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方药归经的分类特征与融合

2021-01-08刘诗聪梁茂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分类法方药本草

刘诗聪,范 颖,梁茂新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沈阳 110032)

分类,便于分门别类地认识和理解事物,祖国医学中药物和方剂的分类也是如此。由于古今本草学(中药学)与方剂学独成一门学问,故各自建立了独立的多种分类法。在方药众多分类法中,人们对药物归经耳熟能详,对方剂归经则比较陌生,至于药物归经与方剂归经的关系更是无人问津。因而,药物和方剂归经如同平行线,始终未能形成交集。实际上,药物可归一经或数经,而用于辨证的方剂同样有各自的脏腑定位,所谓归经与脏腑定位,属性并无疑义。由于归经包括脏腑经络定位,与临床上脏腑经络辨证彼此照应,密切相关,因而方药归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方药有完全相同的功用表述,单药可单独为方,方药均以治病为务,进而从理论和临床层面为探讨方药归经的融合创造了必要条件。

鉴此,在方药分类法长期并存背景下,考察分析药物和方剂归经的表现形式和基本规律,比较两者异同和相互关系,探讨融合的可能性,可望打破药物与方剂的界限,实行统一的归经分类;进而便于深化对方药归经确定的认识,从归经角度解读方药紧密关系,针对脏腑辨证基于归经选药组方或遴选传统方剂,实施精准临床干预,因而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

1 药物的归经属性与特征

讨论方药归经问题,首先应当明确归经的本义,归经与引经、引经报使的关系,以及归经之 “经” 与六经、经络、脏腑的关系,进而为深入探讨方药归经和归经分类法铺平道路。

1.1 归经释义

统编《中药学》教材认为,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些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1]。《中华本草》定义为: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阐发药物对机体各部位的选择性作用机理而形成的一种药性理论。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总称。故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2]。两者观点基本相同,业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可以注意到,《内经》中早有关于五味与五脏关系之 “五入” “五走” 的论述。早期本草学中有不少通过五色、五味、五体、五窍之五行关系论述药物所主脏腑者。而以药物质地特征、来源发掘归经则更加普遍。五行关系与药物的形性气质皆属意象思维所得;而归经之脏腑经络源自藏象学说,亦属意象思维范畴,并非指向解剖学脏器与部位。于是,药物归经实际产生于两种渠道,一是药物的形性气质借助五行学说推定;二是由六经(十二经)、脏腑辨证论治派生而来,而这一过程亦受五行和藏象学说的支配。故单纯由病变部位和选择性作用释义药物归经,有失偏颇。似可认为,药物归经是依赖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针对药物的形性气质等结合病症属性的六经、十二经或脏腑定位的同气相求,建立的药性理论。

1.2 归经与引经、引经报使的关系

“各经引用” 与 “引经报使” 首见于《医学启源》和《珍珠囊》,张元素以此为题分别确认了六经引经药以及六经各手足经药,开创 “引经药” 之先河。李东垣借以充实丰富,在《用药心法》中分立 “东垣报使” 和 “诸经向导” 标题专门介绍[3],提示 “报使” 与 “向导” 是不同的药物属性。但比较发现, “东垣报使” 中六经所列诸药,均分别收入 “诸经向导” 的各经向导图中,只不过 “诸经向导” 收载药物较多。或许考虑到这一点,《中华本草》认为: “引经,原称引经报使,或称诸经向导,简称引使。一种药可以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趋向某经或直达病所,以提高疗效,这种作用称引经。具有这种作用的药物称‘引经药’”[2],即把引经、引经报使、诸经向导和引使的多种称谓统一起来。书中提到,在方剂中引经药多作佐使药用,也有作辅助药或主药的情况[2]。由此可知,引经药存在于复方条件下,可在方中承担君臣佐使所有角色。但《中华本草》未能比较、界定归经与引经的关系。

