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经》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应用概述

2021-01-09鄢卫平胡得翼杨志超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风池内经夹脊

张 鑫,鄢卫平,胡得翼,房 海,杨志超

(1.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关节骨质增生或肥大导致的神经根受压所致[1]。CSR主要临床表现是肩颈局部僵硬疼痛同时伴有上肢及及手指麻木、疼痛。该病发病率高,占所有颈椎病的50%~60%[2]。目前,治疗CSR有牵引、药物、手术、按摩、针刺等多种方法。针刺治疗具有较好临床效果[3],但不同选穴、不同刺法之间仍存在差异。现将《内经》刺法治疗CSR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 输 刺

输刺即直入直出,深刺至骨,来激发肾气[4]。邓星佑等[5]认为输刺颈夹脊可激发肾气,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取穴相同,以颈夹脊为主穴,配以风池、肩井、肩中俞、天宗等穴。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组用输刺法,同时伴以麦肯基疗法。治疗14次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0%)高于对照组(70%)(P<0.05)。杨璇等[6]将6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用输刺法针刺臂丛神经阳性反应点,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取颈夹脊、风池、颈百劳、肩井、曲池等穴。两组均每日1次,治疗20天后,实验组镇痛起效时间及改善疼痛优于对照组。王希琳等[7]采用输刺法治疗30例,两组取穴相同,均以夹脊穴为主穴,配以大椎、风池、后溪等。对照组用常规针刺辅以电针,对照组用输刺法治疗。每日1次,治疗1个月后,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3.33%)优于对照组(80.00%)(P<0.05)。宋肖[8]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取穴相同,均以颈夹脊为主穴,随症循经加减。治疗组用输刺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每日1次,14天后观察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15%)高于对照组(88.00%)(P<0.05)。王希琳[9]将10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取相应阶段颈夹脊、大椎、后溪、外关。一组以输刺法为主,另一组用普通针刺,结果输刺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常规针刺组。

2 短 刺

短刺即缓慢进针并摇动针身,在近骨处行针从而治疗骨痹[10]。陆顺庠等[11]将7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普通针刺,治疗组用短刺。两组取穴相同,均以夹脊、风池、曲池等穴为主,治疗40天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7.1%)高于对照组(88.6%)。欧阳八四等[12]用短刺法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48例,总有效率为95.83%。冯军[13]用短刺法结合烧山火治疗CSR,结果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和单纯用烧山火治疗。

3 齐 刺

齐刺即三针同时用于一处,治疗病变范围小、部位深的疾患。孙钰[14]用齐刺法治疗35例,齐刺组取肩井穴、阿是穴,行齐刺法。对照组取夹脊穴、阿是穴、大椎穴、曲池等穴,行常规针刺。两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齐刺组(94.3%)高于对照组(85.7%)。杨可[15]将80例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取颈夹脊。观察组用直刺法,实验组用齐刺配合温针灸。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天后总有效率实验组97.5%、观察组82.5%,齐刺配合温针灸治疗效果优于直刺法(P<0.05)。程勋昌等[16]用齐刺加腕踝针治疗60例。齐刺主要取C3~C6棘突下及患侧旁开0.5寸,腕踝针主要取压痛点。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5.0%。付中应等[17]以齐刺法为主治疗30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齐刺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4 巨 刺

巨刺即病变对侧取穴,从而交通阴阳,调和气血[18]。林坚等[19]用颈部针刺配合巨刺法治疗30例,对照组仅颈部针刺。两组颈部均取肩井、风池、天柱、大椎,观察组巨刺取灵骨、大白。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司坤鹏[20]将60例分为两组。两组均选风池、大杼、完骨、颈夹脊穴。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巨刺法,均用电针。治疗4周后,治疗组改善疼痛效果较好。潘宝键[21]将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普通针刺,取穴以患侧肩髃、曲池、合谷等手阳明大肠经经穴为主。治疗组用巨刺法,取健侧液门。王家祥等[22]将100例分为两组。两组均取风池、颈夹脊、肩井、等穴,对照组取患侧,治疗组取健侧,治疗4周后,巨刺法疗效优于常规针刺(P<0.05)。

5 扬 刺

扬刺主要作用于寒气浅但作用面积大的痹证。张金星等[23]将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针刺同时配合电针疗法,治疗组采用扬刺结合电针疗法。对照组取夹脊、天柱、后溪等穴。治疗组以大椎为主穴,辨证配穴。结果扬刺结合电针治疗远期治疗更好。吴成林[24]用颈肩部阿是穴扬刺结合电针治疗30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配合电针。对照组取大杼、夹脊、天柱等穴为主,治疗组以颈部阿是穴为主穴,两组均辨证配穴。治疗20次后,扬刺结合电针疗效优于普通针刺配合电针治疗。

6 浮 刺

浮刺即斜针浅刺,能够疏经通络,缓解局部肌肉拘挛。郭琴[25]将7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取颈部夹脊穴及上肢麻木部位所属经筋相应穴位,对照组取大椎、天柱、后溪、颈夹脊、曲池、合谷、外关等穴。观察组采用浮刺法,对照组毫针常规针刺。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20次,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林源等[26]将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腕踝针结合浮针扫散法,对照组单用腕踝针治疗。两组均取上5、上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7 合谷刺

合谷刺即在患病局部向两侧斜刺,用于治疗肌痹[27]。刘荣芬等[28]将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以颈、肩、上肢部阿是穴为主穴,观察组用合谷刺法,对照组用常规针刺。均在得气后接电针,日1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观察组(92.0%)高于对照组(76.0%)(P<0.05)。

8 小 结

《内经》记载了五刺、九刺、十二刺等7种刺法,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CSR的治疗。相较于常规针刺效果更好。《内经》刺法治疗CSR的临床研究仍存在问题:①临床观察为主,缺乏完全随机对照;②针刺操作缺乏量化,无法实现标准化治疗;③评价标准不统一且主观性强;④缺乏远期疗效追踪,对预后无法评估。因此,在今后临床研究中,应确保大样本量,严格遵循随机、对照、重复的实验设计原则,确保针刺操作规范化,统一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远期疗效随访以评价针刺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风池内经夹脊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抽动障碍儿童风池气池色泽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五)
墨风池诗词选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