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开展耐久跑训练的实践研究

2021-01-09苏州学府中学校

体育风尚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育者运动体育

苏州学府中学校

一、前言

通过开展耐久跑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耐力素质,让他们的内脏器官发展的更为成熟。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平时的课业压力较大,而科学合理的耐久跑训练还能够帮助他们释放压力,通过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来形成优良品质。但需注意的是,由于耐久跑训练对于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教育者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方案,根据学生的体能基础来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二、初中体育开展耐久跑训练的实践问题

一直以来,提升我国青少年的运动能力都是教育部门、教育者乃至学生家长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然而通过走访调查后得知,体育教学效果令人担忧。中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部分学生家长十分注重学生的日常饮食与体育锻炼,在生活中也会安排适当的户外活动,这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明显优于那些不参与运动的学生。此外,诸如饮食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均会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带来影响。为了便于理解,笔者在下文中列举几点耐久跑训练中所出现的问题:

首先,很多学生对跑步抱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尤其是针对需要长时间训练的耐久跑更是望而却步。如果教育者再一味的安排枯燥乏味的跑圈训练,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更加的恐惧、厌烦跑步。

其次,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根本不具备吃苦的准备与耐劳的意识,在家庭生活中都是“公主”和“王子”,基本没有受到过系统化的体育训练。在此种形势下,很多学生会想尽办法来逃避参与耐久跑训练,并且对相关的体育课程抱有抵触状态。

再次,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虽然在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动下,体育课程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地位有所提升,但其课时长度仍然不够。此外,耐久跑训练的方式过于单调,很多教育者为了节约课程时间,会在教学中安排大量的基本功训练,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还会为学生增加额外的运动负担,训练效果不甚理想。

最后,绝大多数初中学校的体育课程都是在室外开展,因此受到了天气变化的直接影响。如果是艳阳高照的夏日,很多学生会以害怕中暑为由而拒绝参与耐久跑训练,暂且不论这个理由是否真实,屡屡出现的话也会影响整个班级的运动氛围。一旦体育课程遭遇了恶劣天气则会转回室内,要么是进行枯燥的理论知识传授,要么是组织学生进行自习。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较小,尤其是田径场的设置非常简陋,根本无法支持耐久跑训练的正常开展,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三、提高初中耐久跑训练效果的措施建议

(一)明确训练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初中生而言,与其为他们设置各种各样的训练目标,安排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还不如从以生为本的原则出发,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通过上文介绍可知,传统模式的耐久跑训练十分枯燥乏味,反反复复的跑圈训练不仅无法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长此以往还会起到反作用,让学生彻底讨厌这项运动。为此,教育者要尽快调整训练目标,通过正向引导来让学生了解到耐久跑训练的价值,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由耐久跑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首先,在训练正式开始之前,训练者要将与耐久跑有关的理论知识告知给学生,让他们懂得开展耐久跑训练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强化心肺功能与四肢协调能力,并且在各种类型的跑步训练中不断突破自我,逐步形成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其次,训练者要教给学生正确进行有氧运动的方法,如果在耐久跑训练中遇到“极点”时不要惊慌,这是内脏器官氧气供应不到位而产生的正常现象,只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在一呼一吸之间控制好步伐节奏,让自己的身体处于平稳状态,即可逐步突破自我,跑步距离和时长也会随之提高。最后,当学生已经能够在耐久跑训练中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后,教育者则要在旁及时予以鼓励,并提醒学生要量力而为,对自己的身体条件有一个理性化的认识,进而制定出下一阶段的科学训练目标。

(二)组织比赛活动,营造轻松有趣的训练氛围

想要取得耐久跑训练效果,学生的体力与耐力缺一不可,而身体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者细心发现、耐心引导,适当提升训练难度,让学生可以对训练内容保持期待,感受到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乐趣。事实上,目前大多初中生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他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到大基本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与困难,而耐久跑训练偏偏十分艰苦且持久,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教育者要适当转变训练思路,从学生角度出发来引入一些趣味性活动,切记不要让学生长时间的进行跑圈训练,避免让他们的身体与心理产生疲惫感和抵触感。