刘氏认为, “引经药有别于一般归经药。但由于引经药又必须建立在归经的基础之上,故引经药又应属归经内容范围”[4]。袁氏所谓引经 “是在归经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用药经验”[5],基本赞同此说。总体说来,归经与引经的关系讨论者较少,两者异同并无比较权威、完整地诠释。

毫无疑问,无论药物所归之 “经” 或所引之 “经” ,都是中医的经络、脏腑,归经药和引经药均可进入某经。已知药物归经的目的是直入病所而产生治疗作用,现需确认引经药除 “引经” 之外,是否有直接相关的治疗作用。《珍珠囊》记载桔梗 “利肺气,治鼻塞,为舟楫之剂”[6],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作用,说明桔梗并非向导一种作用;牛膝 “入足三阴经,引诸药下行甚捷”[7],并能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血(火)下行,利尿通淋等,是知牛膝也非单纯引经报使之品。由此可见,常见引经药在方剂中不仅引诸药入某经,并且发挥与方剂相关的治疗作用[8]。历史所称之引经药均有针对该经病症的功能主治。所谓引经,是以药物治疗该经(脏腑)病症为基础的,只有具备归经和治疗该经病症的功能主治,才有可能被视为引领它药直达病所的引经药。故归经与引经的差别即淡化甚至模糊了。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归经是单一药物的属性;引经则是药物配伍到复方中与它药形成的激发药力的对待关系。由此可见,引经是在归经基础上,对它药功能主治加持或协同的认定;归经与引经是药物同一属性在不同背景下的两种表达方式。鉴此,引经一并参与后续归经的讨论分析。

1.3 归经之 “经” 与六经、经络、脏腑的关系

关于归经之 “经” 的属性,即六经、经络(经脉)抑或脏腑,当今认识不尽相同。黄氏认为,鉴于经脉在人体结构、功能上的重要性,并且对机体局部特定部位有定位优势,故归经之 “经” 应指经脉为宜[9]。张氏通过《伤寒论》方中君药的归经分析认为,经络归经与脏腑归经之间有区别,以脏腑归经定位更准确[10]。两者观点截然不同。柴氏认为,归经之 “经” 既是经脉,也指脏腑[11]。

考察表明,中药归经理论的建立,经历了两种定位形式:一是六经定位,源于《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通过六经病-六经病病位-代表方剂-方中君药的关系影响了金元时期对药物归经的判定和表述[12]。如太阳病代表方麻黄汤、桂枝汤,《汤液本草》记载君药麻黄 “入足太阳” ,《珍珠囊》称君药桂枝为 “太阳神农本草经药” 。二是脏腑定位,药物的 “形性气质” 借助五行框架图确定脏腑归属,以及针对病症的脏腑病位建立的对应关系。六经具体包括三阴经和三阳经,在《医学启源》 “手足阴阳” 篇论五脏六腑与手足三阴三阳经对应关系时业已明确,所谓五脏为阴,六腑为阳,手足皆有三阴三阳,即是人们熟知的脏腑十二经,是知六经-手足三阴三阳经-十二经-脏腑是对应相通的关系。从具体药物来看,如阳明病代表方承气汤君药大黄,《汤液本草》确认入手足阳明经,《本草征要》则入脾、胃、肝、大肠四经;少阳病代表方小柴胡汤之柴胡,《珍珠囊》确认为 “少阳、厥阴行经药也” ,《本草易读》则入足少阳胆经,《本草正》言入肝、胆、三焦、心包四经。相同归经,称谓各异。无论六经、十二经或脏腑,具体称谓时可互换使用。无论经络定位,抑或脏腑定位,确定药物归经的意义是相同的。故而讨论归经问题时,方药归经络或入脏腑可相提并论。

2 中药归经和归经分类法基本特征考辨

由方药归经属性确定,到归经分类法形成与利用,分属两个阶段和层次,有各自的标志性学术事件。方药归经属性的标志性事件,以经络和脏腑定位的确定为依据;归经分类法形成的标志,应以历代本草、方剂著作中,以经络和脏腑作为门、卷、章、节的目录标题为依据。再则,尽管药物归经络或入脏腑是一回事,但因历代分而论之,沿之成习,故为避免产生误解,以下仍分开考察分析。

