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中外文学中人性的崇高与卑劣

2021-01-09宋航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16期
关键词:人性

宋航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昆明 650000)

1 人性论

人性是由社会以及自然属性相互组合而成。自然属性本身是一种没有任何节制的本能、欲望,是人们的天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社会属性则主要是指后期通过一系列社会生活、教化逐渐获得,属于后天繁衍而成。人的先天本性就是将所有的重心全部都放在自己的利益方面,这种人性是恶的,同时也是造成一系列恶果的主要源头。通过一系列的社会生活、社会教化后,逐渐得到了习惯的改善、人性的转变等,逐渐受到道德、法律的约束,逐渐形成善。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国内外诸多文学大家一直围绕该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孟子、荀子、霍布斯等[1]。

从20 个世纪80 年代到今天,由于受到文艺新潮的波及影响,这种“性爆炸”文艺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俯拾皆是的状态。但是相关作者仍然在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这种“技术”,对经典名著进行移花接木式的改变,将人性的外延直接定格在物欲或者是肉欲的范围内。此时,如果仍然想要将其称之为是人性,那么只能被看作是卑劣、猥琐的人性[2]。

人性本身就是已经脱离动物世界的一种存在,可以从中创造出社会所具有的各种特性。这也是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虽然在有关人性的概念方面,与人的本质相比,更加宽泛,但是一旦离开了社会性,也就没有所谓的人性。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形态背景下,人性所体现出来的状态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3]。通常情况下都会各自打着不同的历史标记,这些都可以在整个文学作品发展历程中得到论证。

古希腊的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以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而接受惩罚的神话故事作为题材,创作出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悲剧当中讴歌了普罗米修斯,为了全人类的生存以及日后的幸福,虽然直接被宙斯钉在高加索的悬崖上,忍受恶鹰对其肝脏啄食的酷刑和痛苦,一直都坚贞不屈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对宙斯起到了鞭策的作用。通过这种曲折的故事,可以从中看出氏族社会背景下,奴隶主民主制度与贵族奴隶主的专政制度相互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马克思曾经将普罗米修斯称之为是哲学日历当中最为高尚的圣者以及殉道者。鲧也是与普罗米修斯比较相似的悲剧人物,鲧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鲧为了对洪水进行控制,从天帝处,将可以自己生长的“息壤”偷出来,对附近的大坝进行建设和修理,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因为治理失败而被处死[4]。紧接着,他的儿子禹对父亲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在治理洪水时,主要是以疏导为主。在整个洪水治理中,禹曾经八年都身在他乡,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无论是普罗米修斯的盗火或者是鲧、禹的洪水治理等,都可以从中体现出先民在与自然灾害或者是自然环境斗争中相对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但是不可否认的重点就是这些人物的身上都有大公无私的牺牲精神,这些人物身上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环,异常地耀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转变,最终以其他另类的方式呈现出来。

比如古希腊神话当中还涉及“白银的人类”,主要是指这种群体由于无法对感性进行节制,行为习惯以及日常的行动都过于放肆,最终酿成大祸。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殷纣王虽然拥有至高的权力,但是由于一直放纵自己,以至于使淫乱暴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殷纣王的代名词。

2 人性论的演变

2.1 人性的崇高与卑劣在中外中古时代文学中的体现

在西方社会进入到中世纪之后以及中国社会逐渐进入到封建社会后期,这种人性禁欲主义的演变越来越明显。对当时的西方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时,不难看出当时基督教会在其中的影响力非常大,在某种程度上宗教可以被看作是封建统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实践中宣传的是禁欲主义。宗教提倡的理念就是要人们安于当前的苦难,而将希望寄托于来世。反观中国,则在进入封建社会之后,逐渐产生出了杂糅佛教、道教多种教义的新儒学思想。在实践中,直接将封建的纲常伦理解释成为优先于人类社会的一种天理所在,也就是要让人们存天理,灭人欲,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一种至善的境地。哲学历史上将其称之为是理学,在南宋一直以来都被统治者称之为是官学。基督教会与中国的理学家们提出并积极倡导的禁欲主义,其实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人民可以真正地实行到实处,但是往往提出的这些理论的人自身却过着纵欲的生活[5]。意大利的作家薄伽丘编著的《十日谈》当中,就明确地针对罗马教廷从里到外、从上到下贪婪好色的一系列罪行全部都公布出来。而在我国封建社会,集理学达成的朱熹,在日常生活中不仅私自霸占其他人的家产,而且还诱骗两个尼姑作为自己的妾侍,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表里不一的现象非常严重。

