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以辽宁省文化集团为例
2021-01-08王颖
王 颖
[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110167]
1 引言
2006年,我国首次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政府文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为原则,完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自此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向逐渐明确,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深入。2021年3月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同期,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新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布局优化和空间提升、内容提升、社会参与、乡村文化治理和保障措施等6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党和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一系列政策表明,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继续深化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旅游相融合,文化事业、产业相融合。目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强烈,享有更丰富、高品位文化生活的期盼日益高涨,这使得文化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公共文化服务在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期待,如何开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等均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2 集团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集团是2018年辽宁省事业单位优化整合新成立的省委直属事业单位,所属的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辽宁美术馆(辽宁画院)等省级文化场馆,以及辽宁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要求的全部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组织、宣传推广、教育培训、品牌塑造、数字服务、龙头作用等使命任务,更承担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品牌影响力,服务辽宁文化强省建设的主要职责。集团成立以来,按照“三步走”的改革发展战略和“五个一流”的工作目标,整合资源,创新创制,大力实施精品创作、设施改造、市场拓展、人才培养和效益提升等项目工程,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了全方位的有益探索,走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1 开展一流服务,提升服务品质
目前,集团现有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21.4万平方米,同时拥有涵盖全省的艺术、图书、文物、美术、非遗等全流程专业文化资源,其中辽宁省图书馆馆藏文献650余万册(件),包括古籍藏书61万册,包含善本书12万册;辽宁省博物馆馆藏文物115,863件(套),包括珍贵文物32683件(套),一级文物497件(套),可为公众提供优质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2.1.1 完善服务设施
积极借助上级文化惠民政策,争取专项资金,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加大基础文化设施改造建设投入力度,完成了辽宁大剧院、中华剧场、省文化馆、辽宁美术馆、省青年宫等10余项大型文化设施的升级改造项目,不断优化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硬件条件和服务环境,扩大文化供给能力,实现服务功能升级。
2.1.2 举办多元活动
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关于普惠性、均等性的原则,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实现了阵地服务、数字服务、流动服务三位一体,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阵地服务,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阵地服务场馆,充分发挥省级文化机构的龙头作用,精心策划推出了文艺演出、精品展览、非遗展演、名家讲座、艺术培训、美术摄影、公众考古等阵地文化活动3000余场,受众达到700余万人次,很好地满足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二是数字服务,利用新兴技术创新开展数字化服务,推出“辽图约书”信用借阅服务、打造全景VR展览、建设辽宁文化云平台、实施“数字文化馆”项目等,2020年初疫情期间举办的“全国京剧票友线上展演”活动引起海内外强烈反响,文旅部将其作为典型案例大范围推广,进一步放大了“化学反应”。三是流动服务,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开展“百万图书万里行”“高雅艺术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流动文化服务活动4000余场,惠及群众494.4万人次,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逐步凸显。目前,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美术馆、辽宁省文化馆正积极探索延长开放时间和开展夜场服务。
2.1.3 丰富艺术供给
艺术供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直接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集团利用自身优势,为公众提供艺术空间(剧院、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产品(电视、舞台艺术、艺术展览)、艺术技能培训(艺术慕课)等,以艺术的方式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审美需求。统筹资源,采取边创作、边排练、边演出的方式,打造精品化批量化艺术创作生产模式,目前已具备可同时演出各类优秀剧目50余部,储备优秀剧目60余部,创作推出优秀文学作品和剧本70余部的艺术供给能力。围绕重大主题和重要时间节点,组织辽宁省四大院团演出《工匠世家》《逐月》《花木兰》《月颂》等剧目50余部、600余场,惠及群众50余万人,其中《花木兰》公益惠民演出季在中华剧场连续驻场演出20场,观众达两万余人,使高雅艺术深入民心。同时开放辽宁大剧院、中华剧场,举办惠民演出季,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社会反响强烈,现已成为文化品牌活动。
2.2 塑造服务品牌,创建一流业绩
集团成立以来,聚焦主责主业,采取“以活动带动服务、使服务成为品牌”的服务策略,不断创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范围,策划举办了一批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服务活动,如“现象级”精品文物展、文馨苑非遗展演等已逐渐成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集团作为传承、展示和激扬辽宁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为真正“让文物资源活起来”,创新理念,转变方式,统筹16家分支机构共同参与,高端策划举办“又见大唐”“又见红山”“唐宋八大家”等特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博物馆办展新模式,观众人数达到60余万人次,美国《时代周刊》用两个版面对“又见大唐”进行了专门报道;“唐宋八大家”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好评。通过“展览+学术论坛”“展览+社教活动”“展览+文化讲座”“展览+文创产品”等系列文化活动的模式运作,“又见大唐”“唐宋八大家”先后入选2019、2020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推荐项目”;获评“2019、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优胜奖’‘精品奖’”,向全国乃至世界观众展示了“辽宁有国宝,辽宁有历史,辽宁有文化”。
2.3 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能力
集团成立以来,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要求,以专业化、品质化发展为目标,创新管理方式,扩大社会参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深化改革,形成了多元开放、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成立了艺术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博工作3个业务决策咨询委员会,为集团发展规划、重大专业事项提供咨询,为集团改革行稳致远提供充足智力支撑,不断促进艺术创作生产、精品文化活动、特色展览展示、文创产业发展等工作质量的提升,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广阔的视野与思路。建立健全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美术馆等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顶层设计,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在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体系和机制构建、岗位人事制度创新、共建共治共享上开创新的实践样本。全面推行项目制管理,集中各机构的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高效完成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又见大唐”“又见红山”“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特展等重要公共文化活动,实现了抓项目、带队伍、塑精品、出效益。
