上布置学习资料,使学生了解基本知识点;实践出真知,在线下课堂中增强实践环节。其一,校外一些历史文化村落中有不少明清古建筑,可以选择性地进行测绘。中国近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刘敦桢先生等,无一不是亲身参与、实地观测并绘制中国古建筑[6]。其二,测绘完毕后,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CAD图纸绘制,并用Sketch-up等软件三维建模,再现古建筑原型。或以快题形式进行古建筑创新设计,也为准备考研的同学奠定了绘图基础。其三,对于外国建筑史中提及的古建筑缺少直观感受,可以让学生收集古建筑图纸、购买模型制作材料,在课堂上分组制作古建筑模型[7]。增强学生的比例和尺度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增强场所感知能力。

2.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拓展教学学时

经典的史论教学模式是“背景为序幕,文化为先锋,理论为先导,示例后附之,经典细剖析,结尾总结之”[8]。而环境设计专业的“中外建筑史”作为本科阶段为数较少的理论课程,课时少、内容多,经探究,要树立“认知—剖析解读—再设计”的教学目标,将课程体系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9]。认知阶段:线上平台,教师通过MOOC形式建立课程理论学习指南,学生可以在课前提前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各时期的政治文化特征,认知典型历史建筑实例、风格特征、代表人物等,梳理建筑史的逻辑关系,形成对建筑史理论的基本认知。学生自主完成线上课时,减少教师的理论讲解课时,从而将更长的课时分配给线下课堂。剖析解读阶段:针对典型历史性建筑进行任务分配,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剖析历史建筑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成因。对建筑的剖析解读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预先查阅网络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精讲分析,教师再进行评价、反馈和指导,线上线下相结合。中建史部分可以选用湖南大学柳肃教授编写的《古建筑设计》一书,从院落平面、结构选型、构造设计、屋顶构造设计、墙体设计、台基、踏步、门窗等部分分别讲述系统古建筑设计方法[10]。再设计阶段:即学生再设计的创作过程。教师通过分享设计案例,组织设计专题,根据前面课程中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所分析的建筑设计手法,对现有建筑进行(外观)改造设计。将现有知识进行内化为技能再创造,将是学生最关心的焦点,同时有助于设计思维的形成。

2.3 增加过程性考核,提升对课堂的重视

现行“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评价是理论阐述为主,实践环节不足,图解性、实践性,测绘题目偏少。作业评价使内容单一[10],因而需要增强过程性考核内容。如耶鲁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提前预习书目上内容,形成读书报告,课堂以讲解历史背景为主,并辅以讲解经典建筑案例,然后再对案例进行实地调研,交调研报告,两份报告+平时成绩,增强了过程性考核内容[6]。因此,教学改革中,平时成绩除了单一的考勤外,在建筑测绘、CAD制图、Sketch-up建模、手绘快题、古建筑设计上均应列入实践环节并进行评分,必要时还可以与模型制作相结合。改变期末进行的闭卷考试方式。可以将上述实践环节中的手绘快题、模型制作、古建筑再设计,甚至加入视频动画效果等内容列为期末考核范畴。这种翻转课堂形式不仅提高了平时课程的趣味性及学生的重视程度,也改变了单一的考核方式,激发学习建筑史的热情,为社会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3 结论

理论课程的创新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翻转课堂形式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延长理论课时,梳理建筑史的各级知识点,课堂上增加实践课内容,形成有趣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对建筑史的学习兴趣。但教学改革中仍有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尽量避免与大规模的翻转课堂同时实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二是需要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单一的考核方式。怎样将理论与实践课时恰当调整,怎样将在线学习转换成相应课时量,都需要认真思考,逐步改善。三是需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激情和自我奉献精神。课程改革无疑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而教师要不计回报、甘于奉献,才能推动学科专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史古建筑知识点
建筑史话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建筑史话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探析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史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古建筑
1分钟建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