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困境与破解策略研究

2021-01-09江苏海洋大学

体育风尚 2021年2期
关键词:海洋生态体育

江苏海洋大学

伴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自然环境与文化空间的急剧变更,海洋体育文化在当下所需要面临的生态环境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变化甚至泯灭海洋体育文化的步伐,从而导致在继承以及发展海洋体育文化这方面的工作存在巨大的风险。因此,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的眼光来对我国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系统进行审视,然后将海洋体育文化的发展融入我国发展战略中,进而探索出一条具有一定特色的海洋体育文化发展道路,为我国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实现均衡与可持续发展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以及协助。

一、我国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

(一)物质保障方面的困境

要想促使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实现进一步发展,不仅需要足够的空间场地作为支撑,还需要相关器材等物质资源的协助,然而,我国由于海岸线较长,且地势曲折陡峭,岛屿、港湾、沙滩较多,交通条件不发达,因此,恶劣的海洋环境与不够发达的交通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也导致当地在发展海洋文化生态这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保证,难以充分满足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对于资金方面的需求。这些年来,海洋体育运动相关的器材的租赁与购买,都存在价格高昂的问题,导致很多对海洋运动感兴趣的人只能望而却步,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对海洋体育项目的参与度。除此之外,一些海洋经济活动以及海洋生活方式等对海洋资源与海域空间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与挤压,例如,围海造田、海洋旅游景区开发等行为就对人们参加海洋体育活动的空间造成了一定的挤压。海洋体育运动是一种亲水性项目,因此水质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人们参加海洋体育活动的热情。然而我国海边存在南北两端地带清澈、中间地带浑浊的征象,再加上这些年我国近海区域污染相对较为严重,经常发生赤潮的现象,相关资料表明我国沿海与海岛地区的一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杭州湾、锦州湾等地区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气候环境方面的困境

我国海岸线主要位于北纬线的附近,该区域四级分明,很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北纬线以北的区域,到了秋季与冬季时期,由于冷空气南下,因而经常出现大风、下雪与雾霾的天气,此时海水温度较低,不适宜人们参加海洋体育运动。浙江、福建的海岸水温大约在6~14 度,因此也不适宜开展海洋体育项目;华南地区的沿岸与海南岛冬季时期海水温度大约在6~22 度,只适宜开展部分水上体育项目。相关资料显示,每年进行海洋体育文化活动都主要集中在3~10月。由此可以看出,海洋体育项目的开展时间并不太长,不能一年四季都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海洋体育文化的广泛推广与普及发展。

(三)管理海洋体育的相关组织与制度的窘境

1.组织机构方面的窘境

我国海洋体育组织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将竞技作为目的的“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这一组织机构由国家体育总局设立,少数沿海城市设置了相关省市体育系统,但是县(区)级海洋体育组织机构却很少。第二种是由民间相关组织自发组织的具有公益性的海洋体育组织,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投入,因而也面临着生存困难的局面;第三种是将商业利益作为主要目的的相关水上运动企业或者俱乐部,具有非常明显的商业性质。第四种是一些临时性的相关组织,在一些沿海地区或者海岛有时会举办海洋体育赛事活动或者相关文化活动,此时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会带头成立一个临时性组织机构。总之,我国在发展海洋体育文化的历程中,始终缺乏专门的、长期的且运行机制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来对相关海洋体育文化活动的事宜进行指导、组织与管理,从而大大影响了我国发展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的效率。

2.管理方面的困境

如今在我国开展海洋体育文化的历程中,在管理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管理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管理部门过多、权责认识不清等方面,例如,体育部门、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安监部门、环境部门、海事部门以及边防部门等都参与了管理海洋体育文化的活动,这些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管理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