2.1 药物六经分类法形成与利用

如上所述,《伤寒论》已经潜在确定了药物与六经的对应关系。《医学启源》和《珍珠囊》受此启发与影响,分别以六经 “各经引用” 和手足十二经的 “引经报使” 为小标题,介绍各经药物[7]。如 “各经引用” 记载少阳经 “柴胡,在下者青皮,胆、三焦也” , “引经报使” 则明确足少阳胆 “柴胡,青皮” ,手少阳三焦 “连翘,柴胡,上地骨皮,中青皮,下附子” 。柴胡、青皮既入足少阳胆经又入手少阳三焦经。可见,六经分手足后,出现了一药入手足两经之情形。进而使药物的六经分类精细化和复杂化,并将六经与十二经分类贯通起来。

李东垣继承并扩充张元素的引经药,在《用药心法》中以 “诸经向导” 为小标题,创立十二经向导图,首次完整的提出了药物十二经分类法,清晰地展示了某一脏腑经络的所入药及手足两经的通入药。如手少阳三焦向导:川芎、柴胡、青皮、白术、熟地黄、石膏、细辛、附子、地骨皮、黄芪;足少阳胆向导:半夏、草龙胆、柴胡;通入手足少阳有青皮、柴胡、川芎、连翘。

明·王纶《本草集要》在 “各经引使主治药” 中,将药物分别列属小肠膀胱太阳经、胃与大肠阳明经、三焦与胆少阳经、肺手太阴经、脾足太阴经、心手少阴经、肾足少阴经、肝与心胞络厥阴经八类。每经药物有转自《珍珠囊》 “引经报使” 的部分,也有按各经气、血、寒、热病性归类的补充药物。如小肠膀胱太阳经:藁本、羌活;下用黄柏。小肠腑:气,小茴香;血,玄胡索;寒,大茴香、川乌;热,赤茯苓。膀胱腑:气,人参、益智仁;血,肉桂、生地黄;寒,川椒、大茴香;热,滑石、山栀仁。除给出各经归经药,还对各药所主经络疾病气、血、寒、热性质加以区别。说明药物归经虽同,但针对疾病气滞、血瘀、寒证、热证则截然不同。进而将归经与各经疾病属性分类结合起来。与《用药心法》诸经向导图比较来看,用于小肠经热病的赤茯苓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向导;治疗膀胱经热病的滑石是足太阳经之向导;同治小肠经、膀胱经寒证的大茴香是小肠膀胱太阳经的通入向导。进一步证明,向导药不仅引它药入经,同时发挥治疗作用。

明·李中梓《本草征要》第三卷设 “脏腑用药” 专题。题目虽为脏腑用药,实际内容却是按十二经划分:心经及小肠经、肺经及大肠经、脾经与胃经、肝胆二经、肾与膀胱经、心胞与三焦经六篇,每篇两经互为表里,再按作用二次划分。如肺经及大肠经药物按功能细分治咳化痰、润肺、止咳平喘、补肺平喘、敛肺、润大肠降气、泻下、清大肠、涩大肠九类;脾经与胃经药物则按功能分为健脾与温脾消浮肿、温胃与健胃、降逆和胃止痛、健胃消化四类。其中,治咳化痰之前胡、杏仁、旋覆花,润大肠降气之栝蒌、莱菔子,泻下之牵牛子,涩大肠之没石子,同入肺与大肠经;健脾与温脾消浮肿之白术,温胃与健胃之厚朴、草豆蔻、缩砂仁,同入脾与胃经。体现药物归经与经络功能彼此照应,完全吻合;同时说明经络的表里关系直接影响药物归经的确定,即许多药物确定入某经时,也入其表里经。

