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项目管理中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
2021-01-09李长洛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3
李长洛(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在经济结构中的作用性不断攀升,化工企业的发展较为迅猛。但是仍旧存在较大的管理瓶颈和短板,要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探究,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改善质量控制的效果。
1 化工项目质量控制管理的特点
1.1 要求及特征
第一,要满足化工项目安全稳定生产的要求。要对开发的环境、工作人员、地质情况和气候等因素进行探究,保障技术源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明确项目开发的基本任务。
第二,确保化工项目长期运行的要求。要使用先进的化工工艺、提升设备的使用机能,明确市场的发展需求,这样才能提升项目开发的质量,提升运行的稳定性。
第三,提升化工项目开发的安全性。在开发化工项目时,安全是各项工作的第一要义,应该对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提升项目开发的等级。
第四,从细节处出发,保障化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化工项目开发涉及到多个环节,所以应该采取全过程监管的模式,提高技术、人员、设备的可靠性,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的监督和管理,保障质量控制的水平。
第五,合理控制化工项目的成本,保障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石油是我国的重要资源,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地联系[1]。在开发化工项目时,应该贯彻节约的理念,避免资源过度损耗的情况。企业在开发中要贯彻低成本运行的机制,把开发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第六,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资源能源、区域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提升项目的开发水平。
1.2 特点
第一,存在较多影响开发质量的因素。比如,开发方案、资源、人员职业素养、投资金额、气候等。
第二,化工项目的质量波动较大。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多方进行配合,所以会对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发生质量上下波动的情况。
第三,部分质量问题较为隐蔽。进行项目开发时,会进行多个环节的操作,部分环节的衔接处存在问题。第四,化工项目质量的评价机制较为特殊。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单元、项目和类别进行检查和探究。
2 化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内容
2.1 化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在化工项目开发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质量控制的模式。即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计划、对开发项目进行有效地实施、在检查时把实际情况和开发计划进行对比、对问题进行科学处置。
2.2 基本内容
第一,质量控制的对象。主要包括人、材料、机械设备、开发环境和开发工艺技术等。
第二,重点控制环节。主要包括开发准备阶段、正式实施阶段以及验收阶段。开发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为审查设计方案和图纸、准备技术资料和文件、优化采购模式、进行质量教育和培训。正式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为技术、质量、环境、计量、工序、设施保护和工程变更控制。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为数据资料归档、质量问题问责、设施设备规整、现场清理等。
第三,质量的改进模式。主要分为积极改进和被动改进这两种模式[2]。
3 化工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模式
3.1 构建监督管理机制
在进行化工项目管理控制工作时,为了进一步优化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效果和使用价值,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力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有的放矢。化工企业在进行项目开发工作时会与许多的单位构建联系,并涉及到大量的操作工序,为了保障各个环节的衔接性和完成效果,应该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实时监督管理,确保操作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第一,监督管理人员应该对项目的运行规划和实施方针进行深入探究,以项目的生产标准为基础进行全面考量。比如,探究项目开发的效果、运行参数是否符合项目的规划标准、化工项目每个环节之间的连接性等。一定要保障化工项目在计划的范围内进行开发和推进,从根本上保障项目的质量和效果。例如,2020年8月份,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的芳烃项目近日成功投产。这是世界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烃型移动床芳构化装置,它的成功运行为国产化工行业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监督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科学监管,提升化工项目生产的影响力,促进整个行业的革新[3]。
第二,化工项目在运行中伴随着部分危险要素,所以监督管理人员要对其中的重点环节进行全面控制,保障运行的质量。化工项目的生产环境较为严苛,具备较高的生产标准,所以在进行生产时不能存在任何的疏漏或者问题。监督管理人员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制定详细的监管计划,明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的质量。此外,监管人员要养成见微知著的习惯,对化工问题的细节进行探究,避免细小问题频发的情况,促进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同步发展。
