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网络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以江苏旅院中职起点高职生为对象
2021-01-08邵俭福张继格
邵俭福,张继格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江苏旅院是江苏职教大军的新兴力量,生源层次多样,我们在思政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了分层,将中职起点学生与高中起点学生分开编班,为中职起点学生制定了单独的授课方案。网络教学是时代发展大势,凭借其强大的功能,海量的信息,奇幻的形式等,在特殊时期、特殊地域,更体现了它的存在价值和易适优势。因此,在疫情期间中职起点学生的思政课网络教学我们格外注重贯彻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差异教学、因势而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有很多收获,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总结提炼,为后面更好开展工作提供镜鉴。
1 思政课网络教学中的难题
中职起点生源由于学习能力欠佳、学习经历特殊,学习主动性不强,思政理论基础较弱,基于这些特点我们通过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开展授课的过程中,既遇到了一般网络课程都存在的共性问题,也碰到了思政网络课程出现的特性问题,所涉问题均应予以正视,并当设法加以解决。
1.1 教学共性问题
(1)听课环节整体参与不高。出于公知的原因,思政课一般不提倡直播,在录播或纯粹文字课堂条件下,学生签到之后会去做什么?据我们非正式调查,有的人课程签到后选择继续卧床睡觉,有的人会去打游戏看电影,有的人会干自己的私活,如看看课外书、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者刷空间的课程视频。睡觉溜达、电竞追剧等虽是少数人,但一经传染开来,其他同学不同程度仿照,后果可以想象;干自己的私活,学生美其名曰“自学”,其实效率一般、效果较差,对于普通人来讲,缺乏指导和压力的学习,多在自己圈子里打转,甚至云里雾里走不出来。
(2)互动环节个体投入不足。基于网络教学的特殊性,一节课必须要有相当比重的师生互动环节。多数学生或源于自我学习需求、或出于课程成绩考虑、或碍于任课教师情面,听课环节确实全程参与。但进入互动环节,一个题目布置下去,要么参与回复的人少之又少,要么总是固定的那么几个同学回答,多数同学开始了游离状态。久而久之造成的结果则是面向全体同学的网络教学变了味,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多数同学的依赖心理越来越严重。倘若依据分工原则,每一题目指定相关同学回答,一次课上每个同学起码轮到一次,可以初步解决大多学生无所事事的问题,但又会带来另外的一个难题,个人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往往不会再关注其他问题,知识碎片化的症状则会慢慢显现出来。
(3)练习环节多为消极应付。在网络课程的练习环节,选择题、判断题相对比较容易,可以设置抢答、投票等模式,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但到了主观题部分,涉及到深层次的脑力劳动,畏难情绪陡增,主动参与的学生会直线下降。多数人能应付则应付,要么从老师授课的PPT 上截取一段,要么在网上找一段,一个题目全班答案总就那么几个版本,且大多不值一阅、不忍卒读。互联网无限便捷,却助长了一些学生的依赖和惰性,跳过了先查找资料,再研究资料,再形成自己的观点,最终用学科术语组织自己文字的艰苦过程,丢掉了老师一直倡导的独立思考的学风。
1.2 学科特性问题
(1)知识传授顾虑重重。习近平同志指出,思政课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2]因此,传统思政课堂上教师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论边界和表达方式,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堂言行,坚决杜绝任何错误言论在自己课堂中出现。网络思政课上政治纪律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由于网络的原样存储,便于倒查,易于复制,利于扩散,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被无限地放大,一句越界的言论都可能造成广泛的不良影响。这些,犹如一把高悬在师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部分老师在网络授课中顾忌重重,甚至如履薄冰,不但自己说话谨小慎微,还严格管控学生的发言边界,要么照搬书上的观点,不加补充拓展,要么设置的问题简单、老旧、有标准答案,要么一次课尽量减少开放性的、争议性的、热点性的问题的讨论和辩诘。这无形中降低了课堂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知识运用的高度。对于敏感的政治问题谨慎表态是必须的,但如果因为怕触及禁忌而放弃联系热点问题、争议问题或尚未形成定论的问题开展思政教学,则背离了思政课堂本身的目的和宗旨以及人才培养的初心和使命。
(2)情感态度难以达成。思政课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有重要的情感培育目标。传统思政课堂上思政教师非常重视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的辅助功能,不仅极致发挥语言的功能、倾听的魅力,甚至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好载体,有时一个眼神,一个扬臂都可能触动一颗彷徨的心灵。网络教学要么是冷冰冰的文字,要么是教师一人独白。教师的情感态度学生无从感知,学生的情感状态教师无从察觉。没有了师生互动,教师的语调、语速则难以掌控,没有了情感碰撞,教师可能找不到讲课的感觉、拿不准情绪的边界,甚至堵塞了思路、结巴了语言。偶尔插入一两段师生问答,往往也是蜻蜓点水、意犹未尽,效果难尽人意。总之,师生互动不足,无法辨识对方的情感和态度,思政课情感教育的既定目标难以达成,学生的收获大打折扣,显著影响课后的思政实践精神升华。
