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青龙过江汤
2021-01-08陈妍冰
陈妍冰
“咳咳”我坐在书桌前咳了几声,喉咙有些微微发痛,“啊,上火了,如果有碗青龙过江汤就好了!”我想。青龙过江汤,以前我每次上火,外婆都会做给我喝!
记得九岁时,我因贪吃零食而上火咳嗽,喉咙火辣辣地痛,我十分委屈,便到外婆面前哭诉。她用手摸摸我的头,系上黄色围裙走进厨房,我尾巴似的跟着,好奇地看——
外婆洗、切好青翠的小苦菜放在竹篮里,一颗颗水珠挂在菜叶上,亮晶晶的,十分好看。“当当当”的切肉声传来,粉嫩的肉块被切得细碎。外婆拢了拢满头银发,嗔怪道:“唉,叫你多喝水,就是不听,上火了吧?”闻言,我在她身旁尴尬地笑笑,又偷偷抬眼看她。她皱眉,额头上起了一道道弯曲的线,层层叠叠如梯田般,眼中尽是无奈,叹了口气,摇摇头,满头银发也跟着左右摇摆。看我小心翼翼的样子,她微笑着又摸摸我的小脑袋。
“咕嘟咕嘟”水开了,锅盖一上一下不停地哆嗦着。外婆拿起菜篮子,转身把菜哗一下全倒进了锅里,用筷子搅了搅。菜叶便顺着搅出的漩涡游动,真如一条条青龙。
外婆把切好的姜末用刀一铲,丢入汤中,双手往围裙上擦擦,转头对我说道:“苦菜清凉,姜末降火!”说着,她一本正经地点头,脸上的皱纹也板起来,银发定住不动,看起来十分严肃。外婆转身把切好的肉末装进一个白色的瓷碗里,撒上盐、胡椒粉,淋上少许料酒,用手抓了抓,搅拌均匀,“一定要搅匀,不然你这个嘴尖的,会念叨的!”外婆看看我,笑了起來。她舒缓了眉,眼里尽是如春风般的和煦。
锅中的水又沸腾起来,外婆单手把肉末撒入,筷子搅开来。我探头看见肉末浮浮沉沉,迅速地由红转白。
不一会儿,汤面被气泡覆盖,白茫茫的,像清晨江面上笼罩着的薄雾;菜叶如龙,时不时顽皮地露出头来;肉末翻滚,像江中翻腾的泥沙。外婆又加了些香油,油珠浮在水面,像江上小汀。此番景象甚是好看,我睁大眼呆呆望着。外婆看我如此,更是高兴,眼里是藏不住的笑意,她说:“你喜欢便好!”
汤终于完成,开盖便有无数蒸汽涌出,我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勺品尝。顿时,一股清香钻入我的喉咙,好像有一双轻柔的手抚平了喉咙的疼痛。
外婆手托着下巴,坐在一旁看我吃,见我这副大口吃菜吃肉,大口忙着喝汤的样子,便笑着拍我的背,道:“慢点,别吃太快!怎么样?味道好吗?”我忙点头。
从小到大,外婆给我做了很多很多的美食,厨房里忙碌的身影,飘出来的袅袅香气,一切都是那么温暖,那么熟悉。如今,外婆不在家中,我再次想起昔日的青龙过江汤,那一道外婆特供的美味,眼前浮现出那忙碌于厨房的身影,忆起那熟悉的味道……
【总 评】“青龙过江汤”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作者写了外婆切菜、切肉、下料、搅拌等做汤的具体过程,并采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生动展现了外婆忙碌的生活画面,刻画了一个慈爱的外婆形象,表现了外婆给予“我”的深深的爱及“我”对外婆的感激之情。
(讲评教师 赵丽琴 张连河)
[评 改]
写当下“我”“上火”的现状,自然引起回忆。
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起因等要素,为下文做好铺垫。
外婆的“嗔怪”语言和“无奈”的眼神以及“摸摸我的小脑袋”的动作表现了外婆对“我”的深切的关爱。
交代了汤的名字的由来,点明了题目。
“一铲”“擦擦”“装进”“撒上”等动词写出了外婆做汤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一本正经”“严肃”的表情则表现了外婆做汤时认真的态度。
再次写“我”观察到的锅内“翻滚”的情景。
写“我”品尝到汤的“清香”及独特的感受。
结尾与开头呼应,再次点题,表现了“我”对外婆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