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
2021-01-08李庆红李春红
李庆红 李春红
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李克强总理批示指出,职业教育要着眼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借鉴先进经验,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这些重要指示批示都是要求加快构建新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看,职教国际化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需要积极提升对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 加快开启职教国际化发展新征程。深圳经过20多年的摸索,职教国际化已经由最初的“随机——边缘”模式,发展成为设计常态化、规模系统化的日常工作和高效实施,也在通过国际化同步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品牌”。
一、深圳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基础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和支持下,深圳职教保持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的追求,坚持走国际化、现代化发展道路,不忘初心,担当试验区、改革窗口的使命,持续进行了多样化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
(一)制定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近年来,深圳市政府积极谋划、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出台了相关政策,通过系统的顶层设计,引导职教国际化发展。
综合文件层面。《深圳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深发〔2016〕5号)和《深圳市教育局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深圳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深教〔2017〕286号),都提出“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要求。规划到2020年,建设2—3所中外合作学院,两所国际化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获得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比例达到5%。交换生和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达5%,具有留学、境外培训和访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达30%以上。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职业院校创办海外分校和留学生培养基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
职教专项文件层面。《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建设国际一流职业教育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府办函〔2015〕209号)以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深府〔2017〕49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建设国际一流职业教育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府办函〔2015〕209号),都要求“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标准,借鉴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制定职业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建设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双师型”教师队伍标准、实训基地标准和技术技能人才质量标准,形成职业教育的深圳标准体系;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办学,落实深圳市与德国等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协议,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步伐;提升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支持引进深圳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的紧缺专业、特色专业的境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导发展战略,优质发展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推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发展,努力建成国际品牌职业院校。
高职院校发展战略与规划层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制定了本校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①《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年鉴(2017)。把学校发展置于世界背景之中,以国际视野审视学校的形势地位,践行理念先导、制度协同、资源共享的运营思维,瞄准国际一流标准,有效融合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做法,坚持应用定位、职业导向的发展特色,将国际化纳入学校的文化、政策、规划及组织过程。以国际化项目为载体,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引进标准、合作研究、国际交流与培训等多种方式,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最广泛交流。利用国际化的办学经验指导教学、研究和服务,提升办学质量和整体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对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实现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到2019年基本形成了开放融通、系统完善的学校国际化发展体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强调,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秉承开放办学理念,构建学校主体、行政协助、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新型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全面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吸引更多资源参与学校发展,依托政府力量,联合国内外企业,借鉴国际标杆,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到 2019 年,国际化办学取得明显进展,国际化主要指标跻身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职业教育接近或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初步建成基于深圳信息产业、国际信息产业的产教融合体系,形成开放性、体系完善的学校国际化发展模式;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整体实力排位显著提升,建成一所具有信息特色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教育院校。①《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件汇编(2017)。
(二)创新并多样化实施国际化战略