相比来看,在耐久跑训练中加入比赛活动,不仅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采纳与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活跃训练气氛,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首先,将学生分成多个活动小组,组员搭配要科学,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性格特点以及考试成绩来合理分配,保证各个小组的实力相当。其次,将比赛规则告知给学生,比赛主题是400 米接力赛,但不同于常规操作的是,每一位组员都需要跑完400 米,用时最短的小组胜出。此次比赛的训练时间为一个月,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要认真训练,在一个月后决出胜负,获胜的小组会得到奖励。最后,各个小组纷纷投入到训练中,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立刻拉近,他们共同讨论并分析每一个队员的运动能力,并由针对性的制定出不同的训练方案。不难看出,在比赛机制的引导下,学生的好胜心理成功被激发起来,从而从“要我练”的状态转变为“我要练”的状态,训练效果明显提升。

(三)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耐久跑技能

1.科学选择训练方法

训练者应当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来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例如初一新生可以开展一些基本功训练:原地摆臂、原地踏步、呼吸训练等;针对初二学生可以加入小步跑训练,当他们的心肺功能有了一定提高后,再由小步跑转为中速跑。此外,训练者还可以在中速跑训练中适当加入一些高抬腿、单脚跳等训练内容;而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教育者则可以组织他们进行难度更高的弯道跑、障碍跑训练,以此来刺激学生的耐力提升。

2.打造新的训练环境

对于耐久跑训练而言,最大的“敌人”就是训练内容的枯燥,因此训练者要在训练中不断引入新元素,让学生可以时刻保持新鲜感。其中,打造新的训练环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教育者可以根据训练主题,设计不同的训练方式,例如比赛、测试、走跑结合等,并利用好校园操场、训练馆、公园、山坡等不同的地形来对学生展开专项强化训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有氧耐力与爆发力。在不同的训练环境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经常忘记了时间与疲劳,训练效果加成。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一定要保证整个训练过程的安全,如果不具备校外训练的条件,则可以充分发挥出校园内的场地,设计一些不同的训练元素,主旨是让学生一直保持愉快的心情。

(四)重视放松恢复,加强医务监督

1.重视运动放松与运动恢复

相较于其他运动形式,耐久跑的主要特点是运动时间长、运动负荷大,因此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身体疲劳感。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运动后的恢复速度,教育者同样不能忽视的是训练后的整理活动。在以往的训练中,训练者所采用的大多数是肌肉放松、身体拉伸等方式,但由于内容重复且形式单一,效果并不好。为此,笔者在这里列举两个新的放松方法:首先,利用一些轻松有趣的小游戏、低强度的反应训练来帮助学生放松紧张的神经,将他们的注意力从之前的高强度训练中逐渐转移出来,进入到轻松愉快的新场景中。其次,向学生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让他们利用意念来进行内观,逐步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与器官,让自己可以尽快进入到全身放松的状态,以此来达到消除大脑皮质细胞疲劳感的目的。

2.做好医务监督

由于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而耐久跑训练的时长和强度又比较高,因此一定要对医务监督予以高度的重视。首先,教育者要对班级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摸底,针对那些身体素质较差且缺乏日常锻炼的学生,需要展开一对一的实时医务监督,分别在课前、课中、课后测量目标学生的心率,同时还要经常询问学生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是否出现身体不适的感觉。其次,校方也要配备相应的医疗条件,定期为学生测血压和心率等,全方位掌握在校学生的身体机能状况,以此为依据来有针对性的调整训练目标。最后,学生也要及时的向老师反映自己的情况,如果在耐久跑训练中觉得强度过大,需要在第一时间与老师进行沟通,看看是否要降低强度或终止训练,从根本上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开展耐久跑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通过科学系统化的训练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除去上文中所提及的几点教学对策以外,体育教育者还要不断改进日后的训练方案,认真对待每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让他们可以将耐久跑训练从课堂辐射到生活中。事实上,耐久能力的提升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因此唯有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才能够将耐久跑训练的真正价值发挥出来,从而让学生受益一生。

猜你喜欢

教育者运动体育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