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的有效性

2021-01-08林珈庆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班会德育

林珈庆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至关重要,加强德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德育的有效性。教师要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家校联合、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下面,我从“加强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小学德育的策略”三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 有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3.060

德育是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心理等方面进行教育,小学阶段是进行德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加强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正处于品格的建立时期,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的社会风气,这些社会风气对小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可以帮助学生自觉抵制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小学生,使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学生成为讲道德的好少年。

二、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和教师对德育的忽视

目前,很多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德育重视程度比较低,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对学生智育的培育,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情况,教师没有开展专门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热爱班集体的德育,小学生缺乏德育,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长期来看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2.学校对德育工作没有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

有些学校在德育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制定有效的计划,德育工作的力度不够,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很多学校的德育流于形式,在活动中没有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关注到了活动,却没有灵活地运用活动中所学的道德知识。部分教师的德育手段单一,以说教为主,很容易导致学生反感。

三、加强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

1.教师要做好典范作用

小学教师要做好典范作用,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教师可以在学科教学时融入德育,将德育和知识教学相结合,教师要树立职业道德精神,做学生的榜样。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他们容易模仿周围人的行为方式,所以,在小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关注自身的行为习惯,教师首先要做好道德标兵,然后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感染学生。

2.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小学生展示一些爱国主题的图片、视频,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精神。教师通过主题班会将爱国教育具体化,引导学生思考:爱国,我们能做哪些事情?教师还可以通过班会进行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营造班集体积极向上的风气。教师要给每个班会设置一个主题,通过班会的形式谈谈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在班会上积极发言,从而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

例如,我定期开展德育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涉及的主题有感恩教育、爱国教育、爱集体教育、同学之间如何相处等。在“同学之间如何相处”的主题班会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学校里,万一和同学产生矛盾、甚至打架了,你会怎么办呢?学生们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保持冷静,告诉教师。有的学生说:找其他同学帮助。……我对学生进行德育: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冷静,想一想自己是否有不对的地方。如果是自己做得不对,要主动向同学道歉。我还举了一个例子:小红长得有些胖,大家都嘲笑她,这样对吗?学生们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借着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我们要与人为善,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别人。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学会关爱同学,不能嘲笑、欺负同学。经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对同学之间应如何相处有了新的看法,学生试着用尊重、互助的方式来进行相处,学生之间的矛盾也就随之减少。

又如,为了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我召开了“我爱劳动”主题班会。受不良社会观念的影响,小学生对劳动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差,召开这个班会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我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两张图片,一张是地面果皮、纸屑很多,拖把、水桶等堆在一起;第二张图片是教室打扫得很干净。我提问学生:同学们,这两张照片呈现的教室环境你们更喜欢哪一个?学生都表示喜欢第二张,我引导学生说出不喜欢第一张照片的原因,同学们表示:卫生很差,在这样的教室上课,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我趁机进行德育:我们都喜欢整洁卫生的教室,我們要感谢值日生的劳动,所以我们也要尊重值日生的劳动,在平时不要随便扔垃圾。我又创设了情境,引导小学生思考:(1)下午该冬冬值日,但是一放学他就回家了,他说他不喜欢打扫卫生。(2)手工课上完了,小丽将纸屑都扔在了地上。组织学生讨论这两个情境,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意义。

3.家校联合共同进行德育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德育要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对于学生不正确的行为及时纠正,家校联合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例如,我校经常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家长们讨论先进的教育理念,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校园和班级中书写热情的欢迎标语,使家长一进学校,就可以感受到融洽、和谐的氛围。在家长会上,向家长提出教育孩子的建议,希望家长能够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子女的沟通,家庭和学校共同为教育孩子而努力。开家长会的时候,有一名家长反映,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家里谁的话也不听,家里人都要听他的,但是从这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很好。对于这名学生“两面派”的行为,我和该生的妈妈进行了交流,希望该生的妈妈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在家庭中为孩子建立规矩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要注意家庭的教育方式,不能过于溺爱,多让孩子和同龄孩子接触。在学校教育方面,我也召开了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请该生进行发言,使该生意识到要尊重父母,感恩父母。经过一段之间的道德教育,该生在家庭中的行为方式有了改变。

4.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

课外活动在德育教学中也具有关键的作用,学校及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设计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小学生乐群、团结、互助的道德品质,教师可以组织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活动提升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还可以在植树节组织学生植树,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国庆节组织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演讲比赛、歌唱祖国比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父亲节,组织学生手工制作一个小礼物送给父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例如,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我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故事表演活动、单词竞赛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小学生团体的参与,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引导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我定期组织学生打扫班级卫生,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我还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参加公益活动,为敬老院的老人表演丰富多彩的节目,使学生感受到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快乐。我还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活动、在社区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社会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借助班会、家校联合教育、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质。教师还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要以身示范,用良好的道德行为来影响学生,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增强德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刘桢《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探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5期。

[2] 樊红琴《小学德育中的实践研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年第9期。

[3] 沈少珍《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小学德育的探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班会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课外活动类作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