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阶段”策略落实《和大人一起读》

2021-01-08肖天旭

师道·教研 2021年12期
关键词:和大人一起读尾巴儿歌

肖天旭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一年级新增了一个栏目叫做《和大人一起读》。温儒敏先生在《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谈到:“《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领域。有些教师对这个栏目开设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得不够深刻,往往简单地把这个栏目当成作业布置下去就完事,学生们能不能够完成,完成的情况怎样,不得而知,使得这个栏目的设置流于形式。为了更好地落实《和大人一起读》设置意图,我们开展了“故事妈妈牵手娃娃”的系列活动,逐步形成了“三阶段”的推进策略,第一阶段大人领衔一起读,第二阶段学生读为主一起读,第三阶段内外联动一起读。采用多元化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和交流,通过一篇带多篇、学生和大人共读的方式,把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提升学生的阅读总量,引领学生走进“悦读”世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第一阶段:大人领衔一起读

1.大人领读,学生倾听

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识字量少,大多数学生没有独立阅读能力,所以,和学生一起读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大人读,学生听。”教师可以担任“故事妈妈”,由此开始“阅读”的第一课。教材第一单元《小白兔和小灰兔》,老师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带领学生们走进故事,指导学生们认真倾听,故事的内容是有趣的,情节是生动的。学生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全心倾听,一边听一边用小手指着阅读的内容,有些能力强的学生会在故事中碰到很多熟悉的字,学生们沉浸在有趣的情节中,既激发了读书的兴趣,又巧妙地强化了识字的本领。

这种方法在引进课外阅读内容的时候也用得比较多。比如小隽妈妈第一次给他讲宫西达也恐龙系列绘本《你真好》的时候,基本上也是用“大人读,学生听”的方式。

2.大人领读,学生跟读

大人读,学生听,这种方式很快就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他很快就会产生读书的愿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这样读,大人读一句,学生跟着跟着读一句,这样反复几次,学生就能独立阅读。也可以是学生在大人的陪伴下尝试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在大人的帮助下扫除阅读的障碍。还是第一单元的《小白兔和小灰兔》,学生在听读之后产生了阅读的愿望,我们就可以采用“大人读,学生读”的方式,帮助学生们自己把这个故事读出来。教学实践证明,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是难事。再通过同桌互相读,小组一起读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把这个故事读出来。

3.大人领读,学生提问

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学生思考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要“带着问题读”。从一年级教材的编排来看:《小松鼠找花生》中“是谁把花生摘走了,花生到底去了哪儿呢?”《胖乎乎的小手》中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小手呢?这些问题都是大人在和学生一起读要启发学生们思考的问题。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聊天等方式把自然科学知识,做人做事的道理告诉学生们。

再比如,小逸爸爸在给他讲《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个故事的时候提了两个问题:问题1.猫是怎么样活了100万次的?问题2.猫最后一次是怎么活的?刚开始,我以为这个故事太深,学生们很难理解,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班里有一个学生居然能够说出:100万次是个虚数。指的是猫生(人生)有百万种活法,过去都是活在别人的活法里,不管是被宠爱(国王),还是被利用(马戏团),猫都不喜欢。猫最喜欢的是做回自己,能与心爱的白猫生一堆猫孩,陪伴终老。当时我们都觉得很奇怪,问他是怎么知道的,这个故事曾经和爸爸读过。

4.大人领读,学生创编

“创造力”是人类思维中最绚丽的花朵。“和大人一起读”在编排上也有这方面的渗透,比如上册五单元的《拔萝卜》讲就是老爷爷去拔萝卜,拔不动就叫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猫来帮忙,整篇文章是类似段落结构反复出现,教材最后一句话:“小狗喊小猫来帮忙……”泡泡里面的字是“后来怎么样了呢?”大人在带领学生学习时可以用出示这样的句式:()喊()来帮忙,()拉着(),()拉着(),()拉着(),()拉着(),()拉着(),“嗨哟!嗨呦!”拔呀拔……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模仿课文的段落继续创编故事情节。这样不仅仅巩固了所学的课文,也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比如《谁会飞》,我们可以在读后设置这样的编写练习:谁会

