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同体建设环境的审美型可视化德育模式
2021-01-08李进新
李进新
可视化德育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直面“知而无信”的困境,引入视觉在场机制,充分利用生态图像,唤醒与激活学生经验中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形成的原初意义;直面“行而无趣”的困境,引入理想范导机制,充分利用新时期特中特色社会主义优秀人物艺术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与意志;直面“教而无让”的困境,引入社会建构生成机制,充分发挥多层共同体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优美瞬间写真照”的交往作用,增强学生道德价值自由选择、道德行为自主建构的动能与经验。
一、引入视觉在场机制,让学生知而有信
1.德育困境:知而无信
传统德育非常重视言语教导,将社会价值观及社会行为规则当作常识来传递。学生虽然能够听懂并遵从其社会价值取向与社会行为规则,但并不能领悟出隐藏在抽象语言文字背后的生活意义,表现出来的状态则是知而不“信”,无法理解“人的生活就是这种”“人的生活需要这样”。当然,传统德育也力图通过“情境”“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但其“情境”“体验”是碎片化的、模拟化的、表演化的,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情感和志趣并未调动起来并陷入其中,是生活的旁观者,而非“在场”者,从而无法体验到社会价值观及其行为准则的缘由及真实需要,“确信”社会主义价值观及其行为准则的正当性。我们以图像理论为指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理论指引:图像理论
(1)可视化的定义
可视化又称图像化,源于英文的“visualization”,原意是以“可视的”“形象的” 图像表征意义。新闻图片、绘画、经典影视艺术作品,师生创作的摄影作品、微视频作品、微电影作品都属于可视化的范畴。可视化是现象学等现代哲学极力推崇的意义阐释方法,旨在强调可视形象在意义传递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核心就是主张意识和表意的图像化、经验化,将不可见的形而上的概念还原为可见的日常生活现象。
(2)W.J.T.米歇尔《图像理论》
米歇尔认为,人类哲学已经完成了本体论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学转向,正过渡到图像转向。他认为图像是现象化的,现象是图像化的。图像不是对世界的描摹,不是意识形态的说明,更不是语言的附庸,图像是本体性的,能够独立的呈现自身,也能够独立地呈现世界意义。人是主体性的,既能说也会看,能通过语言和图像建构这个世界的意义,呈现世界的意义,理解世界的意义。
3.德育变革:引入视觉在场机制
(1)机制:视觉在场机制
在场即事物本真的存在状态,是现象性的、具象性的,是去蔽的,是事物的客观存在,而不是对事物存在的说明。所谓视觉在场,就是“忘记了自己是有身体的看者,忘记了他之所见永远是在其所见的下面”的观者在场, “因为看者被摄入了被他看之物中”,观者获得身临其境,令人信服之感。让观者获得视觉在场之感,直接、形象、真实的图像是前提,图像所呈现的整体世界在场是保障,观者真实的“凝视”与“陷入”是关键。
视觉在场机制,就是通过引入图像,让学生通过“凝视”图像,“陷入”图像,“跳出”图像,获得可信之感,并与相关生活经验相融合,唤醒与激活隐含在图像背后而支撑社会价值观形成的原初意义,实现“知而有信”的德育目标。
(2)策略:观看生态哲学电影纪录片
我们对类似于“动物世界”“自然灾害片”等大型视频材料进行了主题化重组加工,形成了蕴含丰富的社会价值意义与社会生活方式的生态哲学电影课程体系(纪录片)。我们将生态世界中各类生物习性与相互作用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各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共生性、等价性、互动性与协同性,让学生感受到群居动物生活行为规则的真实性、重要性与必要性。
(3)操作:开发并实施生态哲学电影课程
我校开发并实施的生态哲学电影校本课程,由120个纪录片组成,分为环境保护、环境破坏、环境修复三个主题,分别在低段、中段、高段电影课中使用。电影课教学,间周一节,主要以观看记录片为主,先观看视频—感受现象,接着是讨论视频——明确意义,最后是理解视频——形成判断。通过三个阶段唤醒与激活隐含于生态现象背后的“共生、等价、互动、协同”的意义,以及生命存在与发展都必须遵循的“从适应走向超越”的基本规律。
二、引入理想范导机制,让学生行而有趣
