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与智能健身融合路径分析
2021-01-09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互联网+在各行各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渗透,对于体育健身领域而言,人们也越来越多的使用智能健身设备和系统,来获取更多的体育锻炼数据信息,以引导实际的体育健身行为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当然在此过程中巧妙的将运动处方融入其中,可以确保智能健身的实现路径朝着更加夯实的方向发展。由此对于运动处方与智能健身路径结合的问题进行归结,是很有必要的。
一、科学健身指导发展概况
(一)健身类别分析
以体质状况,健身目标和健身需求等因素为指标,可以将实际的健身群体归结为如下几个类别:① 身体素质比较弱,没有健身习惯,也没有此方面意识的群体。对于这类型的人群而言,健身目标是培养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能够掌握基本的健身知识,掌握简单的健身动作技术标准和规范;② 身体素质较好,有着明确的健身目标的群体,可能是以增肌为主要目标,或是以减脂为主要目标,抑或是以提高心肺功能为主要目标。需求方面:积极学习正确健身知识,确保为健身服务,在此过程中避免出现运动伤病的情况;③ 身体素质好,健身目标与竞技目标融合,比如参加马拉松比赛,游泳比赛等,他们的需求是实现专业技术的学习,进入到训练监控和运动营养管理的状态,自然对于此方面的知识要求比较严谨,并在此基础上避免出现运动伤病的情况;④ 有脊椎关节肌肉伤病的群体,属于特殊群体,他们对于运动诉求就是康复训练,此时不仅需要正确的运动康复知识,还需要能够提供运动康复服务;⑤有慢性病的群体,其目标在于实现慢性病的改善,优化机能系统,此时也需要一个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更加可监控的运动计划,渴望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指导服务和有效的监控服务。
(二)科学健身指导的必要性分析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部署实施,也就是说在实现人力资本强国的过程中,将此看作为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我国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打造的基本内容,全民健身的发展,比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更早,无论是场地设施建设,还是制度文化建设,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更加深入的状态。对于参与健身运动的个体而言,希望可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以科学健身指导为基准来实现自我管理和控制。尤其在当前,国民体质机能整体处于不理想的状态,青少年体质下降现象严重,代谢性健康问题不断出现,未富先老的急速人口老龄化问题,都在展现着人们的健康问题在朝着更加危害的方向发展,继而影响到生活质量,对于健康寿命产生不良影响,加上医疗服务系统难以配套,就使得健康问题慢慢演变为社会问题,如果这样的情况长期持续下去无疑会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危害。科学健身合理运动,可以使得人们保持比较好的健康状态,起到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效能。
二、当前运动处方与智能健身的现状分析
(一)智能健身现状与路径思考
健康中国战略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始于2015年10月,随即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提出健康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会朝着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依照当前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30年可能增长到16 亿元。在健康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在此方面的投入也需要不断增长,无论是体育场馆的建设,还是体育赛事的组织,抑或是体育品牌的构建,再者是体育文化的塑造,抑或是体育健身器材和服装的设计,可穿戴健身设备的设计等,都会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继而使得人们健身消费处于一个更加理想的状态。智能健身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在实际健身领域的运用成果,是体育健身发展过程中的辅助方案,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健身中,智能健身会与健身场馆,健身器会材朝着更加密切的方向发展,继而给健身者提供更加优化的方案,使得大众健身的体验得以提升,引导健身进入到一个新概念的状态。比如阿里体育旗下“练呗”将会登录淘宝客户端,用户可以搜索练呗,就可以发现附近的健身场所和教练,在线上可以对多家健身场所和教练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实现健身课程的选择,继而进入到线下锻炼中去,由此确保一对一的健身服务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从当前风险投资对于智能健身的关注点来看,其会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硬件互联网和物联网上,实际的发展路径就是实现不同健身场景要素之间的关联。此处我们可以以马拉松爱好者为例,针对他们的体育健身诉求,为他们设计出对应的智能手表产品、手环产品、服装产品、鞋帽产品等,其功能是比较多样化的,有心率监测功能,有速度监测功能,有跑步姿态评估功能,有社交功能,有游戏交互功能,并且这样的智能产品还可以与智能跑步机,智能淋浴间,智能物联系统,智能门禁,智能体测仪,网络私教等实现融合,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健身智能测试,智能评估,智能方案的系统,在这些数据处理精确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势必会给予用户一个更加理想的健身环境。