清·姚澜《本草分经》除按十二经络分属药物外,每卷以补、和、攻、散、寒、热作二次分类,并引入了通行经络、奇经八脉和不循经络杂品。 “通行经络” ,系指通入十二脏腑经络药物,如大枣 “调营卫通九窍,助十二经” ,香附 “通行十二经八脉气分”[13]。归属奇经八脉,则将归经进一步细化。或许奇经八脉与十二经相互关联,此种归经分类未能得以推广应用。不循经络杂品主要为果蔬、粮食等食物类。

2.2 药物脏腑分类法形成与利用

前已论及,药物无论归六经、十二经或脏腑,本质上是一致的,具体称谓可互换使用。为了避免混乱,对药物脏腑分类法分开考察。

中药归经的脏腑定位,源于面向脏腑辨证思想的确立。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完善了脏腑辨证理论体系,针对脏腑火证,以 “去脏腑之火” 为题介绍诸药。如 “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 等。明确药物泻脏腑之火的针对性,既为中药脏腑归经之嚆矢,也为药物脏腑分类法奠基。明·陈嘉谟《本草蒙筌》受张元素 “去脏腑之火” 启发,在 “各经主治引使” 篇分列寒、热、劳、风、湿、燥各脏腑所主药,如 “治寒” ,肝:气,吴茱萸;血,当归。心:气,桂心;血,当归[14]等。诸如此类, “各经主治引使” 之下列属脏腑所主药,进一步证实 “各经” 与 “脏腑” 同义。而脏腑药物均分气血两类,说明药物虽同入某经(脏腑),但有针对气、血病症之异。另外,吴茱萸既入肝调肝气,又入脾理脾气;麻黄既入肺宣降肺气,又入膀胱而通调膀胱之气,说明基于药物功能的复杂多样性,一药归多经(脏腑)是正常的。

需要指出,明·贾所学《药品化义》使用了不针对具体疾病的单纯药物脏腑分类,各论肝药、心药、脾药、肺药、肾药卷中,收载主脏药物。如心药卷收录丹参、茯神、酸枣仁、柏子仁、石菖蒲、远志、竹叶、灯心,均标注入心经。当然,这些药物并非单入一经,如酸枣仁书中则分入心、肝、胆、脾四经。

2.3 药物归经的演化方式

药物归经确立后,便由单一归经向复合归经拓展。起初,根据六经各分手足,一药归多经存在于同入手足两经;由于脏与腑、脏与脏、腑与腑之间存在表里、生克关系等,一药归多经还存在于同入表里经、同入生克关系之经。同入表里经,早在《医学起源》 “各经引用” “去脏腑之火” 中就已出现,如柴胡、青皮同入肝胆经;黄芩既泻肺火,又泻大肠火。再如《本草征要》言冬虫夏草、蛤蚧同入肺、肾二经,因肺属金,肾属水,肺肾相生,加之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故也;麻仁同入脾、胃、大肠经,脾与胃经为表里关系,胃与大肠经,则同为手足阳明经故也。《本草蒙筌》 “各经主治引使” 麻黄入肺、膀胱二经,因肺与膀胱经在脏腑辨证和六经辨证中均主表,且麻黄有利尿消水肿作用;吴茱萸既入肝调肝气,又入脾理脾气,肝脾乃相克关系;远志入心、肾经,肾水与心火为相克关系,用于心肾不交所见心神不安;熟地入肝、肾经,肝肾相生,乙癸同源,故能滋肾补肝。总之,一药所归多经以多种方式和渠道紧密相连,但最终归经的界定应与功用密切相关。

药物归经分类确定后,与病性分类结合便成为重要的演变趋势。在实际应用中,单纯药物归经分类仅有助于从病位角度选药组方,却无法满足审因、审机论治的针对性需求。临床明确了病症病因病性后,在归经基础上面向病因病性的药物属性分类,更符合实际应用。于是,以归经为主导,结合病因、病性和功能的复合分类法应运而生。如《本草集要》 “各经引使主治药” 在各脏腑经络之下,复以所治疾病气、血、寒、热病性划分,采用的即是归经与病性结合分类。《本草征要》和《本草分经》则是归经与功能结合分类。