?     ; 。      怎样      ?       。这样就有效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有些绘本会在结尾处留下悬念,使读者意犹未尽,这比如《好饿的毛毛虫》,毛毛虫变成蝴蝶后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让学生们想象编故事,这样就启发了学生无尽的想象力。

5.大人领读,学生创演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包括审美情趣的培养,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的很多故事不仅仅可以用来读,也可以用来唱,用来演。去年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安排的《小兔乖乖》作为儿歌教学的补充教材,让学生们在音乐声中表演出来,通过表演加强安全教育的意识。让学生们会读、会演,会思考,懂道理。

《拔萝卜》也是很好的朗读、表演的材料,通过读,通过演,学生们很快就会明白:团结力量大。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含义深刻,多种形式的读可以让学生们在读的过程中拥有美好的情感体验,他会感到读书是一件多么轻松、有趣、快乐的事情啊!

二、第二阶段:学生当家一起读

1.学生主读,大人伴听

入学两个月,学生逐渐掌握了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可以让学生们们借助拼音读一些简短的儿歌,看一些简单的拼音绘本。比如,薛瑞萍老师主编的《日有所诵》就是很好的辅助读本。第一单元中《数字歌》:“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过山车》:“上天了,入地了,腾云了,驾雾了。过山车,下山了,我变成,流星了。”像这样简单的、趣味性强的儿歌还有很多,坚持每天读一首,学生们没有负担,在读的过程中既练习了拼音,又学习了生字,还积累了语言。遇到困难的时候,大人给予及时的帮扶,每天的时间不长,但是坚持下来就会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他们开始慢慢可以独立阅读儿歌了。这时候,大人再推荐阅读一些有趣的拼音绘本,我们会发现,陪伴阅读的时间会变短,学生独立阅读时间会变长,学生读书的效率会提高。

2.学生主读,大人互议

在“以大人为主的一起读”阶段,有一个“大人读,学生想”的环节。大人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起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而在以学生读为主的阶段,要训练的是学生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如,一年级上册中《谁会飞?》是一首问答儿歌。本册教材课文中也有一首问答儿歌《比尾巴》,都是问答儿歌,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学生们提出问题,大人通过比较,帮助学生认识了儿歌特点,《谁会飞》一文“谁会飞?鸟会飞,鸟儿怎么飞?扇扇翅膀去又回。”是一问一答式,《比尾巴》一文“谁的尾巴长?谁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是连问连答式。

三、第三阶段:内外联动一起读

“内外联动一起读”需要教师有个整体的安排,把“三个阶段”做系统的落实。开学初,教师就要制定好“故事妈妈”进班级的活动方案,从时间、地点、主讲人、内容,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落实。活动方案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方案可以同年级老师分工。例如,我校一年级一共四位语文老师,一年级上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每位老师负责两个单元“和大人一起读”的准备和教学,轮流到各个班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后面一个班的教学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技能。“故事妈妈牵手娃娃”的读书活动除了在学校开展活动,也可以在社区开展活动。有些学生的家庭,父母工作比较忙,下班回家晚,有些學生父母不在家,交给托管老师,还有些学生下课就没人管,也不知道安排好课外的时间。这时候就可以把一些愿意为学生们服务的家长组织起来,和社区托管老师联合起来。学生们可以在托管班进行阅读,让高年级的学生带着低年级的学生一起阅读也是一种方式,甚至可以在“故事妈妈”的带领下到社区的阅览室、图书馆去阅读。学生有人带着,又有读书的伙伴,很快就会“与书为友,健康成长。”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低年级语文‘和大家一起读’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11924)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和大人一起读尾巴儿歌
农村孩子“和大人一起读”的认识与思考
大手牵小手一起快乐读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睡觉儿歌
用好教材例子盘活课外阅读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七月的儿歌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