(3)实践环节无法开展。思政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认同,是意识目标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一个实践的环节。传统思政课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理论汲取、情感型塑,形成了有一定倾向性的情感意识,课后在习得的理论指导下,在一定情感的铺垫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印证理论,在实践中催化情感,升华为一种内在的认同,形成一种稳定的精神理念或思想意识。网络思政课学生散布在天涯海角,不可能开展团体、合作的实践活动;疫情大爆发期间多数时候学生被迫待在家里,不便外出开展实践活动;师生无法面对面,老师难以督促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居家的个别实践,因为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同学的配合,不能及时地总结和科学地评价。实践环节的缺漏,课堂理论能否成功化作内在的精神认同有待观察,思政教育预设的最终目标能否达成令人怀疑。
2 思政课网络教学的对策
思政网络课堂上出现的上述困惑和难题,是由诸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是一时一己之力就能够完满解决的,对于共性问题,实质上是中职起点高职生上思政课兴趣明显较小在网课上的特殊呈现,在现有水平和条件下,思政教师能够做到的则是倒逼自己,在技术层面上想方设法提高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个性问题,实质上是传统思政课程原封不动迁移到网络空间引发的危机,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做的是,跳出传统思维窠臼,重构符合中职起点高职生学习特点的网络课堂,避开一般思政网课的缺漏,努力达到教育部门为思政课程设置的目标和要求。
2.1 技术层面激发学生兴趣
习近平同志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政教师义不容辞,我们尝试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去下功夫。形式上主要是建课问题,建课的总体原则是: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层次上基于泛雅学习平台,我们主张横排,便于学生的翻页和浏览;在主次上,我们意在突出课件和习题,目的是强调师生互动、讲练结合;在内容上有一课的提纲、教材、课件、视频、练习、材料补充等,在形式上有抢答、讨论、答疑、测试,以及课前的通知、课后的作业,还有及时的各类统计数据发布。目的是尽可能给学生一种常用常新、学而不腻的感觉,不觉得使用起来麻烦、看得枯燥、学得痛苦。
重点在内容,我们做了以下三方面尝试。一是提炼课堂语言和话题,挑动学生的兴趣点。灵活运用网络教学语言,“它能够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3];话题选择既要契合学生实际也应围绕课堂中心任务,“注意采集和提炼学生的问题并使之与相关的教学内容相衔接,积极为学生释疑解惑,回应解决学生的问题。”[4]。二是课堂样态不断翻新,尽可能给学生以新鲜感。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思政课堂,教师稍微偷懒,程式固化,就可能让听课的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对上课产生排斥,不经意间会被网络上自己感兴趣的资源吸引走。留住学生,需要我们变换样态,如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播放教学视频可以选择节奏感十足的抖音,或者选择学生喜欢的音乐作为课堂的背景播放;如教学流程设计,一段时间先学生自学,再教师讲授,后师生互动,一段时间可变更为先教师讲授,后学生练习,再师生课堂实践;如在课堂的练习环节将选择题、判断题变成抢答题、投票题,可以看到及时得分和多种排名。三是提高课堂的紧凑度,施以每个学生压迫感。网络课堂松散、舒缓、简易,学生在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必要的外界压力下,参与的兴趣不易持久,甚至会长时间游离出去。留住学生需要老师开动脑筋,如用好班级群、用好课代表,增加签到次数,增加课堂互动,还有课堂设置的任务,考虑到互联网的便利,应当有一定的难度或深度,如设计的讨论题避免原题能在百度第一层级搜索中就能轻易找到。概而言之,课堂的互动要直接反映出成绩和差距,让学生明了自己处在什么方位,持续感受到外界施以的各种压力。
2.2 基础层面开展课堂重构
除了选择最合适的网络直播平台,如钉钉课堂、腾讯会议、超星直播等之外,我们以为避免网络思政课的缺漏,让思政老师大胆授课,比较现实的做法是重构思政课堂,大胆压缩老师讲课时间,把大量时间交给学生,开展课堂“自学互教”工程。具体做法如下:每个自然班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章节的学习和教学,每个小组必须就自己负责的章节选定两个主题(知识点、事件或人物等)做成两个课件,每个课件的汇报时长为10~12分钟。每个授课班一般由两个自然班构成,因此一个章节有两个组负责,产生了四个课件(主题班内不可重复,班际可以重复)。一次思政课为90 分钟,进行如下分解——前10分钟为上次课相关实践的小组汇报(一次一个小组,一学期每组都有1~2 次机会),中间50分钟留给四个小组学生(选代表)出镜汇报或教学(其他组同学可以提问,该组同学尽力回复),再提供20 分钟时间给老师点评、小结和重难点再讲,最后10 分钟为课堂练习时间。
课堂这样重构,压迫学生自觉把网课向前延伸,向后拓展,增进了他们的参与度和付出度,“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经历发现、构想、抉择、评价等高阶思维经验积累过程,发展智慧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美好的学习体验”[5]。学生之间组成团队,分工合作,研究教材、查询资料、制作课件,通过这样一个环节,较好完成了知识学习的任务。小组同学通过各种媒介联系、交流、碰撞,课堂上其他组别的同学提问、质疑和相互辩诘,加上老师课后的精心点评,不仅知识学习得到了深化,而且情感交流得以充分展开,情感目标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安排实践成果的汇报环节,意在提醒各位学生一节思政课必须达成其实践目标,压迫大家非常时期也必须开展实践,实际上也能开展好实践,实践成果同样有价值和意义,至于实践形式可以五花八门,只要利用好互联网,方法总比困难多。如果没有真正的实践过程,汇报过程则必然漏洞百出,经不起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推敲和诘问,难堪和尴尬留给的是自己,也是一次反向情感教育的机会。总而言之,无论是学生的实践汇报,还是学生的课堂演讲,功夫都在课前,一切都在思政教师的掌控之中,大大降低了课堂话语越界的可能性。如此,师生均可以在自由开放的课堂上,心情舒畅地展现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