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1-01-08蒋佳月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初中语文素养

蒋佳月

摘 要:核心素养是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产物,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它集中反映了这一学科在教学方面要实现的目标。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部分,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拓展,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教育研究者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此,本文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3.011

有效教育理念的提出,将打破“单一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多种”“趣味”“具有启发性”的学习体验中,从内心产生想要学习的愿望。相比传统单一化的阅读形式,有效阅读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将引起学生的阅读关注,激发兴趣,促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加入阅读环节中,助力阅读能力与阅读效果的提升。然而,就实际的阅读教学来说,单一化的模式、枯燥的感受,很难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阅读教学质量很难提高。所以,教师可采用多元教育指导,给教师带来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选择,给学生带来一个愉悦、欢快的课堂体验,从而更好地阅读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一、当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现状

1.学生的阅读兴趣较低

阅读兴趣是学生能够自觉阅读,并从内心里产生阅读想法的前提,以此为基础,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正如孩子能够专注于手里的玩具,是因为他对玩具感兴趣。阅读也不例外,学生只有真正被课外阅读吸引,并愿意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课外阅读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然而,研究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喜欢课外阅读,却没有到达非常喜欢的地步,这說明学生仅仅是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而选择接受课外阅读,却没有真正发现课外阅读的魅力,导致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不高。所以,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教师的指导与监督,以多样性的阅读体验,激起学生的阅读自觉性,让学生收获良好的阅读成果。

2.学生的阅读内容不科学

课外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学生看什么样的书就会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从而也会收获什么样的体验。学生在阅读内涵丰富的图书时可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积累语言,锻炼思维;而在阅读浅显易懂且没有营养的图书时,难以静下心来思考,不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这一类书中也没有美的体现,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生更加偏向于能够让自己放松的流行读物或科普读物,这一类的读物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但是这一类的读物没有营养,纯粹是消遣,学生在读这一类书的时候不需要静下来思考和感悟,无法对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进行提高。因此,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3.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充分

大多数事情,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与结果成正比的,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越多,收获的结果也就越圆满。课外阅读就是这样的事情,阅读需要时间,学生只有舍得拿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才会收获丰满的果实。然而,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效率低,大部分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非常短暂,再加上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随意性,学生的阅读计划时间不合理、不充分,导致阅读质量差。

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方式

1.以微课制定阅读计划,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计划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和保证,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学习是一门艺术,只有在不断操作与体验中,才能让艺术绽放光彩。每个人类的大脑不同,思维意识不一样,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受制于家庭背景、个人原因等因素,不同学生之间会出现不同的层次与水平,他们的个性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差异将会体现在学习计划的制定与完成方面上。针对学生缺乏阅读计划的现状来看,教师应引入微课程,利用预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既能让学生了解知识,又能为有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基础。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互融合之后产生的一种信息化教学,是目前较为热门的教学形式之一,将给教学带来多种选择。微课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认知,促进学习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微课来设计预习内容,既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又能让学生通过微课预习,来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为自主意识的培育提供基础。例如,在微课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先从互联网中找一些课外阅读资源,并设计一些问题,整合到微课中,发送至学生的移动平台上,让学生在短视频中学习知识。同时,在微课的引导学习中,增设学习计划一栏,由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在自我、教师、学生的共同监督下,完成计划的每一个步骤,以此实现自主意识的提升。

2.以发展自身思维为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也是讲究方法的。学生想要实现高效阅读,必须掌握全面的阅读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培训。首先,教师应该对阅读方法进行一个系统培训,教学精读、默读、略读、速读等等这一类的通用方法;与思维方法结合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和演绎阅读法;更细致地分析文章的方法,包括解词释句法、文章结构分析法,文章中心思想归纳法等等。其次是教给学生如何灵活使用这些方法,大多数初中生在进行阅读时只采用某个单一的阅读方法,不会灵活使用,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对此,为提高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自身思维为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例如,阅读经典名著时,学生要采用精读的方法,对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圈点批注,细细品味;阅读的同时,还要了解作品的背景,揭示文章的深刻内涵。比如说当学生阅读《红楼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画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人物关系图,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线索,把握情节内容;或者阅读《朝花夕拾》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精读并圈画出其中的细节描写,并在一旁写下感言,有效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提升。

3.创设阅读情境,以游戏体验课外阅读内容

情境是种具象化的景象或境地,情境教学以浸入式的学习体验,将学生引入到知识中,让学生接受与感知知识内涵,实现学生内心世界的满足。在传统的课外阅读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会限制学生的想象意识与情感升华,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们来说,游戏是与众不同的,它区别于其他内容,游戏能刺激我们的大脑,利用观赏性、直观性、引导性的方式,使我们想要去完成游戏内容,并在成功体验下,获得成就感。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游戏的开发与融入,能非常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实现课堂学习效果的整体发展与全面提升。

例如,在情境游戏的设计中,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进入到角色中,以角色的视角看待问题,理解文本内涵。以《水浒传》为例,阅读小说,需要在大量文字中提取相应内容,还需要感知角色的情感、神态、心理活动。这个时候,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教学,先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合理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表演模拟。当学生完成任务后,就展示给全班学生,在多角度点评中,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理解。

总而言之,阅读能力是个人成长发展所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初中时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黄金期,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尤其初中语文教学更要承担起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兴趣的重任。在课外阅读教育中,作为学生的“明灯”,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与生活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体验,致使学生能在独立、自主、自觉的学习意识形态中,将自身劣势转变为优势,并在多措并举的体验中,实现自身品质的升华,助力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韵《初中语文散文课外阅读的语言品味——以〈黄山松〉阅读为例》,《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年第4期。

[2] 李忠莹《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探讨》,《新作文(教研)》2020年第4期。

[3] 姜珊珊《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探究》,《神州》2020年第5期。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初中语文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