2.4 中药归经分类法的意义

由归经属性确定和细化,到药物归经分类,历代医家对药物属性和功能认识不断深化。实际意义在于,药物标定归经属性和按照归经分类后,利于学习掌握药物归经特征的异同,掌握药物归经与病症脏腑定位的同气相求关系,以及药物与功能主治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直接服务于临床。便于四诊合参辨证诊断后,从病位角度认识、区别和检索药物。临床之际,一旦明确了疾病所在脏腑,即可马上聚焦到相同归经药物群,进而在限定范围内遴选切中病位的药物或药物组合。归经分类法若与病症气、血、寒、热病性属性分类法相结合,则可将归经相同而针对病症性质和功效不同,或归经不同而针对病症性质和功效相同的药物区别开来。临证时可便捷聚焦于拟选药物和药物群,完成药物的作用病位与功效主治的两点交叉定位,精准选药组方。

3 方剂归经分类基本特征考辨

客观地说,方剂归经分类法是学术界比较陌生的问题。即便归经与方剂的关系,今人所论也十分有限。李氏认为,归经为方解提供了新视角;在脏腑辨证、遣药制方之间架起一座简捷的桥梁[15]。杨氏等确认,归经指导方剂用药配伍,具体包括按经络归经配伍,按脏腑经络配伍,按部位归经配伍,选用引经药配伍四个方面;同时用于阐释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16]。马成指出,分经用药与 “引经报使” “主辅用药” 紧密结合,有助于指导方剂配伍[17]。所论侧重归经理论在指导方剂配伍、阐释组方配伍规律(方解)两方面的作用,但未能涉及方剂归经属性和分类。根本原因在于,各版《方剂学》教材均未讨论这个问题,限制了人们的学术视野。不过,只要方剂配伍和方解接受了归经理论的启示和指导,就不可避免涉及方剂的归经属性,以及姗姗来迟的方剂归经分类问题。其实,方剂归经与归经分类法早已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且与中药归经分类法如影随形,在古医籍中屡见不鲜。

3.1 方剂六经分类法形成与利用

实际上,在后世依据《伤寒论》六经辨证判定中药归经的同时,方剂的六经定位便提出来了。业内周知,桂枝汤和麻黄汤是太阳病的代表方剂,阳明病代表方剂为白虎汤、三承气汤等,认可这些方剂在六经病的代表地位,即变相承认了方剂归经属性此间已经确立。当然,如此判断尚缺乏说服力。按照归经分类法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必须在历代方书中找到以经络和脏腑作为门、卷、章、节目录标题的证据。

宋·赵佶《圣济总录·疟门》设有足厥阴肝疟、手太阴肺疟、足太阴脾疟、手少阴心疟、足少阴肾疟、足少阳胆疟、足太阳膀胱疟、足阳明胃疟条目,所收方剂多注明 “治某(脏)疟” ,如足厥阴肝疟下 “治肝疟,木香犀角丸方”[18]。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将 “脚气证” 按照六经辨证分为太阳经脚气、阳明经脚气、少阳经脚气、三阳并合脚气、太阴经脚气证兼治法、少阴经脚气证兼治法、厥阴经脚气证兼治法、三阴并合脚气治法。如太阳经脚气的麻黄左经汤 “治风寒暑湿流注足太阳经”[19]。皆按六经病分列治疗方剂,建立了治疗某病方剂与六经的全面对应关系,形成了事实上的方剂六经分类法。

金元以降,古方书为独立方剂标注归经者不乏所见。明·刘纯《玉机微义》所载方剂,几乎均有按语标注 “此××经(之)药也” ,如伤风门 “辛凉解表之剂” 柴胡升麻汤注曰 “此足少阳、阳明经药也”[20]。《玉机微义》咳嗽门专设 “手足太阴之剂” ,收录四方围绕咳嗽按六经明确各自的作用病位。如宝鉴加减泻白散 “手太阴气分药也”[20]。清·汪昂《医方集解》每一分类开篇即告知主方某经之药。如 “表里之剂” 大柴胡汤注云 “此足少阳、阳明药也”[21]。