对于当前人们体育健身中使用智能设备或者系统的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从整体角度来看使用深度和广度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与当前智能产品单一化,功能上还仅仅停留在体育健身数据信息显示上。也就是说人们在使用对应智能设备或者系统的时候,可以准确的了解自己的心率是多少,可以知道自己的体育锻炼量是多少,可以知道自己的睡眠时间是多少,但是对于这些信息应该如何去看待,如何去审视,如何去调整,还是比较缺乏的,也就是说当前智能体育的系统功能还比较单一化,还没有进入到体育健身服务的状态。另外一方面,当前人们所接受的电子私教服务模式处于单一化的状态,从本质上来讲述,其提供的个性化运动方案并没有完全依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来进行制定,实际的区分度不高,很多类型的运动方案存在相似性的特点,这样的健身服务方案制定往往是难以起到针对性效能的,这样就难以确保智能健身系统或者软件发挥其对于建设指导的积极效能。
(二)运动处方的现状
运动处方强调的是其为实际的健康服务,因为健康和疾病会受到遗传基因、生活方式、营养、疾病、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态的人群,需要开展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方案,在运动医师的指导下,确保运动处于适宜的状态,维持终身健康和运动能力,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疾病预防效能[4]。从这个角度来看,运动处方的价值在于强化,保持,恢复健康体能,专业人员会依照锻炼者的健康情况,运动适应能力,锻炼诉求来进行对应方案的制定,其关注的内容有:锻炼的方式是什么,实际运动的强度需要达到什么状态,实际运动需要持续多长时间,运动的频率应该是多少,运动进展速度应该如何控制,运动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及运动情况反馈之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善。对于我国当前健身领域实践进行调研发现,很少有机构可以将运动处方贯彻执行到实际的健身服务中去,无论是竞技领域,还是康复领域,乃至是科学健身领域,抑或是健美方面,科学运动处方都还没有进入到理想的应用状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我国社会发达程度有关,与关于此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准有关,在此方面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由此就难以使得运动方案有效的渗透到实际健身领域中去[5]。
三、运动处方与智能健身路径的结合
运动处方和智能健身路径的结合,可以为未来健身服务的优化升级提供思路,也预示着未来体育健身的发展将会展现出智能化的特点。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运动处方和智能健身路径的结合,是必要的[6]。运动处方研究在国外发展比较久远,无论是研究路径,还是处方内容规范性,都处于比较健全的状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实际体质水平不断下降,就会对于临床治疗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此时越来越多的人会将注意力放在标准化,安全性,规范化的方面,确保可以给予高运动风险的人更加理想的保障,这样的研究倾向无疑会使得其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受阻,对于低运动风险和健康人群而言,就难以进入到对应的运动处方方案使用的状态,继而使得运动处方的价值难以全面有效发挥。为了规避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将竞技体育的个性化发展理念引入其中,从运动人体科学的角度,运动医学的角度,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来进行审视,确保运动促进健康规律可以与运动处方设计融合起来,确保健身方案朝着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智能化的技术,智能化的设备,智能化的系统,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和物联网在信息数据收集,信息数据分析中的效能,继而确保个性化的健身诉求可以得到满足,如果可以实现顺利的兼容,就可以使得智能健身朝着人本性的方向发展,对于不同类型的健身群体而言,可以由此进入到更加理想的健身状态[7]。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运动处方与智能健身路径的结合,在学术研究领域有创新性,在实践领域有可行性基础,因此值得对于此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探究,运动处方与智能健身路径之间的充分融合,将引导着未来的智能健身朝着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