中职主动积极,高职名列前茅。2007年,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开展合作办学。目前合作办学已拓宽到第一职教集团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五个联盟学校,合作专业包括应用管理、信息技术(IT)和媒体艺术。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与新加坡商业学院联合办学,举办酒店管理课程班 。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与德国莱茵集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和职业教育合作框架协议,现已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养方面开展了合作。2018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顺利通过德国诺德林根职业技术学校代表团的全面检查与评估,各项教学和管理工作均达到巴伐利亚州标准,符合国际化办学要求。在2017年、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实力与水平社会第三方评价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蝉联第一。
政府推动,持续发力。深圳市政府对教育国际化的重视和推动是伴随着深圳城市国际化建设同步的。以深圳与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合作为例。(1)深圳市教育局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签署《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提出双方合作共建中德学院、开展中职课程合作、开展职业院校教师赴德培训、合作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双方院校间开展交换生项目等五项内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和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根据与德国相关合作单位洽谈情况分别制定了包括成立合作办学、教师赴德培训、合作开展职业教育研究等多项具体合作协议。(2)成立深圳与巴伐利亚州文教部职业教育合作委员会,由市领导担任委员会的主任。(3)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相关合作单位成立中德学院,于2017年开始招生。(4)建设深圳技术大学。创新与德国、瑞士等国家高水平职业院校合作机制,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深圳技术大学。
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了职教国际化行动的步伐。2017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把发展目标定位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前已进入国家双高建设队伍,与招商局、华为等龙头企业合作,成立了产业学院,为走出去练内功、探路径,推进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共建湾区应用科技大学,服务大湾区建设。 2019年6月,宝安区政府、德国乌尔姆TFU科技园、德国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四方联合共建“湾区中德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基地”。
(三)深圳职教国际化的特点
深圳职教国际化虽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主要有几方面因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是顶层设计支撑。深圳两所公办职业院校,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全国一流的职业院校。无论是深职院还是深信院,比较常态化的教育国际化活动是伴随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的建设过程的,而教育国际化水平是国家级示范校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下,有地方财政作后盾,有移民城市丰富的高层次人力资源作保证,有深圳移民城市敢闯敢干的精神作支撑,深圳高职院校自然能在国际化道路上大踏步前行。其次,国际化是深圳高职院校的内在需要。深圳高职院校地处沿海开放城市深圳,学习世界先进做法,提升自我办学水平,是管理者们的需要,因此对外交流学习、洽谈合作、引进先进课程变得必不可少,同时教师结构的优势也是深圳高职开展国际交流比其他一般高职院校频繁的重要推动因素。再有,从学生方面,深圳的学生不少有海外留学深造的需要,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特别是以留学深造为目的的合作办学、“海外交换生”和短期游学等带有一定市场行为的教育项目能在深圳高职院校比较顺畅地开展。对国际生而言,以深圳为游学、留学或访问交流目的地的项目,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
深圳职教对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和国家政策指向反应迅速。特别是深职院,不仅以开放的心态,引入先进职教理念改造自身,克服自己“增长的极限”,而且希望让自身的先进职教经验走出国门,对国际职教理念的提升做出贡献。同时,深圳职教对国家政策动向很敏感。当前,深职院和深信院都推出了自己的“一带一路”构想,并想借“一带一路”东风,提升深圳国际化的内涵,学校在国际化方面有热情有主动性,这种内生性动力,是最为关键的力量。
与港澳台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已成为深圳高职院校国际化的一张名片。深圳高职院校利用地缘优势,与港澳台地区高职院校建立了比较立体的合作交流模式,这是全国其他地区高职院校无法做到的。特别是深职院与香港职教界无论在宏观政策层面还是在微观的国际专业证书认证层面均有合作;深职院是除暨南大学、华侨大学之外,首个获得招收香港学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在此基础上,又实现对台湾的招生,如今深职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培养港澳台学生的机制;在职教理念、科研合作、两岸三地人员与技术交流、文化合作等诸多方面,深职院也走在全国前列,香港可以借助深圳高职院校了解内地职业教育政策理念和具体做法,并经由深圳院校向全国其他地区辐射。未来深圳应继续保持并加强港澳台合作方便的优势。
深圳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已经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深圳职教国际化已经完成了初步探索,正在由零散、粗放、浅表层次向常规、特色、深度转型。目前,深圳职教已经构建了多样化、多渠道、全方位的国际化合作之路,主要体现在学校顶层设计、国际专业合作、国际化课程体系、人员双向培养与培训项目、国际科研合作、国际人文交流等,这些已成为深圳职教的常态化工作。目前,深职院把职教国际化与构建国际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有效融合在一起。
二、职业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一)没有用好用足企业和市场两方面资源
职教国际化既是教育理念的国际化,人员交流的国际化,也是市场的国际化。深圳地处市场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市场意识较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职业院校拓展国际市场。一方面继续向发达国家及地区的高等院校学习,为人才海外求学深造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为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提供人员和技术培训,也可以为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提供当地员工的语言和技术培训。深圳最好的资源就是国际知名的企业众多,深圳市政府、深圳高职院校能否运用智慧,说服企业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校企合作,谋求国际共赢,这是下一步深化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二)“单轨”现象明显
从中外合作交流方面来看, 仍存在“走出去”多,“引进来”少的现象。从人才发展来说,深圳高职院校不能仅仅充当传输机,在一些优势行业和优势专业领域,完全可以创造条件引进来。国际化应该有一定的文化自信,扎实进行课程创新和项目创新,让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更多地了解大陆新技术和新发展,让国外其他国家的留学生选择在深圳留学并服务中国走出去的企业,这才是相互交融式的国际化。既向职教发达的国家学习,又向职教不发达的国家传播技术和理念。其次,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其实也是“单轨”形式,中国职业教育要走向国际,基本上是满足发达国家职业早已制定的标准。中国职教国际化就有责任在这些“国际标准”中注入中国意见。深圳职业院校走在全国职教发展的前列,自然应该在职业教育的国际标准上发出来自发展中国家,来自中国的声音和倡议。
(三)深圳国际化项目品牌优势不够明显