2.2 人性的崇高与卑劣在文艺复兴时期及中国元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到了明代时期,集理学大成将朱熹的著作确定为科考的主要教科书。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故事,可以发现朱元璋的子孙大多数情况下,也基本上都是荒淫无度的。比如,武宗在“豹房”的多层宫殿当中,随意地享受女色,甚至还到处猎艳。只要自己看中的女色,即使是已经有夫婿的妇女也全部都收纳到自己的宫殿当中。而对于广大的基层群众百姓而言,由于这种环境的影响非常恶劣,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们连最基本的求生欲望都直接被扼杀。这种形势下,饥寒交迫的民众、允许再嫁的寡妇等,都被看作是这些理学背后的罪人。

无论是基督教会或者是中国的理学家们,在实践中所提倡和倡导的反人性禁欲主义,在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之后,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及中国的明朝后期,受到了资产阶级、市民阶层代表的反人性禁欲主义的挑战。

反对禁欲主义其实并不代表要超越社会现有的制约,去随意宣扬纵欲,积极提倡淫乱。莎士比亚在著作《哈姆雷特》中,对丹麦王被害后的亡灵进行了详细地描写,借助亡灵的这种表现方式,对杀兄妻嫂、盗窃国位的克罗狄斯进行了斥责,斥责其为“通奸乱伦的禽兽”。在最后克罗迪斯死于哈姆雷特的复仇下。《哈姆雷特》当中,可以体现出人文主义者活在自己理想当中。

2.3 人性的崇高与卑劣在近现代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演变和交替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完善,巩固程度也比较高,在整个演变中可以逐渐凸显出来其自身在剥削、掠夺方面带来的残酷性特征。曾经由于受到启蒙思想学家的美好预言而对未来有一定的憧憬和期待的作家,都已经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感受到自己的理想正在幻灭。这些作家在对作品进行创作时,对封建专制进行痛斥,对资本主义造成的一系列罪恶进行揭露,同时对民主运动、民族的解放斗争给予称颂,其目的仍然将美好的希望寄托于未来。这种形势下,逐渐可以形成欧洲文坛历史上最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特征的文学流派。该时期最为著名的作家,包括英国的诗人雪莱、法国的小说家雨果等,尤其是托尔斯泰的《复活》更能够体现出这种思想价值。直到今天,他们的著作仍然广为流传。

雪莱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当中,创造出了一个相对比较自由,同时没有任何阶级、没有任何组织和国家界限的理想化世界。在雪莱的诗剧当中,如果单纯来看是作者的精神表达,从深层次的角度出发,就可以看出其实是整个时代的精神体现。雨果的著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当中,对副主教弗罗洛的色欲进行描述,在这一基础上,对色欲与教规之间存在的严重碰撞展开了深入探究,从中可以看出副主教弗罗洛的无耻、残暴。与之相对应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所体现出的善良、真诚被赞扬,同时也指出人们对于高尚大爱的一种牺牲精神。这种人性的崇高与卑劣,可以从中反映出作者关于人性善恶的历史观。

