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2021-01-08邹晓波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历史过程课堂

邹晓波

摘 要:在当前教育教学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和丰富,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以此体现出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应用历史故事等相关内容,使其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挖掘和调动,进而为学生历史知识的丰富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结合这一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应用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故事 应用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3.045

从初中历史教学过程来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更有效融入历史故事等相关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同时通过历史故事的有效应用,使整体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持续性历史学习和探究的习惯,为学生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供必要前提。据此,有必要针对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剖析。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使学生更有代入感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应用历史故事,利用话语或者文字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和故事的讲解和传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有代入感,随着故事的发展和推进,让学生在更加良好和谐的历史氛围中,深刻理解和记忆相关历史知识,历史理论和相关事件等等,从而通过故事的形式更充分感知历史的深刻内涵和底蕴,进而为其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

2.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入打造高质量的历史课堂模式

历史故事的引入使整体的历史课堂教学更富有形象性,趣味性,进而为其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教学方法,使各类知识点在其中得到有效融入,这样可以把枯燥的理论、历史事件、时间点等形象化,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3.更加契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讲解历史故事,的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同时,通过历史知识的讲解和故事的引入,在潜移默化之中进一步增强传统美德的熏陶和教育,使美育、德育等可以更有效地融合进来,通过各类故事讲解过程的推进,使学生了解历史的轨迹和历史真相,进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相关历史知识,突破灌输式的知识教育模式,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主观能动性,为其历史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选择合适的历史故事和史料资料

选择更适宜的具有典型性和适宜性的历史故事,确保其具备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与历史教学的相关要求和学生的发展特点有效结合,这样才能更充分体现出相关故事的价值,进而为学生历史素养和人文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在针对历史故事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历史史料,关注人文教育,进而为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供必要支持。例如,在我国近代史中,十分关键的分界线就是甲午战争,通过甲午战争历史故事的有效融入,可以让学生更充分理解这段历史,把握典型的历史事件和背后的内涵。在教师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学生无法理解,针对此类情况,可以有效通过历史故事的形式,展示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文字材料,选取典型的故事进行讲解,例如,当时中国有大量的租界,很多租界上都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通过这种故事的引入,让学生感同身受,深刻体会到当时我国的艰难处境,然后对比当前的阿富汗,叙利亚等国家的战争形势,进一步讲解其中所发生的故事,通过对比和分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发展的脉络,让学生深刻明白,只有国家强大,个人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由此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进而呈现出应有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有效培养学生的审辨思维和正确的历史观,这是关键所在,也是核心任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应用历史故事,让学生融入到故事的情节之中,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探究认知和讨论,并且通过争辩的模式进行思维的启发和调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规避学生走入思维的误区,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思考和求证,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其审辨思维和辩证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入红军的故事,融入红军长征和南昌起义等相关方面的历史知识,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历史知识对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沟通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积极有效地表达自身的见解,并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论证,以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自身对于历史事件的掌握和辩证思维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应的历史故事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學过程中,针对历史故事进行应用的时候,要在过程中进行针对性地穿插,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持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充分吸引,进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在针对历史故事进行穿插的过程中,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关联,有效契合,使故事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指引性,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历史故事和教材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的融合,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相关历史知识和理论的理解。除此之外,在针对历史故事进行穿插的过程中,要明确具体的穿插时间,使穿插时间更科学合理,这样才能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秦末农民的大起义》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所涉及的内容有比较多的知识点,同时比较分散,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入,让学生针对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人物,著名事件等进行更充分地了解和记忆,以此使教学效率有效提升。例如,揭竿而起、霸王别姬、大泽乡起义、楚汉相争等都是比较典型的历史故事,通过引入这种故事,可以打破课堂沉闷的氛围,使历史故事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4.在课后有效应用历史故事

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做好课后教学引导工作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应用历史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总结、认知历史理论和相关内容,在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拓展自身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视野,在课下和同学进行讨论,在不经意之间总结复习历史知识,以此养成历史学习思考的习惯,这对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对其传授更多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去课下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搜集整理,进一步拓展自身的阅读范围和领域,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这样可以体现出更高质量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章教学完毕之后,可以在课下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历史研讨活动,并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自主收集和整理,之后让学生在课堂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口述,或者通过课上演讲的形式讲解这个阶段以及相关方面的历史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使其历史文化功底进一步深化。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能够充分明确,针对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在具体的教学推进过程中有效应用历史故事等相关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融入方法,融入内容和时间点等等,使历史故事呈现出应有的价值,打造高效率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此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常青《听故事,学历史——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第31期。

[2] 黄燕《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八年级教学为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20期。

[3] 张红顺《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黑河教育》2018年第9期。

[4] 牛冰冰《科教类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5] 张来凤《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七八年级历史教学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历史过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历史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