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护理本科生婚育观念调查*
2021-01-08马俊卿
马俊卿
(济宁医学院护理学院,济宁 272067)
随着婚育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应修改,特别是民法典的颁布[1],处在新境地下的婚姻和生育有了新特征,这必然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婚育观念,使他们的婚育素养也有了新的转变。因此,通过研究新时代下大学生婚育观念现况,探讨提升他们婚育素养的门径,对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9年9月-11月,以整群抽样方式,在某医学院校选取某年级普通全日制在校护理学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依托网络进行调查;调查后汇集问卷374份,剔除明显无效的9份,得到有效问卷365份,有效率为97.59%。其中,男生75人(20.55%),女生290人(79.45%);独生子女127人(34.79%),非独生子女238人(65.21%);未婚361人(98.9%),已婚4人(1.10%)。
1.2 方法
1.2.1研究工具 自制《护理本科生婚育素养的现况调查》问卷。内容主要由一般情况调查和婚育观念现状调查两部分组成,共19个问题。
1.2.2调查方法 在集中时间段的情况下,由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进行自填,以无记名方式对婚育素养现况进行主观意愿和真实感想调查。从调查网站导出调查数据,甄别并排除明显为无效问卷的相关数据后,对有效问卷的相关数据统一使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归整和分析。
2 结果
2.1 婚姻观念现状
73.33%的男生认为机会合适就会结婚;43.84%的学生能够接受跨国婚姻,与陈思语等[2]的研究数据近似;理想结婚年龄基本处在社会传统观念范畴内,在21~30岁结婚的占比为83.56%;就理想结婚对象,主流观念是“随缘”和自己所倾向的异性,二者的比例总和为92.60%;63.84%的学生主要关注理想结婚对象的才(才华,包含能力),但26.67%的男生主要关注理想结婚对象的材(相貌,包含颜值、身材),与王萍的研究相类似[3],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反而低于平均比例(5.52%<9.86%),与孙利的研究数据不一致[4];结婚主因中的感情寄托和完整家庭比例为78.90%,传统观念中的传宗接代、人生环节、养老送终占比12.61%,与杨芳等[5]的研究数据有所不同。见表1。
表1 婚姻观念现状(n,%)
2.2 生育观念现状
92.88%的学生认为理想的生育年龄为21~35岁,47.67%的学生生育时会考虑经济条件。92.06%的学生生育孩子的理想个数为1~2个,与时涛等[6]的研究数据相一致;意愿生育2个的为55.07%,无论是从性别还是从是否独生子女的角度来看,生育2个孩子的意愿均大于生育1个孩子的意愿。在第一孩子的性别期待上, 54.2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各维度上的偏好都不突出,但偏好女孩的倾向稍强。44.66%的学生可以接受领养孩子。在“养育孩子的最大开支”上,居前三位的是教育(73.42%)、生活(13.70%)、住房(8.49%);86.30%的学生一般了解或熟悉国家的计生政策,选择性接受长辈的生育观念的占比为52.88%,58.63%的学生认为工作和生育孩子同等重要,在“生育孩子的主要意义”问题上,居前三位的是完整家庭(40.27%)、快乐生活(23.29%)、感情寄托(13.15%)。在各种生育问题上,丁克人群基本保持在5%的比例,变化不大。见表2。
表2 生育观念现状(n,%)
表2 生育观念现状(续表)
3 讨论
2000年国家出台政策放开“双独二孩”,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放开“单独二孩”[7],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放开“全面两孩”[8],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下大学生的婚育观念必然有其新意,既往研究多聚焦在大学生群体[2-6,9],而专研某专业大学生的较少。本研究以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研究新时代下他们的婚育观念现状。
在把握结婚时机上,36.71%的学生视情而定,积极性和主动性都稍差。学生结婚积极性需要持续推高,国家应该主动进行政策导引和健全相关制度;学校应该加强教育,特别是从人类发展角度和生命意义出发[9],规范开展性健康教育[10],阐扬结婚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向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和充满婚姻期望的方向行进。
43.84%的学生能够接受跨国婚姻,这显然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生活水平和个体思想水平的变化相关[2]。跨国婚姻苗头需要合理指引,国家应完备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跨国婚姻的相关条件和要求,进行善性提醒和约束;学校应多宣传和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多分析和阐释相关利弊得失,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权衡信息和选择依据。
调查显示,学生对材(相貌,包含颜值、身材)和财(家庭背景,包含经济状况)的关注超过了20%,特别是26.67%的男生主要关注理想结婚对象的材。对理想结婚对象的关注点需要善意斫正,国家应当规正社会导向,引领学生正确关注理想结婚对象的方面。学校应该教育学生将主要关注点放在才(才华,包含能力)上,因为个体只有拥有了才华能力,才会提升人生品质和生活质量,才会在精神层面得到进阶,才会在物质层面得到保障。
55.07%的学生意愿生育2个后代,86.30%的学生一般了解或熟悉国家计生政策,二者表明了国家计生政策的正确性、引领性,但需要注重计生政策的服务性、长期性、经常性[11]。养育孩子的最大开支项居前三位的是教育(73.42%)、生活(13.70%)、住房(8.49%),合计比例为95.61%,集中反映了当下在校学生群体的焦虑点,特别是教育,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出台相关帮扶政策,需要地方从具体事项层面出台适应当地实际又能取得效果的举措和措施,及时纾缓当下在校学生群体的养育焦虑情感。
在“生育孩子的主要意义”问题上,居前三位的是完整家庭(40.27%)、快乐生活(23.29%)、感情寄托(13.15%),总占比为76.70%,选择“人生环节”的比例只占到8.22%。由此可以看出,就生育后代的主要意义,大部分学生从个体层面出发,从人类整体发展层面出发的只占一小部分,这需要国家从政策上加大生育支持保障力度,从宏观上规整,需要学校大力宣传国家的生育政策,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良好的生育观念。
丁克现象是比较新的生育观念表现。在应答各种生育问题时,总有大约5%的学生在“不要孩子的问题”上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表明在校学生中存在这个小群体。这需要引起学校关注,多接触其生活情感世界,多了解其心理行为特征,多提供支持保障力量;需要社会调整传统生育理念,包容和适应生育观念的多样性,多理解尊重帮助他们。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大学生的婚育素养涉及下一代、中国命运和人类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研究护理本科生的婚育素养情况,对具体问题提出应对路径;只要跟进多元措施,必将提高他们的婚育素养,进而完整他们的整体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