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中青少年踝关节损伤成因及预防措施

2021-01-09山东协和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2期
关键词:踝关节韧带体育运动

山东协和学院

通常而言,在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多由体育训练与个人日常两个方面组成,但是无论是哪个方面,在不注意的情况下依然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1]。在常见的踝关节损伤中,通常有韧带拉伤、踝关节错位、踝关节骨折等情况,此类情况多出现于球类运动、田径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在出现此类损害后,若是对于此类损害不积极予以重视,同时采用相应的科学处理方法,很容易造成损害,进而引发永久性的损伤,造成难以承受的相应后果[2]。在实际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踝关节是比较容易出现损伤的位置,所以无论是专业的运动员或者是体育运动爱好者,都要对于此部位损伤的成因与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了解,科学的进行预防,才能最大程度上规避踝关节损伤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一、体育运动中出现踝关节损伤原因

(一)未掌握运动动作要领

从人体的关节构造上来说,人体的踝关节构成较为复杂,属于多关节,其复杂的架构使得其能够具备多方向运动的能力,通过多骨关节的配合能够使得其完成多种运动,如内翻运动、外翻运动、内旋运动和外旋运动等[3]。在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人的身体往往处于双脚腾空的跃起状态,若是其在落地的过程中没有掌握相应的动作要领,其在落于地面后身体的重心往往会向一侧偏移,落地的过程中身体往往会习惯性的出现足前部着陆的情况。在双脚离地到着陆的过程中,足部的踝关节往往会处于足趾屈位到背伸位的活动过程中,此时足部的踝关节往往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极为容易出现损伤的情况[4]。

(二)踝关节解剖学构造所致

在人体踝关节的解剖学架构中,踝关节的关节囊前后往往较薄,关节囊两侧较厚,并且有韧带进行强化。在踝关节的内侧有强韧的三角形韧带,也就是胫侧副韧带,能够对于足部的背屈进行有效的限制,同时其前部的肌肉纤维也能够对于足部的趾屈进行限制。除此之外,在踝关节的外侧也有腓侧副韧带,其前后排列顺序分别由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三条独立韧带组成,此三条独立韧带将患者踝关节的外踝与距骨、根骨进行连接,同时距腓后韧带能够有效的防止小腿骨出现向前脱位的情况[5]。而当足部出现过度趾屈内翻的情况时,往往容易对于患者的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造成一定的损伤,而踝关节属于滑车关节,能够通过横贯距骨骼的冠状轴进行足背屈运动与足趾屈曲运动,在进行足趾屈曲运动的过程中,足部能够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侧方移位运动。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若是力量的变化过大,或者受到较大的外来冲击,人体内的胫侧副韧带相对于腓侧副韧带而言,更加容易出现内翻,而在保持足趾屈姿势的时候,关节的稳定性也往往较差[6]。所以在体育运动中一旦出现重心不稳或者力量突然变化后,人体内的踝关节会出现强力的内翻,超出相应的正常生理限度后会导致人体内的腓侧副韧带出现撕裂或者断裂的情况,导致踝关节损伤的出现。

(三)体育运动前未进行相应的踝关节准备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人体较少会出现力量明显变化的情况,而在体育运动中此类变化会较为明显,所以在进行相应的体育运动前,需要对于人体的活动关节进行一定的准备活动,开展的准备活动越是充分,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人体内的关节也会增加适应度。而在青少年进行体育运动之前往往很少会着重进行运动前的准备,同时也缺乏科学知识的指导,缺乏活动前准备的意识,进而没有进行运动前活动的习惯[7]。在此情况下,患者的踝关节往往弹性与伸展性均不佳,在本身存在一定限度,又未曾进行相应准备的情况下开展体育运动,关节往往无法承受突然增加的力量负担,进而导致相应损伤的发生。

(四)缺乏相应的踝关节保护措施

从客观条件出发,在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踝关节保护措施,活动场地也存在一定的随机性,相应的体育器材是否经过定期检测,合规与否,个人防护装备的佩戴与否均会对于是否出现踝关节损伤产生较大的影响。活动的场地若是不够平整,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重心会出现一定的偏移情况,进而不利于关节上力量的合理均衡分配,导致体内关节所承受的力量超出生理极限,进而出现损伤的情况。

二、预防踝关节损伤的措施

(一)运动前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

在踝关节损伤的预防中,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体育运动前,要对活动所需使用的关节进行预热,从而保障相应的关节能够对于即将开始的体育活动进行适应,在运动时机的选择方面,在低气温的情况下进行体育运动,要尤其着重进行活动的准备,通常情况下准备活动要执行至发热并伴有轻微的出汗为止。在准备的过程中也要遵循相应的运动规律,从小到大的增加运动的强度,使得身体能够有效的适应运动,而不是着重增加准备运动的强度。同时在进行准备工作的过程中,既要着重对于全身的一般性准备,同时也要针对运动关键部位进行准备,通常来说在进行了一般性的准备工作后,再针对高强度关节部位进行准备,保障准备活动的全面性同时也要突出准备的重点所在。而在活动时间长短方面,一般基于运动者的身体素质来定,不做硬性的要求,而在长时间的休息后,也应该在进行再次准备活动后开始相应的体育运动。

(二)需掌握一定的损伤急救知识

针对在体育运动中较容易出现的损伤,进行体育运动的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损伤急救知识,同时对于常见的损伤原因进行了解,在出现损伤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针对性强且有效科学的急救措施,从而防止损伤的恶化。同时也要在体育运动中避免由于常识性的知识错误导致的踝关节损伤,影响到患者的后期恢复,甚至是生活质量。

(三)对于体育运动的技术要领进行掌握

在实际的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要基于体育运动其本身的特点进行掌握,遵循体育运动中的规律,从而有效的防止出现相应的损伤情况。在踝关节损伤方面,应当从关节受力的方面进行着重考虑,首先在体育运动中要保持自身重心的稳定,防止由于重心不稳所致的力量集中,导致力量超出关节承受的极限。而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于自身的落地姿势进行把控,正确的落地姿势为膝关节微微弯曲,保持踝关节的肌肉紧张,同时避免自身的重心偏移。同时也要对于自身的腿部肌肉力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关节力量承受力,保障在跃起着陆时,肌肉与关节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与支撑力。在翻滚的动作方面也可以采用顺势侧翻与滚翻等动作,减少外来冲击力。

(四)对于自身的运动量进行合理的安排

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于自身所能承受运动量的把控,过度的运动往往会使得关节出现受损的情况,故而在运动进行的过程中要基于自身的情况合理的对于运动量进行安排。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过度运动会影响其身体的健康发育,是不可取的,同时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对于踝部造成较大的负担,使得关节内的关节囊与韧带产生疲劳,使得踝关节与胫骨出现疲劳性损伤的情况。

三、总结与讨论

在近年来针对青少年体育运动踝关节损伤的研究中提及,在人体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踝关节无疑是承受最大力量的关节,所以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也最容易出现相应的损伤[8]。因此在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要多方面的对于运动者进行保护,定期对于运动器材、运动场地进行检查的同时,也要对于其进行运动常识的教导,并且使得亲够掌握相应的损伤急救方法。同时也要在进行相应的体育运动前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从而最大程度上对于踝关节损伤进行有效的避免。

综上所述,踝关节损伤是体育运动中最为常见的多发性运动损伤,其往往会对运动效果、训练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也会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故而针对踝关节损伤需引起高度重视,强化相应预防工作与知识宣教,建议青少年或者运动员应该掌握踝关节损伤时的必要处理方法使活动和训练可以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踝关节韧带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经高频超声分析跟骰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