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触动孩子的心灵
2021-01-08吴丽娟
吴丽娟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需要以爱触动孩子的心灵。即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开展中,通过关注孩子们的德育质量,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实施教育引导,针对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德育方法,从而确保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让爱触动孩子的心灵——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当前德育工作的开展问题进行阐述,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以爱触动 小学班主任 德育 工作研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3.059
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班主任是其成长引导的核心保障,如何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实际的教学经验,通过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对孩子们的品德与学习进行深入教育,帮助学生在学习上,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能力,在品德上,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同时,针对孩子们存在的德育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从而提升德育工作开展效果。班主任对孩子们能够多一分关爱,少一份责备,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惩罚,多一分欣赏,少一分忽视,实现不忘初心,以爱育人。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在小学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在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关系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实际的班主任教育工作中,需要重视德育工作的质量。现阶段的小学生德育问题,主要来自家庭原因、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外界错误信息的误导。因此,针对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1.家庭原因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家庭问题是主要的问题。受到家庭观念与独生子女的影响,孩子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宠爱,家长对于孩子的价值观与思想观未能够进行良好的引导。例如家长满足孩子过分无理的要求时,孩子们的价值观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德育问题。在家庭原因上,同样也与家长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关系,如班主任布置的一些德育作业,家长配合性不足,导致实际的教育效果得不到保障。例如,班主任安排孩子参与到家庭卫生打扫中,利用自身能力来做一些事,而家长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导致孩子能力不能够得到发展,进而逐步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造成影响。
2.传统教育观念的原因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传统教育观念对班主任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影响,如应试教育的观念下,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以成绩为主,对学生品德不重视,导致实际的教学中德育渗透较少,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同样,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爱来触动孩子们的心灵,从而让孩子们爱上学习,提升班主任德育教学的效果。
3.小学生受到外界错误信息的误导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而小学生自身缺乏相应的认知能力,容易受到外界错误信息的误导,从而形成错误的行为与观念。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而外界错误信息往往更容易影响小学生的行为模式,从而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因此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多媒体,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从而提升德育效果。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方案
1.引学生之事,开展德育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重视引学生之事。在日常德育工作开展中,需要借助学生自己的故事来开展德育工作。引学生之事来创新德育工作,需要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来开展德育,不仅让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能够为小学学生的德育品质提高提供帮助,还能让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尊师道、爱团结、助人为乐等层面,进行相应的创新德育,从小事开始,让学生的德育素养,能够在教师的日常德育工作引导下得到有效培养,从而实现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在德育工作创新中,通过对学生能力与做法的肯定与表扬,以学生自身为榜样,来帮助德育工作的有效实践,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为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用学生之思,开展德育交流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需要重视用学生之思。用学生之思开展德育工作,需要运用学生的思考来创新德育工作。用学生之思来创新德育工作,需要班主任学会与班上学生沟通,通过沟通交流来认识学生,从而方便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学科教师与班上学生出现争吵的情况下,不能够只听任课教师的说法,需要善于与学生沟通,通过学生的想法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有助于公正公平地对待事情。因此,在班级德育工作开展中,重点在于通过学生的想法,逐步加强学生的自律能力,从而达成相应的德育目标。引学生之事,用学生之思来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消除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不符合实际的问题,通过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共同价值观和思想观,有助于班主任在德育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班级学生能够主动遵守班级规则,为班级建设提供保障。
3.导学生之心,触发学生心灵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需要重视导学生之心。导学生之心来开展德育工作,需要借助引导学生的内心思想,通过换位法来开展德育。导学生之心的换位教育模式需要重视学生的内心变化,其价值在于感悟学生的心灵,通过心灵的德育实践,来尽可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与做法。德育工作作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常规内容,需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形成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围,例如,学校举办的升旗仪式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节点,在日常的升旗仪式中,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通过表扬学生的行为,来提升学生注重德育的程度,以此加强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认知与掌握。导学生之心的换位教育模式,能够创新德育内容,这需要奖励与惩罚并用,通过对学生好的层面与行为进行表扬,对不好的进行惩罚,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的目标。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中,通过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德育工作践行模式,让班级学生都能够形成良好的学风与作风,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的高质量落实。
4.结合实际生活,保障德育效果
在小学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中,需要班主任能够结合学生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进行教育引导。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引导教学工作,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德育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引导小学生快乐成长。结合实际生活需要班主任不忘初心,以爱育人,牢记自身使命,以身作则,让自身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从而实现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针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创新工作开展模式。通过建立完善的德育体系,从而以引学生之事、用学生之思、导学生之心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下,开展德育工作需要班主任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正确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完善德育体系,以此丰富学生的日常德育教学内容,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牛彦荣《谈德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当代家庭教育》2021年第25期。
[2] 莫志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方法研究》,教育部基礎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21年。
[3] 虎良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研究》,《试题与研究》2021年第14期。
[4] 钱俊《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效能提升研究》,《名师在线》2021年第10期。
[5] 敖正兵《让爱触动孩子的心灵——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学校管理与教学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