2.4 扩大服务供给,促进融合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新兴数字技术,以科技驱动创新,实现服务的转型和升级。集团以“新基建”发展为契机,整合各机构数字化资源设施和服务平台,放大数字化建设的“化学反应”,升级启用辽宁文化云平台,将其打造成为全国唯一的集文学艺术、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云平台,得到广泛认可。围绕“辽宁省全民读书节”“518国际博物馆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日”“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和传统节假日高端策划云端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的“云交响音乐会”观众近500万人次。开展线上线下联合宣传,全方位展现集团的文化软实力,其中“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和系列文化活动,线上观众超千万人次。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组织创作、征集和发布音乐、美术、书法、文学、曲艺、非遗、微视频等各类作品2800余项,其中原创作品200余项,精心策划举办线上线下系列文艺演出、精品文化展览和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等600余场,推出30个VR数字特色展厅,惠及群众2400余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精神生活。
3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新阶段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治理能力,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进一步健全文化设施网络,开展智慧文化建设,推出特色文化活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努力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
3.1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建设
3.1.1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按照人口发展和分布,兼顾服务半径、供给能力,科学规划、均衡布局,将公共文化机构的空间、资源、活动、服务等功能延伸出去,与社区、学校、城市等融为一体,在新改扩建居民住宅区等规划建设“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配套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人员密集区域流动,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聚集地。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阵地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设施为补充,统筹规划,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做到建设规范、管理科学、运营高效。
3.1.2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标准建设
物理空间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最基本的保障条件之一。要合理规划服务空间,推出一批创新型主题服务空间,开展艺术演出、文化展览、民俗体验、非遗传承、文创展销等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业态,服务夜间经济,促进文化消费,形成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城市文化创新地标。在保证开拓物理服务空间高标准建设的同时,重视对网络空间、数字空间、虚拟空间的开拓与服务应用。
3.1.3 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体系建设
要适应社会发展与用户需求,通过文献资源采购、特色资源自建等方式全方位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建设;注重传统资源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社交资源等新型资源建设;更要注意对云平台、关联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应用,也要注意对下一代智慧系统等平台的应用。
3.2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3.2.1 拓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整合利用优质文化资源,大力开展“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文化馆”“流动美术馆”等流动服务,推进送图书、送展览、送演出、送辅导等流动文化服务“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常态化;加强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非遗馆建设,打造集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实现阵地服务、流动服务、数字服务“三位一体”,进一步拓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3.2.2 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
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机构的文化阵地作用,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大专项服务和产品供给,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展演和科技普及活动。
3.2.3 深入推进文化机构总分馆体系建设
建立起全覆盖、无差别、均等化且符合文化事业发展、满足用户服务需求、具有地域特色的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对总分馆体系的人、财、物及服务实现一体化运营。
3.3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发展
3.3.1 建立供需对接机制
以构建“大文化”格局为切入点,开展定制化、订单式文化服务,实现精准惠民,形成双向沟通,调动群众表达文化需求的积极性,实现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相对接。通过网络民意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电话访谈、专家座谈会等方式了解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迫切需求,立足“需求侧”实际,不断供给贴近群众需求的优质个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3.3.2 加强机构间的联盟与跨界合作
加大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公共文化资源的合作力度,建立起多层面的资源互补、协同发展的图书馆联盟、文化馆联盟等行业联盟,以行业联盟等形式开展馆际合作,最大限度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服务机构互联互通与协同发展,开展文化服务“一卡通”、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等服务,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构建与其他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机构间的跨界协作组织建设,让公共文化服务在跨界融合中焕发新活力、增加新途径。
3.3.3 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
配合行业主管部门,不断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培训辅导、服务记录、管理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和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逐步建立文化志愿者及服务项目数据库,实现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供需对接。创新服务内容、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推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艺术院团等到基层教、学、帮、带,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
3.4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
3.4.1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制定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捐助设备等形式依法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联的教育培训、演艺会展、旅游休闲、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拓展文化消费市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共同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格局。
3.4.2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通过加强优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应用场景,实现场馆服务与体验的智慧化,如打造情景体验、远程辅导、互动教学、虚拟现实等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全面展示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的最新产品,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3.4.3 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用公共文化服务去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用旅游产业发展来丰富和延伸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和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打造成为一个兼具文化传承、公共服务、社交休闲、旅游参观等多种功能的发展有机体,最终构建一个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创新型文旅融合生态和发展模式。
3.4.4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要具有品牌意识,要在工作中注重对用户满意、模式典型、具有推广价值的公共文化服务加以总结与提升,探索将多元展览、名家讲座、智库服务、公共教育、藏品研究、调研培训、志愿服务等服务铸造为品牌服务的可行性与措施条件,注重对现有品牌的价值发现和挖掘,衍生出更多的子内容服务、创意产品,形成各个服务品牌的集群化、系列化发展态势。借助各类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与社会运营平台、网络传播媒体等,开发设计集艺术性和群众性相统一,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线上文化活动品牌,推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