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仔猪流行性腹泻防控措施
2021-01-09宁书芹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农业农村局071200
宁书芹/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农业农村局 071200
1 发病情况
经过调查显示,一些地区保育猪场的仔猪出现腹泻、食欲不振、脱水消瘦等症状,养殖户采取抗生素治疗,但是效果不佳,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仔猪的死亡率上升。病程持续时间多达15d,一部分患病猪出现脱水严重症状导致死亡,死亡率为8%。
2 临床症状及诊断
临床研究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能够感染各个年龄段和品种的猪,一般情况下,潜伏期为3 ~5d。仔猪感染损失最为严重,之后是保育猪,而育肥猪感染1 周左右能够自行康复。仔猪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排出淡黄色水样的稀便,并且伴有特殊的腥臭味。有些患病猪会出现呕吐、脱水消瘦、眼窝内陷、皮毛粗乱的症状。仔猪患病和猪流行性腹泻的感染症状比较相似。
对病死猪进行解剖可以发现肠道出血和肠壁变薄,且在肠道中有没有消化的食物残渣,带有特殊的腥臭味。结合患病的临床症状和用药情况可以诊断为保育猪感染了猪流行性腹泻疾病。为了进一步确诊,使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检测试剂卡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检测步骤如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患病猪的粪便,按照检测试剂卡说明书要求,对所采集的粪便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疾病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鉴别诊断,经过鉴别诊断之后可以出结果,猪流行性腹泻疾病的试剂卡结果呈现阳性,而猪传染性胃肠炎试剂卡呈现阴性。
3 防治措施
3.1 优化饲料管理手段为减少仔猪流行性腹泻疾病的发生,需要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首先,如果仔猪患病的话,可以给仔猪喂食含有猪流行性腹泻疾病抗体的初乳,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含量的电解多维和补液盐,目的是防止脱水。其次,采取适当的限制饮食的措施,降低肠胃的负担。最后,合理控制住猪舍的温度,减少仔猪扎堆情况的出现,做好日常的清洁和消毒管理工作。
3.2 加强消毒防疫措施为了有效的预防该病的发生,应该加强对圈舍的清洁工作,其是空舍清洁的工作。对感染的病猪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保育猪转群后需要对猪舍进行彻底的冲洗和消毒处理,还应该检测消毒的效果,检验合格之后才能继续使用。最后,如果猪舍被感染的话,及时做好隔离措施,防止病毒的传播和蔓延。最后,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尽量,减少外部车辆和人员的进入,防止病原菌进入到猪场内。
3.3 科学的用药为了有效的防止仔猪发生继发性感染,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粘杆菌素或一定量的电解多维,治疗7d 左右可以停药。一般情况下,仔猪患腹泻疾病康复之后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疾病,可以在饮水或者饲料中加入防治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如复方阿莫西林。
3.4 做好养殖场的免疫预防工作科学的免疫接种能够有效的减少仔猪发病的概率,为此,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免疫措施。首先,母猪在分娩之前,可以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疫苗,也可以使用含有轮状病毒的三联活疫苗。其次,仔猪出生之后,可以给每头仔猪注射一份疫苗,间隔30min 之后再吃初乳,能够起到很好的免疫效果。此外,仔猪断奶前7d,可以为其肌肉注射疫苗,免疫时间为半年。最后,在仔猪进入到保育猪舍之前,采取科学的免疫程序来接种猪瘟疫苗猪伪狂犬病疫苗等能够有效的防止仔猪发生流行性腹泻,也能够减少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可能性,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3.5 做好日常管理措施首先,发病猪及时隔离。一旦养猪场出现疑似病猪的话,必须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其次,如果腹泻比较严重和病情不能够控制的猪场,在保证隔离措施到位的情况下,采取口服药物治疗的方式,为怀孕母猪进行口服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最后,做好仔猪保温工作,采取早期断奶的措施。在保证圈舍温度的前提条件下,保证食物易消化、适口性好和营养充足。采取早期断奶的营养支持疗法是减少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重要措施。
4 结束语
仔猪流行性腹泻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仔猪腹泻的影响,分析该病的临床症状,确定诊断的方式,找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尤其在发病的初期阶段,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选择,做好前期的消毒工作,对患病仔猪采取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