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养殖技术

2021-01-09聂超崔雪峰冯永庆王成隆陕西省洋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723300

兽医导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圈舍猪只规模化

聂超 崔雪峰 冯永庆 王成隆/陕西省洋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723300

近年来,规模化养猪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养猪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其养殖方式也逐渐由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取代了过去单一的散养,在此过程中保育猪养殖技术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已经成为养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1 做好饲料管理工作

1.1 严把饲料质量首先,在规模化猪场内,饲料是保育猪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保育猪的生长,影响着保育猪的肉质,因而养殖户需要对饲料质量给于高度的重视,一旦为保育猪喂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常常会导致保育猪出现食欲不佳、腹泻等症状,极容易引发病毒感染,使保育猪的健康生长受到影响;发霉饲料也会伤害保育猪的内部器官,甚至引起保育猪的死亡,进而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因而,养殖户需要对饲料进行慎重选择,对饲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保证其质量合格后才可为保育猪喂食,只有这样才能使保育猪的生长以及质量得到保障。

1.2 加强营养管理对保育猪加强营养管理,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可以有效提高其产量以及出栏率,进而帮助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如果养殖户对保育猪营养投入有所忽视,常常会导致保育猪体重增加缓慢。因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对保育猪生育期加强重视,结合其生育期的不同为其投喂不同的营养均衡的饲料,使保育猪的优质产量得到保证。需要结合保育猪具体情况确定其能量饲料的添加量,不得为保育猪投喂过量的蛋白质饲料,需要保证其饲料营养均衡。

2 科学饲养管理

2.1 保证圈舍良好的通风性规模化猪场内,生长环境会对保育猪的健康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养殖人员必须对圈舍内的通风状况加强重视,避免因夏季气温过高而导致保育猪出现中暑问题。养殖人员需要根据保育猪的年龄为其提供不同的通风管理措施,使圈舍内猪群饲养密度得到有效控制。在冬季以及春季,猪舍内常常出现猪群饲养密度过大的问题,因而养殖人员必须加强通风以及换气。如果圈舍内保育猪饲养密度较低,养殖人员还需对圈舍的保暖工作加强重视,保证圈舍内的温度始终为26℃~28℃。

随着保育猪年龄的不断增加,需要适当降低圈舍温度。在温度较高的夏季,除了需要加强圈舍的通风以及换气外,养殖人员还需及时采取洒水措施使圈舍内温度得以降低,为保育猪营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2.2 做好分群管理工作需要结合保育猪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分群,在此过程中应当坚持原窝原则使猪群得到更好的管理。在对保育猪进行分群时,一方面需要对猪只个体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充分考虑,养殖人员需要对猪只进行仔细的观察,尽可能在同一个圈舍内饲养差异性较小的猪只。另外,还需对养殖密度加强重视,通常情况下同一圈舍内猪只数量少于30 个。此外,要选择适宜的时间对猪群分栏,猪只在白天较为活泼,此时其应激反应较为强烈,因而通常选择在夜间进行分栏。在分栏工作结束以后,养殖人员还需对猪群生理反应、应激反应等进行仔细观察, 避免在陌生的环境内猪群出现过于强烈的应激反应。如果猪只在分群后出现过于强烈的应激反应以及拒食问题,养殖需要需要对其开展人工管理。另外,在分群以后,养殖人员不得一次为猪只投食过多的饲料,而是需要将投喂次数增加,以少食多餐作为基本原则。与此同时,还需适量为猪只补充维生素,避免在新环境内猪只出现疾病。

3 严把疾病防治关

3.1 科学免疫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对保育猪生长健康状况给于高度的重视,同时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使保育猪机体免疫力得以提升,进而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一旦保育猪发生疾病,必须立即为其治疗,避免因更多保育猪遭到感染而使保育猪的整体产量受到影响。因此,养殖人员需要对保育猪做好科学免疫工作,结合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季节疫病的发生规律建立免疫档案,同时严格落实科学免疫工作,使疫病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

3.2 药物保健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还需做好保育猪的药物保健管理工作。在不同季节,保育猪各种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因而养殖人员需要结合保育猪实际状况以及疾病发生规律,需要将适量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加入到保育猪的饲料内,使保育猪得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圈舍猪只规模化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