清·柯琴《伤寒附翼》全书分为太阳方总论、阳明方总论、少阳方总论、太阴方总论、少阴方总论、厥阴方总论[22]。每论所载皆为《伤寒论》相应六经的治疗方剂。如少阳方总论收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黄连汤、黄芩汤。清·陈念祖《时方妙用》除病症分类部分之外,其余同上述分类[23]。比较而言,两书各类方剂主要代表方趋于稳定。半夏泻心汤在《伤寒附翼》属太阳方,《时方妙用》分到少阳类。体现方剂归经属性的多样性。

事实证明,诸多历代方书中,方剂归属六经的确定,以及方剂六经分类法的运用,并非偶发的学术现象,而是规模化、系统化广泛存在。表述方式与中药归经毫无两致,并且一首方剂并非单归一经,同归数经者并不少见。

3.2 方剂脏腑分类法形成与利用

伴随方剂作用和属性的六经定位,以及脏腑辨证主导地位的确立,古代方剂作用趋势的脏腑定位也相继展开。许多方书专设脏腑病症部分。敦煌医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原称 “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书中 “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 ,系统列出大小泻肝汤、大小补肝汤、大小泻心汤、大小补心汤、大小泻脾汤、大小补脾汤、大小泻肺汤、大小补肺汤、大小泻肾汤、大小补肾汤。如 “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 ,方由枳实、芍药和生姜三药组成。另有泻肝汤、泻心汤、泻脾汤、泻肺汤、泻肾汤、大小青龙汤、大小白虎汤、大小朱鸟汤、大小玄武汤等[24],大概是按脏腑定位方剂归经的最早记载。

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至卷二十为脏腑病症用药,每卷论及的脏腑辨证,依次有肝虚实、心虚实、脾虚实、肺虚实、肾虚实、胆虚实、小肠虚实、胃虚实、大肠虚实、膀胱虚实和三焦虚实。如肝虚实之防风煮散方 “治肝实热,梦怒虚惊”[25]。宋代《太平圣惠方》卷三至卷七针对表里脏腑的虚实寒热辨治,如脾脏卷有脾虚补脾方、脾实泻脾方、脾气不足方等18种[26]。《圣济总录》载有肝脏门、胆门、心脏门、小肠门、脾脏门、胃门、肺脏门、大肠门、肾脏门、膀胱门、三焦门,并按脏腑虚实寒热病变详列子目。无论是病症或者脏腑证,都体现了对疾病属性的脏腑定位。众多文献通过方剂脏腑病证的分类,系统建立了方剂与脏腑病位对应关系,既是方剂的病症分类,也是最初的方剂脏腑归经分类。

自此以后,方剂的脏腑归经属性更多地由独立方剂从多角度得以体现。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是脏腑辨证论治代表著作之一。创立的清脏腑热证的药方不仅作用脏腑明确,还以脏腑对应的五色命名,如治疗肝热用泻青丸,治疗肺热用泻白散。不仅建立五脏热证、虚证与主治方的对应关系,还明确了针对脏腑诸证的功能。所述地黄丸补益肝肾,则提示了方剂作用病位的多样性。明初大型方书《普济方》关于脏腑病症分类部分同《圣济总录》,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景岳全书》 “新方八略引” 所论的治法中同样体现针对脏腑的功能。如参姜饮 “治脾肺胃气虚寒” ;秘元煎 “治遗精带浊,此方专主心脾” ;苓术菟丝丸 “治脾肾虚损,不能收摄” 等,反映普遍存在的方剂同归数经的复杂多样性。此外,一些方剂的命名也直面作用脏腑,如新方散阵之三柴胡饮 “三为木数,从肝经血分也” ,五柴胡饮 “五为土数,从脾胃也”[27]。至于其他方书中方剂脏腑定位和方剂脏腑分类,也随处可见。在长达一千数百年间,作为方剂六经分类的另一称谓方式,与中药归经分类法相伴随。如果将方剂六经分类与方剂脏腑分类两者汇合起来,必然形成无法回避和取代的归经分类体系。

