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体类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2021-01-08刘天红
刘天红
摘 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三大主科之一。语文学习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仅课文的文体类型就非常多样,学习的文体类型越丰富,学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所能选择的文体就越多样。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课文是主要的學习内容之一。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文章的文体结构来展开相关且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文体特色,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其学习的价值,才算真正走进语文学习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文体类型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3.015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写作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进行写作时,需要运用大量的素材,这些素材需要学生一点一点进行积累。而文体类型的选择是学生在开始写作之前就需要明确的问题,不同的文体类型所写出来的文体特色不一样,需要学生先对其进行一定的探究之后,再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锻炼学生判别文体类型的能力
在语文的学习中,文体类型分为很多种,如按文章来分就有记叙文、议论文等。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语文意识还比较薄弱,接触的文章还不够多,所以,在进行写作的时候,所能选择的文体会过于单一,大部分学生可能都会选择写比较常见的记叙文。所以,为了让同学们在进行写作时能够根据素材选择合适的文体,使选项更丰富,教师可以先搜集一些不同类型的文章,在课堂上分别介绍它们的特性,教同学们该怎样进行判别和运用,在以后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文体类型去进行写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在以后进行写作的时候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例如,在让同学们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进行写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此之前搜集不同类型的文体,让同学们深刻意识到不同文体类型所表达出来的不同语意,然后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想要采用的角度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类型来进行写作,如可以采用记叙的方式,也可采用抒情文的方式来进行写作。同样,同学们在选择文体类型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判别,自己的写作题目和要求,是否适合自己选择的文体类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逻辑分明,不会看起来杂乱无章。
正如上文所说,如果学生对于除记叙文以外的文体不熟悉,在写作时只选择记叙文的话,那么学生的写作就会被限制住,不能更好地完成写作。因为,有些作文题目明显更适合用散文的形式来写,用优美的词语来充分展示情感,但是学生并不会写散文,认为散文很难。因此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很难符合要求。现在的教学更偏向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不是限制学生,很多的作文文体都是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受任何限制。如果学生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并结合日常基础知识,写出更多类型的文章,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判别、使用各种文体,让学生在写作时能有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
二、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
写作是需要一定的积累和知识储备的,学生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很多关于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可以鼓励同学们多阅读别人的好文章,判别别人是什么文体类型,闪光点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吸取别人写得好的地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自己要写同类型的文体时,就可以进行一定的参照,学习别人的写作切入点,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切入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让学生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
例如,在让同学们以“我想对你说”为题进行写作的时候,先不要让同学们马上开始写作,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去书店或网上搜集一些别人写过的以“我想对你说”为题的优秀作文,然后进行阅读,深入剖析,看看别人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类型去进行写作,他们的写作特色是怎样的?然后用记事本分别记录下来。这样的话,等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之后,学生就可以迅速找准自己的写作定位,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快速投入到写作中去。
正如上文所说,教师选择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去搜寻相关主题的优秀作品,先让学生对自己搜到的优秀作文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判断出作者选择的文体,以及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然后学生在自己写作文时要思考自己该选择什么样的文体,自己的作文又该有什么样的写作特色。学生可以对自己找到的作文进行适当的模仿,但是不可以完全照搬照抄,否则对学生写作水平完全没有提升的作用。另外,学生通过阅读大量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思维,能够从这些优秀作品当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这对于学生写出更多类型、更多风格的作文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多鼓励、多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优秀作文并进行积累和反思。
三、举办写作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主要是学习各种课文和新的词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进入疲倦期,导致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变差。所以,教师在对同学们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可以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竞争也是无处不在的,学生通过竞争,不但可以激发出自己的学习潜力,也可以让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在班级里举办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语文写作的积极性。
例如,在给同学们教学“介绍一种事物”的写作练习时,教师可以在班级里举办写作比赛,学生自己拟题目,要求介绍一种事物,然后不限文体类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写的内容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思路的文体类型去展开写作,写作时间为一节课。在比赛开始时,教师可以先给每个同学一定的时间在脑子里进行构思,然后开始比赛。比赛截止后,所有相关作品将上交给教师,等教师挑选之后,分别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进步奖,以此来让学生再接再厉,争取以后能够写出更好的文章。
四、开展写作交流会,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写作能力上,有强有弱。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写作手法,在面对写作时,能够快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闪光点,而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同学,也有可能有自己的写作优势,只是不能进行合理地运用。所以,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综合能力,让同学们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关于写作的交流会,让大家分享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快速解决的,还可以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对各种类型文体的运用方式等,让大家查缺补漏,提高写作效率。
例如,在给同学们教学“插上科学的翅膀”的写作练习时,教师可以给出一定的时间,在班级上开展关于“插上科学的翅膀”的写作练习的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同学们可以讲讲当自己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是怎样进行构思的,也可以讲运用什么样的文体类型写“插上科学的翅膀”,具有哪些写作特色和值得别人阅读的闪光点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优点大家一起学习,不足之处大家一起补充。同时,通过交流会,教师也能更加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方便进行针对性辅导。
在语文的学习中,写作是每个同学都必须要学会的一个部分,它在学生学习成绩中占有重要的一部分。写作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构思能力和想象能力,它应该是灵活的,学生通过写作,可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和意愿。所以,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需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写作,让写作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王慧《基于文体类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2] 代彤洲《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策略探究》,《天津教育》2021年第21期。
[3] 王巧艳《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探析》,《作文成功之路》2021年第27期。
[4] 佘小琼《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试题与研究》2021年第20期。
[5] 江木容《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进措施》,《考试周刊》2021年第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