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群专创融合实训课程体系研究
2021-01-09柴莎莎
徐 圣,柴莎莎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化学工业与生物产业、医药产业、食品产业结合,衍生了生物制药、医药化工、食品化工等细分产业。2019年,国家启动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对新时期职业院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表现在,更加关注专业群之间的协同发展,更加强调内涵建设,更加注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2019年5月,为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促进学院整体发展,学院立足生物化工,医药化工,食品化工等技术领域,组建了由食品生物技术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医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5个专业组成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群。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职双创教育全面铺开。开展专业群专创融合教学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高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16年9月,武汉职业技术生物工程学院开始将双创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开设了《创新思 维》[1]《创业基础》[2]等双创通识课程。随后,各专业逐步完善了双创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了双创课程体系、搭建了双创实训平台、开发了具有专业特色的专创融合课程。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为例,分析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群平台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明确课程开发的目标,构建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及内容体系,为高职专业群平台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1 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双创教育起步较晚,2015年后高职才全面启动双创教育,经过5a发展,虽然在对双创教育的认识、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平台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双创教育仍存在一定问题。在双高背景下,基于专业群建设的双创教育问题成为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新问题,尤其是专业群专创融合课程如何开设,暂无可借鉴的案例,需要面向区域布局,基于生物化工、医药化工和食品化工等领域的产业发展,根据双高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基本情况,科学、系统设计,有效解决瓶颈与难题。
1.1 双创教育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
大多数高校对双创教育的认识依然滞后,简单地将双创教育视为提高就业率的手段,没有将双创教育摆放在战略高度去思考,应将双创教育改革视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激发教师干事创业动力,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对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强化。在双高背景下,专业群跨专业的专创融合教育更是专业群“三教”改革和“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
1.2 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难度大
专业群基于化工技术和生物技术,涉及5个专业,涵盖食品、医学、生物、药品、医疗器械等生物健康行业,产业跨度大,细分领域多,产业特点差异大。目前暂无相关专创融合平台课程的报道,开发专业群内共建共享的专创融合平台课程难度较大。平台课程的开发需要依据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目标,依托专业群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
1.3 师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专业群视域下,学分银行制度将进一步落实,必然要求建立大量的课程库,根据学生意愿,自由选择,更加注重个性化、差异化培养。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专创融合平台课程的建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论是由单个老师跨专业教学,还是由各专业老师分工协作教学,老师都应具备本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创业经历和管理经验,具有双创热情,同时要对生物健康产业相关领域非常了解,这种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双师”型老师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双创课程还是由辅导员承担,专业教师参与较少,因此专业群专创融融合课程的实施需要在量和质两个角度去提升。
1.4 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完善
目前,双创教育受制于人力物力投入,受制于时间空间限制,课程过于依赖理论讲授,实践内容较少,缺乏更有效的培训教学手段与工具。专创融合课程实施,更加受限于法律法规、工作场景,体验感较低。学生和学院人数较多,喜欢从事的产业领域和岗位性质差异较大,开展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因此,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模式无法真正的改革,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各类教学平台,开展自学、讲授和体验式学习,突破各种条件的制约。
2 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的目标
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主要从学生、教师、课程及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2.1 学生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产业发展的理解和专业自信,对生物化工、医药化工、食品化工等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技术发展方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全面的调研和梳理。
2)加强学生对典型企业了解,对各专业典型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挖掘行业特色,创始人创业历程,行业及企业文化;提炼典型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帮助同学们加强职业认知和自我定位。
3)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专创融合的理解。
4)加强团队合作与分工,提升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跨专业的迁移能力,拓宽学生就业和创业领域。
2.2 教师发展目标
通过各专业老师、双创老师、企业大师共同参与,实现课程和资源的共建共享。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扩展教师的知识领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信息化运用能力,将教师培养为“双师、双创、多能”型人才。
2.3 课程及资源建设目标
建立涵盖生物化工产业链的平台课程及资源,不断丰富法律法规库、案例库、项目库和教学资源,初步设计信息化教学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情景,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导学和学生协作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3 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内容
平台课程内容基于生物化工产业背景,主要包括双创知识、产业知识、法规知识、公司运营知识等四方面。
3.1 双创知识
双创知识包括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两部分,创新思维是创业实践的基础,创业实践是创新思维的运用。创新思维部分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技法等方面。创业实践部分应包括创业认知、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商机识别、商业模式设计、创业资源管理、融资方式、创业计划拟定、企业开办流程及初创企业管理。
3.2 产业知识
生物制药技术产业是将现代化工技术和生物技术应用于大健康领域,涵盖生物化工、医药化工和食品化工等领域,是生物产业与大健康产业交叉领域,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福祉。从产品注册角度看,主要是“四品一械”领域。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概况、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产业投资、产业关联、主要产品、市场分析、研发动向等。通过产业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扩宽学生创业就业领域。
3.3 法律法规知识
生物制药技术相关产业法律法规,包括通用的商法、公司法、税法等公司通用法律法规,也包括产业特定的政策法规。生物制药技术产业每种产品具有不同的法律法规要求,如医药生产企业法律法规重在GMP,医药销售企业重在GSP,食品和药品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需要CMA和CNAS相关知识等。除了政策法规,还应包括国家、行业、企业标准学习。通过政策法规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的产业知识、产品知识的理解,培养同学们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4 公司运营知识
通过体验式学习,掌握公司战略制定,了解公司的基本组织架构,熟悉公司运用过程中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风险管理等。学习团队合作与分工,提升沟通能力、执行能力。通过企业创业管理综合训练,模拟经营一家生物健康企业,围绕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市场、销售、客户服务等关键步骤进行企业全流程的体验,全方位训练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束语
2015年开始,高职院校进行了双创教育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双创教育教学体系,大部分高校施行了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即大一普及通识双创教育,大二以专业为主的创新实践,大三针对精英人才培养的创业实践。在“双高”背景下,双创教育的学生从原有单一专业扩展到专业群,教育范围从单一产业扩展到产业群,开发适用于专业群的专创融合平台课程逐步提上日程。分析了目前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初步构建了面向专业群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但因产业跨度大,法律法规要求差异,师资力量缺乏,因此,后续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促进自主化、个性化、差异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