深圳职教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全而不精。“全”是指国际化的各类形式在深圳都能找到,但是特色鲜明的并不多,除了港澳台职教合作交流比较有特色外,其他的,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教合作,与德国、瑞士等国家的职教合作只是开了个头,有些还停留在比较表浅的层次上。这方面要向浙江、江苏、天津职教界学习,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浙江职教,依托商务部外援培训项目,打开了浙江高职院校走出去的路子; 江苏高职院校在留学生项目的深度开拓方面,比较系统;天津职教在中国职教走出去方面,推出“鲁班工坊”,将中国职教理念和技术带到了非洲等欠发达国家与地区。
国际化不能“一哄而上”,国际化是现代职教的潮流,顺应和追赶国际潮流,要有一定的规划和条理。优势领域重点发展有优势的国际化项目。职教国际化是提升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方法,在实施国际化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质量,扩大影响。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优质的人才,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
三、深圳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面向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动下,深圳市职教国际化发展的思路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创新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深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深圳职教要学习党在领导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既尊重教育规律,又强化党的领导,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找到新方法、新路径。示范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成功摸索出了工业化时代标准人才培养模式,为全国做出了示范。现在,如何把培养标准人才模式转换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这是深圳职教需要承担的使命。示范适应新形势、新技术、新要求,推动教育制度的变革,激发教育全要素的活力。具体而言,要加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职业教育法规和基本制度。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吸引更多优质社会资源投向职业教育。立足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建设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建立世界一流职业教育体系,提高深圳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贡献力。聚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紧跟产业变革,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在体制机制创新、合作办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造深圳标准,办出深圳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需求导向,同步规划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①孙晓玲、杨从坤、李春红:《深圳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深圳教育蓝皮书(2016—2017年卷)》,深圳:海天出版社,2018年。在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上,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标准
借鉴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制定职业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建设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双师型”教师队伍标准、实训基地标准和技术技能人才质量标准,形成职业教育的深圳标准体系。
(二)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办学
落实深圳市与德国等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协议,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步伐。支持深圳技术应用大学与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合作,建成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应用技术大学。支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合作建设中德智慧制造学院。支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共建湾区应用科技大学,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支持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职业院校合作建设中德学院。新建一所中德先进制造技师学院。在福田、龙岗等区(新区)新建两所以上高水平的国际化中等职业学校。打造“湾区中德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基地”,探索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及以上层次贯通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形成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生态体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打造多元协同发展产教融合的范例。
(三)提升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支持职业院校与境外高水平职业院校开展师生互派互访。支持职业院校引入外籍教师授课,选派专业核心课程任课教师赴境外学习。扩大深圳大运留学生基金对高等职业院校留学生的资助范围和资助力度,鼓励高等职业院校、知名企业设立留学生奖学基金。建立相应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为学校和产业提供融合通道。
(四)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支持引进深圳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的紧缺专业、特色专业的境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经认定为深圳“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按相关规定给予奖励补贴。对引进的高水平专业团队给予资助。
(五)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战略
支持职业院校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联盟。支持沿线国家学生来深圳职业院校留学。支持职业院校配合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办学机构、研发机构。建立一批“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助力国际产能合作,为当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举办高新技术领域国际职业技能大赛。
(六)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职教体系。优化类型定位,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健全多元办学格局,细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办法,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的国际国内认可度和吸引力。
虽然目前深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是仍然存在规模相对较小、结构不够优化、培养体系不健全、国际化水平不高、产教融合有待继续深化一系列问题,与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还不匹配。应充分借鉴全球先进职业教育经验,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深圳特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高地,是深圳职教寻求突破、自我超越的必然选择。