2.4 人性的崇高与卑劣在当代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批判现实主义对应的文学流派,根据相关记载以及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看出该流派主要是在积极浪漫主义之后逐渐形成,出现在欧美的文坛上。法国的莫泊桑、英国的狄更斯都是该时期背景下最为杰出以及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该时期正处于工人阶级越来越贫困的时期,贵族、大资产阶级逐渐以私有化的状态存在。在该时期背景下,由于资产阶级的人性受到金钱的异化影响,所以资产阶级的灵魂逐渐变得畸形,道德也逐渐堕落等,他们的作品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批判。

巴尔扎克在其自身的代表作《高老头》等作品当,对人性当中最为美好的父女关系、夫妇关系是如何被金钱异化所影响,逐渐转变成为一种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进行了形象、详细地描述。狄更斯的长篇小说《马丁·朱述尔维特》当中,由于受到金钱的异化影响,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最终导致儿子杀害自己的父亲,这种非人性的行为引起了争议。《马丁·朱述尔维特》当中有这样一段话,是指无论是背叛、欺骗、竞争、仇恨或者是贪婪、父子反目,甚至是亲友相互之间的践踏和伤害,都是生活中的连台好戏。由此可以看出,人性在被异化影响之后的卑劣。

3 从中外文学流派角度再分析一次人性善恶

人性到底是本善良还是本恶,可以说是讨论了上千年也一直在不断讨论的话题。古今中外,各家各流派都具有自己的观点。中国在这一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荀子的性恶论以及孟子性善论,在西方则是以霍布斯、黑格尔等为主。

荀子性恶的观点提出的是在目前中国的思想历史上,以最早出现的性论为主。荀子的观点主要是围绕“性恶篇”为主,其认为性是自然的性,不需要任何的学习就可以得到,不需要依靠任何的努力就可以实现,是人自满的本性以及天然本性的一种事实依据,也就是人们自身的动物性特征。比如,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关心自己的利益,顺着这种人性,只有争夺,而辞让之德就会面临严重的灭亡,这并不是说人们的本质。其自身提出的性恶论主要是指人们只在顺从自己的自然本性时,势必会引起坏的结果,而善则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努力得到的,也就是强调要以人为的方式,对恶的结果进行改善和优化。

哲学家霍布斯也支持人性本恶的观点,其认为人就好比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野兽,人类的天性其实就是反社会的存在,同时也具有破坏性的贪婪。如果放任不管,那么势必会造成强暴、抢劫等一系列严重的危害后果。

性善论的提出和在实践中的落实,最为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孟子坚持人性本善。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当中的性主要是指本质义,也就是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的明显本质化差异,人内心的道德心等,都是人向善的本性,也可以被看作是内在价值的根源。其认为,性善本身就是可以直接通过每一个人都能够体现出来的心理活动。

从古至今,放眼中外,支持“性恶论”观点其实非常多,荀子的性恶论与犹太教的原罪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发挥出一定的相呼应作用。一直到近代发展中,从马基雅维一直到弗洛伊德,全部都主张人性本恶,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也提出,人们以为人们在说出人性本善时,是一种伟大的思想,但是却忘记了人们说出人性本恶时,更是一种伟大的想法。人性本恶是日常生活中能够一再向人们展示的哲理。比如,从李尔王的不孝女儿们到“联合早报”上拳击妻子脸部的丈夫们等各事件中,追溯过去,人类在诞生初期时,就已经将本恶的人性充分地展示出来。相关研究表明,在周口店猿人时期,就已经懂得如何利用火种来将同类的头骨烤着吃等,这些事件暴露出来的最为明显的特点就人性最原始的本性特征。

4 结语

总之,纵观文学历史,在整个文学历史中有过影响比较大的作家,基本上都是从自身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从历史、物质以及精神等不同的层面,对人性的善恶进行仔细解剖。通过作品当中对人性崇高、卑劣的褒贬,可以对当时的时期背景有所了解,同时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作家在作品中追求的人性的崇高。

猜你喜欢

人性
论“创新人”对传统人性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以克论净”背后,城市环卫管理需要科学和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学习”反人性吗
认识人性
认识人性
人性的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