康德美善论认为,美和善就人的行为而言是一体两面,两者是同构的,美是道德的善的象征,美对善有暗示作用,对人的某一社会行为的审美判断也就暗示着某一社会行为的道德判断。我们评判某一个社会行为,就是对某个社会行为规范与这个社会规范的作出评判,当两者高度契合时,人们就由此获得道德美感。我们展开自由想象,形成道德的理想,激发自己不断地完善这种道德行为,创造这种道德行为。
(1)机制:理想范导机制
“范导”(Regulation)一词来自德语,就是规范、调节的意思。理想对人的行为具有范导作用。
在康德美善论看来,我们对人的行为审美,既是获得道德审美愉悦的过程,也是形成个体道德理想的过程,并使道德理想发挥范导作用的过程——不断地完善其道德行为,丰富与发展其道德行为,同时将道德规范发展为一种直言命令,来规定自己的道德动机,从而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我们引入理想范导机制,就是将审美过程引入到德育過程之中, 将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建立非人为联系,将建立审美理想与建立道德理想统一起来,让审美教育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意志直接转化为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从根本上解决德育过程中的“行而无趣”问题。
(2)策略:欣赏优秀人物电影故事
我们将既符合儿童审美情趣,又能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行为准则的艺术形象,艺术片引入德育课程。我们开发与实施《优秀人物电影故事》德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并通过日常生活丰富与完善这一道德理想。
(3)操作:开发并实施《优秀人物电影故事》德育校本课程。
《优秀人物电影故事》剧情片系列《经典优秀人物》剧情片系列,按“励志”“爱国”“红色”“英雄”“校园最美师生”五个板块,每个板块24部电影,由120个艺术化了的人物组成的群像。该剧情片也安排在电影课程中。没有时空与地域局限,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有现代的,也有古代的,第五个板块的人物故事,则是发生在校内的最美师生微故事。通过故事情节的逐层展开及主人翁艺术的语言与行为,呈现优秀人物的唯美的精神品质,让学生感悟优秀人物的内涵,重构自己的道德理想,并用道德行动拓展自己的理想。
三、社会建构生成机制,让师者教而有“让”
(1)机制:社会建构生成机制
社会建构生成,就是“引出”,就是“让学”,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心翼翼地“应合”与“护佑”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条件。就是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角色扮演、社会行为比较与社会观察学习,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引入“让学”,让学生在平等与开放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真切感受“在一起”的需要,获得“在一起”的经验,塑造个人习惯,维系群体习俗,形成社会共识,内生其共同体价值观念与个体行为方式。
(2)策略:共享“我们在一起”最美学生生活写真照
我们将共同体建设纳入德育队伍建设范畴,让学生与家长、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在一起”,建构“大家”的共识,建构 “大家”认可的行为方式。我们通过微信平台及社交平台,让学生和家长、老师、同学以及社区教育干事“在一起”,并采用共享现场图片为主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参与”与“倾听”、“讨论”与“妥协”、“选择”与“接纳”、“生成”与“协同”等一系列主体间交往行为,通过各层次德育共同体建设,营造德育文化,增强学生家长、教师、社区工作人员的德育意识,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与德育能力。
(3)操作:拍摄与传播学生日常生活优美瞬间写真照
学生日常生活优美瞬间写真照,是各层次德育共同体群(微信群)中公开的学生照片,包括自主管理示范岗值班学生的校园示范性照片,包括学生在家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与社会礼仪的照片,包括从校园安防系统中抓拍的一些照片以及学生间交往行为的照片。对大家认可的行为,第一时间在校园视频系统平台上滚动播出,分时段颁奖。学校德育处还设有“道德法庭”,邀请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生干部“到庭”,对个别图像反映出來的不当行为或问题学生,我们开辟认领通道与“道德法庭”,组织涉事学生及班主任开展小范围的“法庭辩论”,形成共同认定的思想观念与社会规范。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