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古诗文阅读的有效教学路径探索

2021-01-08薛万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愚公古诗文古诗词

薛万华

摘 要:中华文化包罗万象,不仅有韵律优美的诗歌,更有感情饱满的文章。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古诗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帮助学生提升能力,积累核心素养。本文就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进而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 有效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3.037

古诗文不管是在语言表达还是写作方面都独具风格,让人类感受这种传统文化的特别之处。如何发挥古诗文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也成了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有效的教学途径是关键。只有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古诗文里包含的内容传达给学生,才算完成古诗文教学。

一、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视古诗文讲解,忽略阅读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在古诗文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古诗文的讲解,但是对于阅读却很少进行。阅读也是学习古诗文的一部分,没有阅读,古诗文的学习是没有灵魂的。讲解之后如果没有进行阅读,那么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不可能很好地传递给学生,所以必须要重视阅读,这样才能让古诗文发挥最大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

2.阅读不够深入,理解出现偏差

阅读也是有技巧的,不仅现代文阅读需足够的技巧,古诗文依然需要有技巧支撑。比如圈点勾画就是阅读古诗文的关键;注重对一些重点词汇的理解和阅读;对重点文段的阅读和背诵等,这些都是进行古诗文学习的有效方式。由于一些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没有进行深入阅读,仅仅是走马观花,导致阅读收效甚微,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学生应该深入阅读,并且适当运用一些阅读技巧,这样才能在无形中提升他们的能力。

二、如何有效进行古诗文阅读教学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

进行古诗文阅读的基础是要对古诗文有一个大概了解,这样才能确保阅读有效果。如果对古诗文不了解,那么阅读也不会有任何作用。所以教师要首先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大体内容,写作背景等,阅读效果就会随之提高。

比如在学习《使至塞上》这首古诗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只有了解了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才能更加深入的明白作者通过这首词所表达出来的意思。这是王维奉命到边疆去慰问将士的途中完成的,记录了塞外风光。并且这其中还有作者情感的变化,这些都需要阅读汇总才能体现。所以讲解是关键,通过讲解,让学生对古诗文有一个大概了解,之后再进行阅读就会感受比较深刻,对于作者的感情表达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这首词之前,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塞外风光有了簡单的了解之后,就会带着自己的这份了解去阅读王维的这首词。词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景物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巧妙地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描述出来。王维在写词的时候非常擅长写景,而且这首词也确实发挥了它的特长,通过看似简单的语言,描绘出非常震慑的场面。单看一个“孤”字可以理解成孤独,王维用这个字主要表达的是景物的那份孤独,偌大的沙漠景物非常单调。描写完景物的单调之后,又用“直”描绘景物的那份坚毅,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对比。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放弃。王维当时被调至边疆,在边塞生活中遇到各种排挤,产生了孤独寂寞的悲伤之情。但是他并没有自我放弃,被沙漠的雄浑景色感染,使自己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和净化,从而产生了慷慨豁达的情怀。

2.开展各项阅读比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想要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就需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兴趣。阅读也是一样的,古诗文有时候可能会枯涩难懂,一些人不愿意去阅读。各种阅读比赛是增强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比赛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也会逐渐爱上阅读。

比如在学习《诗经》二首之后,可以组织学习进行阅读比赛。这次阅读比赛完全是检验学生对诗经内容的理解,感受其中描绘的美好爱情,以及熟悉赋、比、兴等艺术表现手法。所以在课后组织阅读比赛是很有必要的,是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开展阅读比赛的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首先应该寻找一些真正能够对学生产生吸引的内容。例如,初中学生对于奖品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学生喜欢的奖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古诗词阅读比赛。阅读比赛完成之后,教师还应该及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表扬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另一种是成绩虽然不优秀,但是积极参与活动,而且学习热情比较高涨的同学,教师也应该对这类学生进行表扬。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只要付出努力会带来一定的回报。将古诗词比赛与学生的喜好联系在一起,设置一些学生喜欢的奖品,利用奖品对学生进行激励,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利用课外时间拓展阅读范围

古诗文阅读不仅仅局限于初中课本,在课外依然有很多可以阅读的东西。阅读是提升语文能力的关键,在阅读中学生才会发现文字的魅力,才会通晓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扩大阅读范围,让古诗文影响学生,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比如可以给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诗经》《论语》等文学著作。通过对这些古诗文的阅读,他们不管是在语言表达还是古诗文的学习方面都会有一个质的突破,实现一定程度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到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在开展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结合古诗词的内容为学生传递正能量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用白话文对其进行翻译。智叟笑话愚公,阻止他移山,因为智叟认为,就算愚公用残余的岁月,也不会让最后的结果产生变化。愚公回复智叟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母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最后,山神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地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帮助愚公搬走了大山。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文言文片段,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为什么愚公最后可以获得胜利。在外人看来,愚公之前所有的举动都非常愚蠢,但是愚公却没有放弃,他相信总有一天可以把山搬走。教师要利用这一思想,让学生学会坚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想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愚公的这种行为傻吗?为什么愚公最后如愿以偿将大山搬走了呢?”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更能够增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只要坚持下去,结果就一定不会很糟。

4.让学生尝试教学

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上,大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课。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之后,对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所以考虑到古诗词学习的难度,教师应该适当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转换,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开展古诗词学习。例如在讲解一些难度较低的古诗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在课堂上讲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文。例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上尝试对这首曲进行分析讲解。因为这首曲只有简单的几句,所以会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可以让学生对每一句进行分析,联系课文给出的注释,对这首曲的内容进行讲解。很多学生最开始讲解时会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研究古诗词。教师要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合理的任务划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

古诗文阅读是语文中比较重要的一环,通过阅读古诗文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还能提升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进而提升整体语文素养,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积累。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积极帮助学生进行阅读,教给他们正确的阅读方式,不断提升他们的语感。

参考文献:

[1] 鲁彦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有效教学初探》,《青海教育》2019年第5期。

[2] 郑娇艳《初中语文古诗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索》,《环球慈善》2020年第1期。

[3] 赵文焕、罗茂东《增强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8年第7期。

猜你喜欢

愚公古诗文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现代愚公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谁更应当“愚公”
愚公移山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