3.2 建立项目资源共享体制
2020年5月30日,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炼油调整项目中间交接仪式正式举行,四套新装置顺利进行交接,并正式投入到生产环节。这个项目总投资为45亿元,是河南省与中国石化合作推进的建设项目。正式实施这个炼油结构调整项目,能够进一步拓宽洛阳分公司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满足河南以及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提升石化产业的集聚能力,推动其向精细化和高端化发展。由此可知,一个化工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多方的协同合作与助力。因为化工项目的开发的时间周期较长,比如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就是在2017年7月22日正式启动,历时近三年才完成。此外石化项目的生产技术难度较高,并且需要与多个学科领域进行合作,所以应该建立项目资源共享体制,充分汇集多个单位的优势和资源,保障项目高速发展。
为了保障化工项目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能够拥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立化工项目质量控制体系时,应该对项目的开发资源进行有效地共享,加强各个企业和单位之间的合作效果,充分体现企业合作的内在价值。在传统的化工项目开发中,因为合作领域的限制,企业之间无法进行深入合作,导致信号孤岛的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化工项目的推进效果和影响。科学地应用项目资源共享体制,把最新的化工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源汇总到一起,建立化工生产数据库。这样各个单位就能在数据库中查阅和检索资料,优化数据分享的效果,确保合作单位能够协同发展,提升化工项目开发的效果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经营和开发成本,提高项目对社会发展的价值[4]。
3.3 明确化工材料的准入机制
因为化工产品具有易燃易爆的属性,如果不对开发的原材料进行妥善的管理,就会严重影响化工生产的效果,增加危险事件的发生几率,并引发一系列的连锁问题,损害化工项目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第一,化工企业要对火灾问题进行严格地把控,确保进入现场的材料都具有完备的合格证书和检验报告。管理人员要对材料的质量和防火性能进行评估,采用随机抽样的模式进行防火检查。一旦发现材料不符合防火的标准,应该立即与供货商取得联系,明确存在问题的原因。管理人员要提高对材料审查工作的重视度,如果化工企业发生火灾就会对整个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为了降低火灾问题发生的几率,在建立项目质量管理机制时,应该采取化工材料的准入机制,对材料进行妥善的管理。
第二,要采取网格式的管理模式。按照生产要求和模式把企业划分为多个网格区域。不同网格的管理人员要对本区域的材料进行无纸化登记,明确它的使用性能。在管理的过程中明确每个材料的防火性能,检查材料是否存在破损的问题。然后每个网格的管理人员把材料情况上传到数据库中,项目的负责人就能够全面了解材料的情况,制定科学的材料管理安排,保障项目开发工作的顺利推进。
3.4 优化员工的职业素养
为了提升化工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应该先优化项目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为其他的工作人员做好榜样,确保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与化工项目建设的要求相契合。
第一,化工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从业的资格证书和至少两年的从业经验。同时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秉承着与时俱进的理念,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摄取专业的技术知识,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框架,切实满足化工项目的开发需求。
第二,加强招聘工作的严谨性。招聘官应该选择职业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人才,保障人才素养和岗位需求的匹配度。
第三,化工项目开发工作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科学的岗内培训工作,增强抗压能力。首先应该保障培训内容要与化工项目开发工作的实际环境相符合,确保他们学习的管理技能真正地应用到工作中。其次应该采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化工项目管理技巧,让员工们明确化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培训主管带领管理人员参观化工项目开发的一般流程,明确项目开发的重要环节,掌握管理工作的重难点,提升自身的临场应变能力。进行实践性训练,提升他们的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加深对项目管理工作的认识。邀请高校的教授和一线的化工项目管理人员到企业进行指导,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整合,提升培训工作的价值。化工企业应该把培训的成果与绩效考核构建联系,提升培训训练的价值。
第四,要建立长期培训的机制。要定期对负责石化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把质量和安全这两个要素作为教育的重点,提升管理人员对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理解。这样能够降低化工项目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从而实现质量控制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化工项目管理中建设质量控制体系时,应该明确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项目质量控制管理的要求和特征。这样才能为建设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化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中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提供保障,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