(四)法制方面的困境

尽管我国在海洋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方面为组织发展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仍然缺乏具有针对性与全国性的专门针对发展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的政策法规与条例,大多数都是一些针对个别海洋体育项目的区域性地方法规与条例,以上这些地方发布的法规条例只能在某一区域内能够将其所具有的法律效应发挥出来,但是我国海岸线较长,海洋体育文化方面的活动也十分丰富,与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相关的保护与开发内容相对较多,因此需要一个具有全国性的能够统筹全局的法律法规与条例来指导、引领与约束海洋体育文化的发展。

(五)人才培养方面的困境

如今我国在发展海洋体育文化的历程中,存在人才资源极度匮乏的问题,不论是体育系统还是教育系统,对海洋体育人才的培养力度都严重不足。体育系统所培养的体育人才基本上是以运动员的形式存在,主要是为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服务;教育系统中,以海洋体育人才与水上运动人才为主要培养任务的学校非常少,而一些与海洋体育运动相关的学校却没有设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总之,如今我国海洋体育人才的培养力度严重不足,导致海洋体育人才极度匮乏的问题,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二、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困境的破解策略

(一)加深对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的认识

所谓的海洋体育文化,便是由海洋文化、体育文化、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进行相互交融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文化,基于此,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的发展既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虽然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责任,但是对海洋体育文化的发展方面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足、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对海洋体育文化形成更加深刻与统一的思想认识,积极制定并严格落实能够推动我国海洋体育文化生态不断发展的相关制度与规划。

(二)加大对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的资金投入

充足的资金是保证海洋体育文化生态能够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于发展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的资金投入,并积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以提升社会关注度来获取社会资金的投入,从而增加资金的获取路径,既能够缓解自身的财政压力,又能够为相关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从而更好地促进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的发展具有可延续性,解决资金难题。

(三)增强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管理以及保护

增强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管理以及保护,既有利于加快海洋强国的建设,又有利于为人海和谐共生提供充分的基础保障,同时还能为我国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第一,应该加大对陆海统筹的协调机制的构建,以对陆海源污染物入海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第二,进一步加大对海洋体育环境保护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第三,加大对自然海岸线和原生态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对围海造田、海洋旅游景区开发等行为进行严格控制,以免对海岸线的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第四,对靠近海岸的鱼类资源进行修复;第五,加大对海洋环境准入制度的构建力度,进一步加大海洋环保工作的执法力度;第六,进一步提升我国人民群众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加大对海洋体育文化组织机构的建设力度

在推进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的过程之中,人大与发改委要充分协调好政府各个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并联合起来成立对海洋体育文化生态进行管理的组织机构,对相关组织部门进行有效统筹,对各个部门进行合理分工,充分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对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的各项制度、规划与管理进行有效运行,从而促进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的管理体系更加规范化与制度化。另外,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为民间海洋体育协会或者俱乐部的成立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帮助其做好各项工作的推广任务。

(五)加大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随着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的蓬勃发展,众多非法破坏海洋体育活动的行为也开始出现,而我国在对于建设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的法制制度仍然比较滞后,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例如,可以制定出《海洋体育法》,可以从海洋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海洋体育产业的开发、海洋体育活动的安全开展、海洋体育环境准入制度、海洋体育赛事活动审批程序等方面入手,为海洋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法律保障。

(六)加大对海洋体育文化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促进发展我国海洋体育文化生态的过程之中,应该注重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大对海洋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力度以及人才的培养力度,可以充分利用体育院校、职业院校以及相关普通高等院校中的优势资源来开办专业的社会体育培训班,以培育更多海洋体育文化人才,以通过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来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海洋体育方向的专业人才;其次,可以引导社会企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培养模式,来进一步的培养更多海洋体育专业人才,鼓励并引导体育院校、相关普通高校以及相关训练基地加强与社会地方以及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最后,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展“海洋体育文化下乡”“海洋体育技术下乡”等活动,加大海洋体育文化与技术在社会中的宣传与普及力度,提升对社会企业的指导工作,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海洋体育文化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海洋生态体育
“生态养生”娱晚年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我们的“体育梦”
生态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