3.3 方剂归经存在的形式

可以确认,方剂归经以五种形式存在:一是方剂名称借助五行分类直接或间接显示与脏腑经络的相关性,诸如白虎汤、泻青丸、归脾汤等;二是方剂列属于脏腑经络病变卷次之下,所属方剂归经便不言自明;三是方剂具有针对脏腑经络病变的功能表述,如补益肝肾、培土生金、泻南补北等;四是方剂主治明确针对脏腑经络病变;五是直接注明归经。方剂归经分类同样有两种形式:六经分类和脏腑分类,两种分类法的内容和意义相同。

3.4 方剂归经分类法的意义

历代方剂文献反复证明,方剂功用的六经和脏腑定位早已存在。方剂归经作为中药归经的补充,长期被脏腑用药形式所掩盖;也被复方归经比较复杂,实际确定难以操作的想当然认识所忽视。方剂的归经思想早已融入历代对方剂的理解、认识、分类和应用。在临证之际,方剂归经为脏腑经络辨证恰当选方指明了方向,创造了必要条件;依据方剂归经选方,进一步在选方基础上加减化裁,大大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同时,考察古代方剂的归经,对重新认识一些疾病的脏腑定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照系。

4 方药归经分类法的完善与融合

综上所述,方剂归经是与药物归经并行且广泛存在的药性理论形态;方剂归经与药物归经一样,是针对六经(十二经)辨证、脏腑辨证必然做出的属性安排;确定方剂归经,是全面实现理法方药有机结合的理性选择。方药归经和归经分类法因药物和方剂相同的本质属性而具备了全面融合的基本条件:1.药物与方剂是一个统一体,没有严格界限。所谓 “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28],其中之小方,多属单方。复方可妙手回春,单方亦能力挽沉疴。方药之间只有数量差异,没有性质和疗效的差别。2.方药具有相同功能主治表述。方药的基本功能由两部分组成:针对基本病因、病机(适应证)的功能,以及针对主要症状的功能[29]。如麻黄汤与麻黄的功能分别为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和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小柴胡汤与柴胡皆具有和解少阳之功。可见药与方在功能表述上亦没有明显界限。

当然,方药归经尚有一些区别之处需要澄清。药物归经确立过程需依赖药物的形性气质,而方剂归经不涉及这个问题;药物归经是在单一药物自身属性和功能范围内的判定,方剂归经则是若干药物多种属性和复杂功能的提炼。不过,方药归经过渡到归经分类法,均全面接受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的理论指导,因而这些微不足道的差异,最终将得到同化。

若能借助归经统一融合方药分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打破药物与方剂的界限,便于从药物与方剂的关联上深入学习《中药学》与《方剂学》,掌握药物与相关方剂的关系和在方剂中的地位;临证时,可在充分把握方药关系的基础上,驾轻就熟地精选方剂,灵活化裁与变通,进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当今《中药学》《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国家药典》一部等文献皆标注中药归经,中药归经分类顺理成章,没有异议。不过,现代《方剂学》《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国家药典》一部等,均无方剂归经的明确标注,因而必须先对所载方剂、中成药根据药物组成、功能主治实施归经定位。历代传统名方归经属性的大量确认,既解决了补充完善方剂归经的理论和认识问题,又明确了实际操作的方法问题,可法而从之。完成了这一步,方剂归经分类便水到渠成,方药归经分类法的融合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认为,方药归经分类法的融合,不存在任何障碍,需要在统筹规划下逐步推进。

可以预见,在融合处理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细节问题:①方剂的脏腑经络定位方法和原则;②脏腑经络的单一分类或复合分类的统一与确定;③方药归经同类排列的方式与体例;④具体方药归经的分类属性确定;⑤方药归经属性与其他属性联合分层分类的问题。相信通过专家共识,不难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猜你喜欢

分类法方药本草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基于智能算法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数据挖掘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