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研究
2021-01-08李业美
李业美
摘 要: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黄金期,也是关键期。教师应从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小学生每天都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书写习惯,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英语作业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习惯;规范
一、从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小学生每天都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为了使小学生养成每天都大声朗读英语、大声说英语的良好习惯,教师就要从小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入手。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内容都非常贴近日常生活,大多数都是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情境对话很多,所以非常适合小学生模拟情境对话进行表演。这時候教师可以扮演一名导演,组织小学生分组进行对教材内容的课本剧表演,每个人分配一个角色,记住自己的英语“台词”,然后进行分组表演。这样不但有助于加强对课文的记忆,而且还锻炼了英语的听说能力,扩大了课堂的参与度,学起来轻松有趣。同时,利用多媒体动画可以实现课文内容的情景再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学生学习到原汁原味的英语拼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书写习惯
在英语学习任务中,规范正确的英文书写关系到未来学生英语作文的写作水平,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英语书写习惯十分重要。英文字母的书写与汉语拼音的书写有着很大的区别,无论是英文字母书写时的倾斜度问题,还是英文大小写的书写规范、四线三格的格式、标点符号问题等,教师都需要给予学生明确的提示,督促他们进行正确而规范的书写。
三、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英语作业的习惯
小学英语的学习主要要从课堂听讲和课后作业两方面来完成。这就要求小学生要能够做到在英语课上认真听讲,英语课后认真完成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由于过于陌生,所以难免会产生英语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再加上小学生这一时期的活泼好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专注力持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就更加容易导致英语课堂上的走神、溜号现象的出现。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上,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出现,小学英语教师要在课堂形式和课堂节奏方面进行科学的合理化设置,把握好课堂的节奏,调动好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专注度。课后作业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提高,能够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对作业拖拉,甚至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要给予及时纠正,必要时要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强调按时完成作业的必要性。如果学生的作业内容做起来有难度,可以及时和教师取得联系,沟通好之后再进行作业的书写,以确保按时完成作业。长效的作业监督机制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按时完成英语作业的良好习惯。
四、结语
总之,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地勤学苦练,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指导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学习英语知识的乐趣,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促进英语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形成在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英语学习能力,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陈华康)
参考文献:
[1]彭慧. 小学英语拓展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 英语画刊(高级版),2014(10):65.
[2]浦晓懿. 关注阅读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 华夏教师,2017(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